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零售

商场的温度越来越低,这真的好吗?

2018年08月09日

评论数(0)

联商专栏:一入盛夏,商场除了提供购物的功能之外,又给逛商场的人增加了一项额外福利,就是纳凉。外面骄阳似火,商场内冷气阵阵,在炎夏能享受到春天般的温度,着实令人惬意。但问题也紧接而至。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冷与热有了相对客观和冷静的认识,在夏天并不是越冷越好,在冬季也不是越热越好,对温度的要求不再极端。周边一些朋友,都在包袋内放一件轻薄的外套或一条围巾以备不时不需。现在冷气开得足的地方太多,把身体长期暴露在一个与室外温度反差巨大的地方,并不是一个令人称道的养生之道。

零售场所是夏季低温的“集中地”,许多商场都卯足了劲,力争提供更加舒爽的温度。越是高档的购物场所,所达到的温度极限就越低,这仿佛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温度真的越低越好吗?

首先逛商场的人不适应。当从大蒸笼一样的暑热天气里,突然进入到一个凉爽如秋的环境,身体在温度的巨大反差面前,根本不能瞬间调节到舒适状态。许多有经验的人都忠告,不要大汗淋漓地进入空调房,这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损伤。除非消费者是驱车前往,车内凉爽,在商场的地下车库直接步入商场,全程无缝链接,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况。大多情况下,当消费者由室外高温进入到低温房间,需要迅速启动身体的调节系统,感知和适应温度的变化。

人在高温状态下,人体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避免人体受热的损害。长期生活在过凉的环境中,会抑制这种蛋白的产生,身体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当一遇到暴晒,就容易出现中暑的状况。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再由低温转入高温,发生中暑的概率要大得多。

商场的温度过低对员工也是一种损害。员工长期工作在低温环境,并不利于身体启动应急机制,身体长期懈怠,丧失调节能力。现在许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都是一身“春秋装”装扮,要多加一件外套防“寒”。这种与众不同的装扮虽然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和个性,但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并不值得倡导。甚至有一些办公区,一面开着大风量的中央空调,一面又开窗散气。

商场的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但为何一些商场的空调却越开越低,无视消费者的需求呢?

那些在夏天把空调开到不能再低的商家,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身份和能力的象征。路边的小店、一些小的商家,都不会在夏天把空调开得过大与过猛,他们有成本的考量和费用的算计,每降低一度,花出去的都是费用与利润。但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商场显然没有把空调支出放在眼里,或者不屑放到眼里,他们宁愿加足马力,把温度降到极至,这显然与那些不舍得开空调的商场有了距离,也突显了身份。

在开空调这个问题上,因为实力不同商家显现出了冷热两重天的现状。那些“不差钱”的商家用低温显示身份,而另一些零售商则小心谨慎、小心翼翼地计算着耗电量。某家大卖场一到夏天,里面就酷热难耐,冬天还好,多穿一点抵御低温,但夏天却无法让人忽略过高的温度。说到底,大卖场是在算计费用。夏天过热、冬天过冷成了常态。顾客的良好体验也无从谈起。

空调的温度显示了商家的“任性”。不差钱的商场任性地把空调开到更低,那些数着指头计算费用的商家则任性的少开空调或不开空调。不管任性到哪种程度,说到底都是置顾客的体验于不顾,根本不管顾客是冷还是热。

对待低温问题,还存在一个广泛被认同的认知,就是人在一个较冷的环境里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不光员工工作效率提高,顾客购物的效率也能倍增。但真的是这样吗?一项研究显示,当温度在20到22度时,人更容易犯错,感觉冷还会影响交流,变得不信任他人。营造一个高效率的低温环境,显然是商家的一厢情愿。

一个事实是,太低温度的商场,冷饮就不会太畅销。试想顾客本身就瑟瑟发抖,哪还会去主动购买冷饮“雪上加霜”?一位朋友在冷到不能再冷的商场里出来后,立即感受到了如火的炎热,遂后悔没有买一杯冷饮,她说商场里的温度实在太低,根本没有购买冷饮的欲望。

过低的温度让许多顾客进商场前要么穿稍加保暖的衣服,要么就是迅速完成购买,尤其是老人、孩子和一些女性顾客,低温更加令人他们吃不消。说到底,太低温度不等于舒适的温度,只有营造一个合适温度的环境才能让顾客流连忘返。

一些商场的空调温度持续走低,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与性别有关。现在可看到,对空调冷热温度的态度形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如以性别化分,这两个阵营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男性大多是低温的簇拥者,女性则是低温的抗议者。在有空调的办公室,大多要引发一场“空调大战”,男性们希望把温度调到更低,而女性则不屈不挠的捍卫温度不能再调低。

而商场的物业管理人员大都是男士,他们以自己对温度的感知来调节商场的温度,当许多顾客觉得冷得无法忍受时,可能他们还觉得刚刚好。但另一个事实是,逛商场的人大多是女性,她们决定着购物的时间与金额。而对商场温度不满最多的大多也是女性。性别的差异让他们在空调温度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分化。女性购物者在抱怨商场的低温时,可能男性的物业管理者还在洋洋自得,不为所知。在空调温度的感知上,喊冷的女性与认为刚好合适的男性给出了不同答案。

由此可见,在商场温度认知上,还需要回归理性,用温度计指导和调节温度更为科学与合理。

公共场所空调设置的温度也有相关规定。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对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特殊单位外,要求夏季空调设置的温度不应低于26度。而且空调运行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开窗。

把空调控制到合适的温度不光能节能减排,还能为保护环境做贡献。零售企业是窗口行业,要做到率先垂范。从运营成本上看,空调每调高1度,可降低7%到10%的用电负荷。对那些对成本已经斤斤计较到毫厘的商家来说,用电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费用支出。过低的空调温度,还给环境带来危害,空调持续对外散热,让夏天温度越来越高,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地球是我们大家的,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应为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把空调温度调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不仅仅对零售商有益,还对顾客和员工的健康有益。人体的皮肤临界温度是33度,当温差在一个合理范围时,人体的感觉非常舒服。不管是从高热的外面进入到商场的顾客,还是一直要呆在商场里的员工,合理的温差让他们的身体感受不会大起大落,平稳过度,不易感冒,也不会得上“现代病”——空调病。

夏天过半,高温还在继续,许多商场仍把空调肆意任性地打到更低的温度。为了顾客的良好体验,为了员工的健康,为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更为了生态环境,希望商场管理者们都检视一下室内温度,把温度控制在合理合适的范围内,这一举多得的益事,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系联商专栏作者柳二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柳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