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威观察

王子威@零售威观察

公告

王子威,独立新零售分析师、《零售威观察》创始人。从全球视角来关注零售、消费和流通产业的变革,为国内“新零售”、“新消费”领域的发展提供一手的全球创新案例分享、企业战略分析和前瞻性观点,对Costco、亚马逊等美国顶级零售商有深度研究。微信/QQ:256056829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682

总访问量:9472541

实体零售如何对抗电商冲击挖掘“接地气”优势

2015年03月25日

评论数(1)

实体零售如何对抗电商冲击挖掘“接地气”优势

传统零售实体业近年来受到电商的冲击,经营惨淡。

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零售一定来自于线下端,无论是服务、体验还是配送,线下都是最“接地气”的,只是需要一定的变革而已。线上端只是一个新的入口而已,相较于传统线下店相互争夺客流,线上端直接就成为一个新的流量端口。

不过,无论线上网站、手机APP做得多么漂亮,但是真正的盈利核心一定来自于后台、供应链,而这一切恰是线下实体商业的优势。

所以,作为一个传统线下实体企业,要想抗击线上冲击,就要从线下做好服务创新,并走入线上,做出新的增量。

线下创新从商品开始

不可否认,线下店的商品问题极大——尽管能保证真品,但是几倍于电商的价格使得实体店做了网商们的“展览室”。所以,实体店若想创新,必须要先把好零售业的根本——商品。

在商品方面,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信息化。

大连大商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常务副总裁、天狗网总经理刘思军说,“曾经,大商每天100万多笔的交易,有1000多万的会员,这个数据很可怕,但我都用不上!这是因为,百货缺乏单品化,一切都是服务员去开票,由消费者去付款,因此企业尽管得到了‘款’,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卖了什么。”

现阶段的零售业早已不再处于那种粗放型发展、跑马圈地就能坐享其成的年代,现在必须走入精细化战略,细致监控到每一个SKU(最小存货单位),所以商品的第一步是信息化。

第二步就是对商品进行有效的经营和价格管理,毕竟价格永远是消费者关注的一大要点。这其中,一类商品是零售业中一直在谈论的自营商品,上海城市超市总裁崔轶雄曾表示,城市超市中有8000多种商品是国外直接采购的,占产品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几乎都是国内独家引进的。

自营商品可谓是实体店的吸引力,事实上打造好传统商品更是重要的吸引力。在刘思军眼中,他将商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信息透明的标准化商品,比如iPhone手机;第二类是不标准化的商品,比如某地的特色蔬菜;而第三类是刚刚上市的新品。对于这三类商品,我们的经营思路完全不同。”刘思军介绍道。

对于信息透明的标准化商品,核心就是要做到线上线下的同价,并且形成地区性的“全网最低价”,“就算不比竞争对手低,也绝对不可以比他们高。”刘思军表示。

而不标准化的商品就可以做出更多新意,因为这类商品的核心决不是价格,而是体验。以特色蔬菜为例,刘思军考虑的方法是“销售购买权和清仓权”,也就是说,一方面引领消费者来到线上抢购这两种权利,另一方面就将消费者吸引到线下来购买,也就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相互引流。毕竟从实操来看,这种“闪购”模式对顾客有着难以抵御的诱惑力。

最后就是新品,无论网络怎么发展,新品一定是线下实体店首发,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内网上几乎找不到。

对于这类商品,刘思军表示,我们不追求价格差异化,因为线上、线下没有可比性,我们主要的对手是周围的实体店。这时,我们会考虑将商品放在天狗上,并让天狗比周围实体店便宜5%,也许是价格直接降低5%,也许是赠送礼品等等。

线上做好增量设计

线下实体店必须走入线上,因此企业必须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线上的服务,除了APP、官方网站以外,其实很多企业忽略的都是在店内提供的和线上相关的业务。

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店内的免费WiFi:既然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了服务,那么一方面要让其满意,另一方面更要利用这里获得的数据更好地了解消费者。

店内的WiFi本身就是重要的增量来源,三胞集团董事长助理、商圈网执行副总裁朱伟以商圈网打造的“三个一”进行了分析,所谓“三个一”就是“一张大网”,“一个平台”和“一套工具”。

所谓“一套大网”就是要用免费的WiFi将整个商圈覆盖,而不仅仅是一个商店本身,这样顾客从一个商场来到另一个商场、甚至从商场走到地铁站也不会出现掉线。“客户数据种类非常多,收银数据也是一个触点,追踪数据也是一个触点,情况几乎不可能,我们选择的是线上数据加线下数据,也就是交易数据加上轨迹数据,我们通过这种‘全轨迹数据’来了解一个立体的消费者。”朱伟说。

事实上,商圈网曾经通过其中掌握的数据,对10000人进行精准推送,结果有8000人到了必胜客的店中去用了这个促销,“我们的成功之道在于,我们就对那些总是出现在新街口商圈中的各种餐饮店的人推,也就是所谓的‘吃货’。”朱伟表示。

当数据立体化以后,就要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商圈网目前的思路是,把店铺的优惠信息放到平台上,让消费者去抢,做精准的买赠活动、单品的抢购活动等。商圈网和商圈内的商家合作,不收商家一分钱,因此所有的商家都愿意把这些东西放到网上去。

事实上,所谓创新其实就是围绕零售的恒常态精耕细作——线下做好商品,管好价格,提供服务;而线上就要用一切手段让消费者成为“圈子”的一部分,让消费者愿意用,并实现线上线下的相互引流。

创新不是万能药

最近,创新和转型成为街头巷尾、大小企业的热门话题。但是,在笔者看来,创新不是万能药,转型也并非阳关道。

创新一定是破旧立新,不仅仅是对自己过往的否定,更重要的是对传统规则的颠覆。或者说: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必先突破自己,才能超越别人。

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条件也有能力创新,很多时候,创新是行业领军者的责任,甚至是专利,大多数时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慢半拍比快一步可能更重要,跟风比领跑可能风险更小。

同理,转型与创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转型不是转行;其次,我们还要清楚,转型有可能转到阳关大道,企业越做越好,也有可能转到羊肠小道,最终死路一条。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流通企业而言,转变坐商、吃大户,转嫁成本到上游等观念,比怀疑质疑甚至放弃现有的商业模式,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跟上时髦的转型大潮更为重要。

在笔者接触的企业当中,跟风转型,把转型“转”成转行,把主业变成副业,或者说“不务正业”试图挣快钱、挣大钱的企业为数众多。

但必须要清楚,小钱、慢钱,只要是挣钱都是钱;挣快钱、挣大钱,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有优势,承担更多、更高、更大的风险。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这种风险或将是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式的不可承受之重。

需求但在,零售不死;市场存续,流通永生。个别企业可能会被淘汰,但传统流通业绝对不会是最后通通灭绝的“恐龙”。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升流通效益上下功夫,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提升服务,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提升形象上下功夫,远远比“东张西望找出路,左顾右盼找方向”更实在、更有效、更务实、更必要。

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我们有忍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的隐忍,更需要我们有“专业专注,坚持坚定”的执著精神。

或者说“立足本业,精耕细作;慎重转型,谨慎创新”,才是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所需要的企业和企业家精神。
  (联商网专栏作者 王子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