传统零售的“人货场”三要素将逐渐演变成新零售的“资人场货仓财”六要素。
“用户,链接,流量”这三个词中,最核心的不是技术,而是顾客的“心理感受”。
2016年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暨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研讨会于2016年9月23日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
我总体感觉,新零售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回归,另一方面是创新。
商业地产京沪联动正式拉开序幕,这必将有益于促进上海商业进入一个新时代。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不仅当前的消费能力强劲,而且也是未来流量的一个入口。
参加2016联商网大会暨全球零售创新峰会,颇有收获。我发现主要有三种商业逻辑之争。
我国零售业也是如此,没台风,平安无事,一旦有风吹草动,首先倒下的是缺乏根基的“新竹”。
针对有关“双十一”购物节的各种“传说”,上海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师生在今年10月份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项题为“今年双十一您还准备做贡献吗?”的小型调查。
死亡企业最多的是金融O2O,多达90家,其次是服务商(28家)、教育(26家)和零售(22家)。以下六点是值得关注。
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未来零售商必须修炼两种核心能力,商品资源掌控能力与平台服务能力。本文主要从自有品牌开发视角来谈谈商品资源的掌控能力。
线上线下博弈的结果,既不是隔离,也不是融合,应该是制衡;线下零售商一旦转型成功,将发挥制衡纯电商的功能。
零售业的转型,不仅需要培育一支专业管理干部,还需要同时改造员工队伍,员工对顾客的怠慢,实属中国零售业的一大“痛点”,不改变难以有零售业的新生。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零售业面对互联网,光有互联网+或+互联网还不行,零售遇到互联网,应该综合实施加减乘除。
在我国零售业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规模扩张、地域扩展、品牌提升、业绩提高以后,仍然不堪一击。电商发展还没有完全发力,不少大型连锁公司就有点招架不住了,如果电商发展到线下,与店商面对面竞争,情况就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