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媒体专栏

公告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是连锁的专业报纸,其前身是《名牌时报·超市周刊》(于2000年正式创刊)。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本刊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目前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协会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界企业家的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基于以上条件,本刊拥有自己的市场专业培训团队,并在全国业内专家和学员的支持下迅速成长。 此博客为《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880

总访问量:3392766

“零供”恩怨再起:让子弹飞

2011年01月14日

评论数(0)
□本刊首席记者  张苒
    联华超市和卡夫食品之间的“下架门”事件尚未尘埃落定,近日,家乐福与康师傅之间的“零供博弈”硝烟再起。
  
    战火燃自“涨价风潮”。11月1日,康师傅旗下的“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单价由每包2元人民币至2.2元,涨幅为10%。作为商业价值链条上的联动企业,终端零售企业家乐福并未接受康师傅的涨价要求。这种状况最先发生在河北一家家乐福,之后发展到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都拒绝上调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因双方协商未果,目前康师傅仍停止供货。
  
    此举在业内被看成是一场“龙虎之争”。康师傅声名赫赫,其方便面品牌一直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的市场份额近70%,拥有强大的单一品类商品的话语权。而“零售大鳄”家乐福多年来一直领跑国内综超市场,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公布的百强数据显示,2009年,家乐福国内销售额为366亿元,增幅达8.2%。
  
    涨价只是一个导火索,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切割价值链上归属厂商和零售商的利益。
  
    零供之间犹如“婆媳关系”,看上去本是一家、应属利益共同体,但平静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利益”及“控制权”的对抗,矛盾潜伏、争斗不息。
  
    不同的盈利发展模式决定着各自的利益方向。虽然供应商盈利主要靠销量,选择占据足够分量渠道资源的零售通路商是他们的愿望。但零售商盈利主要依靠营业外的收入,大量征收进场费、促销费等,不断加重着供应商的负担。
  
    零供之间的矛盾跟市场竞争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市场上,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多依靠“低价策略”,利润的缺失导致其不断挤压供应商。
  
    很多供应商的弱势地位源自“自身定位”。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人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做市场就要面临很多取舍。做流通渠道,如小门市、夫妻店等,需要供应商精耕细作,花费的时间也较长;但是做现代渠道,像沃尔玛、家乐福等连锁企业,一个城市只有几十家,只要抓好这几十家,就可能把销量很快做起来。因此,供应商的主要精力放在做大商超、大连锁上。这样一来,零售商的优势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近年,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多数商超的生存、发展面临“危机感”。价格战白热化,零售商很难靠差价盈利。如此情形下,就不会更多得考虑供应商的利益。家乐福的管理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曾笑言:家乐福一直在学习如何“把供应商逼到墙角,再拉回来给点甜头”的计谋。
  
    家乐福、康师傅之争不会是零供关系的“终结篇”,当零供双方“刀剑相向”时,战场的某一角落正竖着一面斑驳的大旗,上面赫然书写五个大字:消费者利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chaoshizhou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