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
评论数(0)小王是某企业的IT管理员,自从公司使用微软Azure云服务之后,在享受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等诸多优势的同时,最近也有了新的烦恼:
公司审计要求核算每个部门的Azure用量成本,全混在一起分不清怎么办?今年云服务的账单费用明显比去年上涨了,领导想知道哪个部门、哪个时间段用量上去了?开始做明年的规划了,明年的云采购计划怎么做?
这些问题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上云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如何用好云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或许是世纪互联蓝云这个隐藏在微软背后的“隐形人”走到台前、展翅高飞的原因所在。
今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来,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疫情倒逼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提速,而上云作为这个转型的第一步,首当其冲地迎来了迅猛增长。Synergy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云计算(IaaS+PaaS)市场业绩为290亿美元,同比增长37%。微软Azure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在那些部署强制隔离措施的地区,微软云服务增长高达775%。
今年炙手可热的新基建,同样成为云计算的催化剂,全国仅13个省市的新基建投资额就超过34万亿。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鲜明差异,就是和千行百业融合在一起,驱动他们上云,进行数字化转型。赛迪表示,2019-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保持35%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28.1亿元,增长率达到35.4%。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正在迎来结构性变化,SaaS提速换挡,进入高速轨道。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世纪互联蓝云CEO刘启航认为,国内与国外云计算市场的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提供资源为主,一个是应用驱动为主。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还是以资源型需求为主导,IaaS占比很高,而美国主导的国外云计算市场则以SaaS为主,更强调应用与服务。
(▲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世纪互联蓝云CEO刘启航)
Gartner的2019年市场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底层资源型服务占60%,SaaS服务层面只占30%,反观全球云计算市场正好倒过来,是底层资源服务只占不到25%,SaaS服务占64%。
这个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刘启航认为,随着用户对云计算价值的认知提升,未来云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将会加速。这个观点也得到了IDC等研究机构的认同,IDC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级应用SaaS市场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IaaS、AI、5G等的快速发展,中国SaaS市场未来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应用软件产品云服务分会也认为,和全球相比,中国SaaS市场刚刚完成起步,但具有更快加速度。
拿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小王来说,就是无数上云企业的缩影,资源上云之后,他们还需要云应用和服务来真正助力业务。例如,世纪互联蓝云推出的ABUS,就是专门用来管理微软Azure账单和用量的在线SaaS系统,可以提供Azure用量的记账、分析、优化等功能。据了解,世纪互联蓝云即将推出“云管家”服务,面向中国境内Azure客户提供远程、驻场技术支持、云资源管理的伴随式管家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舒适”“贴心”的云资源规划和全程托管体验,让客户可以更轻松上云、简单用云。
世纪互联蓝云这样的在PaaS、IaaS、SaaS层面全方位提供服务的公司正在迎来“云服务”爆发的天时。
可能一些人会对世纪互联蓝云感到陌生,云计算厂商高手如云,世纪互联蓝云到底是什么来路?在云计算市场有戏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世纪互联蓝云是微软Azure云背后的“隐形人”,看似在圈外默默无闻,但却在圈内大名鼎鼎。
众所周知,微软Azure、亚马逊AWS、谷歌云并称全球三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因为中国的政策法规要求,微软Azure在2013年进入中国时与世纪互联合作一起进行云服务的落地,而世纪互联蓝云作为世纪互联旗下的子公司,正是微软云在中国的服务提供方。从Microsoft Azure到Office365,再到Dynamics 365 和Power Platform微软四云齐聚中国,都是通过世纪互联蓝云进行国内运营。
(▲世纪互联蓝云运营的云产品)
七年来,微软智能云Azure在国内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服务万科、上汽、小米、康佳等各行各业的超过12万家企业用户;Office 365云办公服务得到了超过3万家企业的240万用户的认可,在华合作伙伴数量增长了220%。可以说,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世纪互联蓝云是大功臣。
世纪互联蓝云的高管曾经这样形容和微软的关系:有时候是夫妻,有时候是兄弟,有时候是父子,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也曾说,通过与世纪互联蓝云多年来的深入合作,微软智能云成功开创了国际云服务在中国合法、合规运营的先例。
在国内运营微软智能云,让世纪互联蓝云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起强大的服务能力和经验。刘启航透露,作为第一线面对客户的运营商,蓝云和微软协同解决客户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逐渐培养了更多服务客户的能力。蓝云在将这些能力和经验以产品的形式呈现,上面提到的“云管家”服务就是如此。
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国外云厂商落地中国的经验。蓝云和微软的7年合作,就像一场婚姻,风风雨雨,最终磨合地越来越好。历经2015年,2018年续约持续绑定合作关系,这个过程中的经验非常宝贵。如上所述,SaaS市场的爆发,一定会有大量的国外SaaS厂商进入中国,这时候两眼一抹黑的他们急需蓝云这样的公司帮助。
所以,世纪互联蓝云这个微软智能云Azure背后的“隐形人”,在过去的七年中既积累了国际化的技术能力和广阔视野,又熟悉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客户痛点,拥有这样经历的公司极为少见,让其在繁花盛开的SaaS市场占据了独特地位,能够有能力全程陪伴客户用好云。
和很多云厂商不同,世纪互联蓝云自己不做云,是一个云服务商的角色。据世纪互联蓝云的高管透露,早年间,世纪互联也曾想过自己做云,但是当时评估后放弃了,选择保持中立的态度,做云的赋能者,帮助云的产品落地。
现在看来,正是这种“中立”的立场,让世纪互联蓝云在云计算市场具有的独特的标签,成为“新基建的云伙伴”,也让蓝云有了最大的开放性,能够构建起云服务的生态,更好地服务客户。
刘启航认为,中国市场上活跃的云计算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头部企业,如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外的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他们提供公有云服务在生态系统中形成很好的黏度;第二类是金山云、浪潮云、天翼云等,他们有自己的企业服务平台或自有客户渠道;第三类是在通用服务商,有更开放、更透明的系统性服务能力,通过特定的服务价值对特定的市场产生很强的黏性。
世纪互联蓝云就是第三类的典型代表,如果说第一类和第二类更多的是“建”,是帮助客户上云,建设云的基础设施,那么世纪互联蓝云更多的是“用”,让客户真正将云用起来,将投资转化成为实际的经济动力。新基建,既需要阿里云、腾讯云这样的“新基建云设施”,也需要世纪互联蓝云这样的“新基建云伙伴”。
“这个转化过程中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如何让企业更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二是如何让资源和需求的对接方式更加智能。” 刘启航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开放的世纪互联蓝云也在不断扩大云生态,链接起更多的合作伙伴。“云睐”,就是其推出的一站式云生态服务平台,通过连接国内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经销商,汇聚多方云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一些行业大平台入驻高门槛、高费用不同,云睐零成本入驻,还具有线上咨询功能、支持对接API接口、自动推送解决方案、丰富的增值服务等特点,可以让中小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新基建大潮下加速投入市场。
这是一个推动世纪互联蓝云乘法效应增长的“飞轮”:世纪互联蓝云用多年运营微软Azure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或者赋能合作伙伴、让他们具有云的服务能力,或者赋能国外云厂商、让他们落地国内市场,进而给客户提供更强的服务,让他们真正将云用起来,而这会让微软Azure在国内水涨船高,而世纪互联蓝云也将能获益匪浅。
总而言之,疫情的倒逼、新基建的催化,以及企业从全面上云到充分发挥云效能带来的SaaS爆发,让世纪互联蓝云具备了“天时”;在运营微软Azure过程中所积累的能力和经验,让世纪互联蓝云同时具备了国际视野和本地洞察,此为“地利”;中立、开放的世纪互联蓝云,用云生态赋能、链接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则构成了云服务的“人和”。
当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世纪互联蓝云这个隐藏在背后的“隐形人”注定将在云服务爆发的当下展翅高飞、乘风破浪,成为“新基建的云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