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浪潮公众号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浪潮导读:中小生鲜商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差异化优势,用好小程序等数字化经营工具,才能获得更多生存空间。文|微盟研究院微盟“企业抗疫行动·智慧转型”系列②“今天你抢到菜了吗?”2020年的春节,“抢菜”成为社交网络上热议的话题。被疫情限制在家无法出门的人们纷纷开启线上买菜模式。为了能抢到新鲜猪肉和绿叶菜,有人熬夜守到凌晨12点等待平台补货上新,有人则把闹钟调到早上五六点钟下单只为能抢到当天的派送,还有..
虽然反弹可预期,但在疫情期间消费企业具体该怎么办?
在这场关乎生死的疫情大考之下,餐饮企业如何展开自救?
爱库存副总裁巨颖围绕品牌商如何去库存和回笼现金,线下转线上的适配模式深度分享了一个多小时。
钟薛高林盛:如何从流量到品牌?品质、创新、克制原创林盛浪潮新消费昨天关注浪潮,置顶公众号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对消费企业来说,疫情之下最关心的问题无非两点:1、如何续命?2、如何抢到先机,快速回血?围绕这两个问题,市场上也有不少讨论,但和十几位消费创业者沟通后发现,大家对于头部企业的成熟做法、思考依然渴望。另外,疫情终会过去,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产品、流量、品牌仍是长期命题。在2月15日晚,浪潮新消费会员新年第一课上,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围绕上述问题,深度分享了一个多小时。林盛是..
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消费投资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也是一个检验勇气和信心的时刻。前几天加华资本近亿元投资湖南文和友,就让我们在这个寒冬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在投资圈,加华是个异数,平时不追热点,但也会时不时搞出行业的大新闻,比如让之前从不融资的老乡鸡、东鹏特饮接受了融资,追踪十年切入到居然之家的大变革中,包括当下在疫情寒冬中投资文和友等等。在别的投资机构较少碰触的领域,加华可以说自己开辟了一片天地。这种差异化背后,是对产业变革、企业内核,以及时间价值不一样的理解和较量。12年来,加华投资了30多家消费领域..
疫情还在延续,这几天确诊的新型肺炎病例不断增多,拐点尚未到来,多数人在一段时间内,消费行为仅限于社区或者线上。受此影响,关于人们日常吃穿住行的大消费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带体验、服务属性的零售、餐饮业受到极大冲击,门店大批关停,就连西贝、老乡鸡等行业龙头也声称,账上现金撑不了三个月,更多中小零售企业则将直接进入地狱模式,需要艰难的煎熬与等待。另一方面,一些做健康、休闲食品、生鲜等领域的电商或者新零售企业,不动声色,却迎来了更高的增长,或者基本保住了底盘。包括此前争议颇多的无人零售..
购物中心正走向两极分化。一方面,随着地产行业迎来失速点,传统购物中心“二房东”的玩法难以为继,再加上电商对线下的蚕食,整个行业面临极大挑战。据赢商网数据,全国50%以上的购物中心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部分头部地产商的积极变革,以及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正在为整个购物中心业态注入新的活力。世纪金源集团的商管业务便是其中的典型,作为成立超过十五年,管理面积排进全国前五的头部商业地产服务商,金源在购物中心业态有着绝对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的话语权。元昆创投创始合伙人边超围绕购物中心,金源有哪些新的探索?近日,浪..
美妆行业,可能是这个冬天里最闪耀的一把火。先是美妆集合店HARMAY话梅走向线下引爆三里屯,再到完美日记拿下天猫双11美妆榜首,未来三年计划在华东开店200家,全国开店600家。而近日名创优品旗下的WOWCOLOUR,更提出要2年内要开满1000家美妆集合店。显然,美妆行业的产品与渠道,都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在这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完美日记为代表,许多在线上爆红的产品品牌,都在往线下自建渠道;而另一方面,一众美妆渠道品牌,也在酝酿着如何往上游延伸,去孵化自己的产品品牌,目前国内参与到自有品牌开发的化妆品连锁已经..
对于消费创业者来说,刚过去的2019年,是被流量焦虑充斥的一年,诸如社交、团购、直播、短视频、私域流量等等。这些名词背后所谓的流量红利,确实催生出了一波波销售传奇,很多品牌凭此爆发,但不少品牌也因此“短命”。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认为,线上固然重要,但线下流量同样有价值。从瑞幸、喜茶、泡泡玛特等线下业态的爆发,可以看出在当下,线下流量除了稳定以外,同样可以拥有不弱于线上的红利机会。那什么样的企业能在线下获得更大的流量价值?跟传统连锁相比,“瑞幸”们是如何承载和放大线下流量价值的?怎么理解生鲜企业经常..
浪潮新消费消息,今日瑞幸咖啡(Nasdaq:LK)召开战略发布会,发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luckincoffeeEXPRESS)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luckinpopMINI),进一步密布网点、贴近客户。在发布会上,瑞幸咖啡对外公布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同时,累计交易客户数也已超过4000万。“瑞即购”采用瑞士Schaerer咖啡机、WBC大师精心拼配的IIAC金奖咖啡豆和其他优质原料,产品品质和口味达到与瑞幸咖啡门店相同标准,实现“大师咖啡,更近一步”。“瑞划算”的最大特点是“线下买到电商价..
“消费品重做”是新时代的共识,但如何重做,几成玄学。相比之下,中国手握全球70%的主要消费品产能,通过电商和消费品出海,连接海外需求的机会似乎更加明确。仅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海电商交易规模就达3.47万亿元。从消费潜力来看,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已经成为出海电商的必争之地。其中,ClubFactory在2017年进入印度之后,短短一年就做到了跨境第一。今年转型Marketplace模式,又在10个月之内超越了印度最大的本地电商平台Snapdeal。无疑是最近两年出海电商中,成长最快的一匹黑马。但在ClubFactory进入印度的时候,这个市场也并非一..
从新零售、社交电商,到今年新一代网红直播带货的崛起,在线上线下渠道端深彻变革的前提下,“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不再是一句空话。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多个品类第一被元気森林、完美日记、三顿半、钟薛高等新品牌拿下,各细分领域的新品牌开始真正冒头。但与大基数相比,能真正走到钟上面这一步的新品牌不足一成。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与资本们发现,消费品值得重做却并不好做。以至于,少数取得阶段性成功的新品牌所走的网红爆款路径,被奉为圭臬,谈及新品牌,必提网红、潮流、年轻人。“只追逐年轻人是大忌。”光控新经济众盈基..
作者|刘子麒刚过去的双11,二手电商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相比于竞争激烈、刺刀见红的新品市场,二手行业依然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能。根据极光大数据报告,2019年三季度,二手电商已跻身互联网细分行业高速增长TOP10,行业渗透率攀升明显,从2018年9月的7.9%增长至2019年9月的12.8%。度过了前期的“开荒时期”,二手电商的用户和流量也开始愈发向头部平台集中,闲鱼和转转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且各有侧重。拿以促成交易、推动闲置物品流转为战略的转转来说,围绕着二手手机等3C核心品类深度耕耘,已经建立起一套供给端标准化的打法,同其他..
近几年,整个消费市场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是「社交」。通过把有营销能力的c变成小b,社交电商掀起的「人民战争」,为消费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量,增速甩了传统电商几条街;二是「出海」。相比国内,国外的流量环境对创业公司来说要友好得多,再加上国内的供应链优势,电商和消费品出海已成为大趋势。仅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海电商交易规模就达3.47万亿元。那当「社交」碰到「出海」,会产生怎样的可能?“起码在美国,我们看到了社交电商模式对于中国消费品出海的巨大价值。”Oscart创始人林子说。作为云集一号员工,从最初的筹备到最..
探秘细分消费品市场:与时间共舞,最终境界是“控货输出”部分细分品类的消费品企业,正在闷声发财。涪陵榨菜依靠3元一包的产品年销19亿,绝味鸭脖已在线下开设10598家门店,好想你枣成为农产品全产业链特色标杆......尤其在这几年,伴随基础设施成熟与人群结构性变化,消费品系统性的机会正在加速涌现,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细分品类消费品,也更值得被关注。在浪潮新消费最近的一次消费品社群活动中,围绕“细分赛道、领军企业”等核心要素,虎童基金刘旭伟与我们做了深入的方法论探讨。作为绝味鸭脖、大希地牛排、和府捞面等细分赛道头部企..
2019年10月23日,领先的新零售企业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K集团)宣布完成1亿美金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eWTP科技创新基金领投、五岳资本跟投,原有股东经纬中国、黑藻资本等继续跟投。这是KK集团继今年3月获得C轮融资近半年后的又一轮大额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KK集团估值超10亿美金,成为新零售领域的独角兽。这笔融资同时也是2019年新零售领域的单笔最大。KK集团创始人兼CEO吴悦宁宣布融资消息KK集团创始人兼CEO吴悦宁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全面推进多品牌战略;进一步强化海外供应链;同时全线升级KK电商项目,正式进军新..
各位好久不见。我是【日本消费社会演变史——窥见未来20年的中国】作者MichaelFang。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以日本的零售企业为标杆给出了关于中国零售渠道侧的几个解法。但要研究消费,除了要关注渠道外,还有市场,内容流量和供应链侧等因素,简要归类可以分为【人】,【货】和【场】。其中,【人】代表终端市场,即消费者;【货】代表产品供应链;【场】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知晓,调查,购买,取货,可以分为内容流量端和零售渠道端。消费品品牌基本会贯穿【人】,【货】,【场】的各个产业链。所以在当前中国【人】,【货】,【场】..
近两年,伴随流量红利消失和供给过剩,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已成为诸多消费零售企业的共识。其中,数字化、智能化作为业务的重要引擎,也在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但在落地时,大多数消费零售企业还是一筹莫展,他们普遍存在以下疑虑:如何判定数据对企业的具体价值,什么时候落地系统最合适?在不同阶段怎么做升级迭代?未来通过数据化、智能化,可以做成什么样的公司?为此,浪潮新消费专访了观远数据创始人苏春园,他曾任微策略中国区产品研发总裁,在商业智能领域有多年专业积累。2016年创立观远数据,深耕零售和消费领域,围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