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2298

总访问量:15104661

“场景纪元”已来,每个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

2020年08月10日

评论数(0)

8月9日,一年一度的“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如约而至。不过,今年的活动有了特殊的色彩:一场疫情隔绝了大家半年的接触,现场的300位嘉宾一人一位一桌,保持着非接触的1米距离,戴着口罩听完了全程……

然而,不变的是吴声的演讲依然系统、依然烧脑。

今年发布的主题是四个字:“场景纪元”。这很容易联想起吴声5年前的“场景革命”。场景革命曾经引发业界很大关注。那么,“场景纪元”又是什么?

吴声自己说,“场景革命”思考的是流量迭代,是人与商业如何重新连接;而在“场景纪元”,数字化骤然加速的背景下,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不断深入,商业逻辑从数据的生产、挖掘进入到场景的开发和设计。

在我看来,场景革命是场景渗透到商业的星星之火,而场景纪元则是这种革命的结果,是场景全面点燃的燎原之势。

场景纪元是现在和未来,甚至可以说是终局,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应该如何适应这个纪元?吴声用四小时,提出关于场景纪元的商业方法论,教给我们如何认识场景纪元和场景纪元的生存法则。

他的演讲内容是历年来最为宏大的一次,关于人、关于车、关于空间、关于城市,背后是看似晦涩的方法:场景DTC、场景OTA、场景订阅、氛围力。我试图从一些侧面来理解,并通俗地翻译,揭开场景纪元的神秘面纱。

从DTC到DTC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直面用户”的概念几乎人尽皆知。比如,这两年618、双11的电商平台们、品牌们宣传的一个理念就是基于用户的反向定制,说他们的产品是基于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的,所以更能满足你们。

但是,吴声提出了一个新概念:DTC(Direct to Context),这个“C”不只是用户,更是场景。所以他称之为“场景DTC”,这是场景纪元的品牌方法论。

按照我的理解,用户和场景是不同的,用户是粗颗粒,场景是细颗粒,一个是隔着几百米看一个人,另一个是紧挨着而且拿着放大镜的审视。基于用户的DTC,是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革命,那么基于场景的场景DTC,就是一人千面。

这是一个新观念,就是不再只是将眼光聚焦在人,而是再进一步,聚焦人的具体场景,相应的才能缔造和传统品牌不一样的:新观念品牌。

Lululemon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传统的眼光来看,很难理解一个做瑜伽服的品牌能够收获超过420亿美金的市值。但是用场景DTC来看就一目了然,它聚焦的是精英女性瑜伽的场景,在Lululemon的商品评论里,“太舒服了”、“就像没穿衣服一样”等比比皆是,它满足的是精英女性瑜伽的场景,实际上满足的是她们舒适、放松、无物的场景,进而扩展到男性、居家、跑步等细分场景,背后是KOC社群的滚雪球效应,是科学家带领设计师的新范式,进而缔造出一种新生活方式。

用吴声的话来说,“每一个与人有关具体而微的场景,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个过程就是新观念品牌的风起云涌。

这两年大火的“新消费”,就像当年的新零售一样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而吴声的场景DTC才真正将背后的秘密揭示出来——审视人的具体场景,处处皆机会:网上卖茶的比比皆是,但是煮叶却能独树一帜?咖啡是一个红海,但是三顿半却能脱颖而出?就是如此。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来自《圣经》里的话用场景DTC的观点看,那就是“你的品牌当像鸟飞往属于你的具体场景”。

车载微信不是微信

吴声对“车”的重视无与伦比,整整拿出一个小时来讲它,在他同步出版的《场景纪元》一书中更是拿出了很大的篇幅讲“万物车联”。

我感兴趣的是一个小点:“车载微信不是微信”。微信在手机上一统江湖,甚至在最近美国事件中,如果需要在苹果手机和微信之间选一个,大多数人都选择微信。但是,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腾讯在车上的步伐,其6月发布的TAI3.0中,有了不一样的进化,其中的逻辑值得深思。

车载微信不是微信,在手机上我们喜欢文字,因为一目了然,我们讨厌语音,甚至我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如此抱怨。但是,在车上,反了过来,微信语音是更自然的交互。或者换句话说,在车这个新的更重要的智能移动终端上,一切的规则都变了,都变得和我们熟悉的手机不一样。

吴声认为,车正在器官化,而其中的关键是“场景OTA”,即OTA同样打上深深的场景色彩,是基于场景请求的OTA。一个例子是有的新能源车已经做到通过OTA增加洪水覆盖区域的电池续航里程以确保暴雨之时能够安全回家,这是一个多么细微的场景,但对于那些开着电动车在洪水覆盖区域的人们,却是如此的生死攸关。

场景OTA是理解万物车联的密码,也是我们理解特斯拉这个“大妖股”的切口。特斯拉在今年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从最低的350美元冲高到1794美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特斯拉就承载了万物车联这个新的场景竞争时代的想象,一如当年苹果的iPhone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特斯拉将用于代步的汽车变成了电动的车、在线的车、智能的车,更是场景的车。

想象一下,当车从功能车升级到智能车,一如20年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而自动驾驶实现之后,更是会解放双手,让车变成第三空间。宝马的城市客厅概念车i3 Urban Suite、通用和本田打造的自动驾驶汽车Cruise Origin、索尼推出的VISION-S概念车等等,都是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用场景的方式改造车。

是的,车的器官化,万物车联时代的新想象,都是场景DTC思维下的车的重做,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场景OTA,基于场景的可升级,场景出发、算法驱动、敏捷开发。

空间的实质是“空间感”

吴声的第三个聚焦领域,是空间,这个“空间”已经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界限,动物森友会里的小岛、喜茶的小程序、刚在上海美罗城开业的日本生活杂货品牌LoFt、或者某个你刚逛过的快闪店……都是空间。

空间的实质是什么?吴声认为是“空间感”,是真实的伴随,体验的感受,意义的寄托。他其实是在用时间看空间,有了空间感,人在空间中的时间就变得流连忘返,因为空间变新鲜了。不是有那种说法吗?同样的时间,当你愉悦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而不愉悦时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好的空间一定是会让时间加速的。

有了空间感的店铺,会变成“新鲜店铺”,用人、货、场来看,是:人要是“有趣的人”,人以群分;货是“有纪律的货”,被更标准、有效率的交付;场,是“有内容的场”

当新鲜店铺与人交互,这里面的关键是“场景订阅”,是以空间感订阅时间。同样,这个空间或者店铺是场景DTC的,用户订阅的不是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场景。“你所订阅的场景才是你真实的样子”。

需要注意,这里的订阅不只是类似订阅杂志那样的订阅,本质上它是品牌与用户持续的场景交互。就像喜茶,人们是在买喜茶或者逛喜茶吗?不是,他们在订阅喜茶的某种场景。喜茶Lab、喜茶GO、喜茶百货、喜茶瓶装厂……喜茶的空间,是基于一个个具体的场景构建的具有空间感的空间,所以能引发用户的共鸣,以及订阅。

如何构建起一个有空间感的空间?如何能让用户流连其中忘了时间的流逝?如何让用户甘愿订阅、定期光顾?用场景订阅的方法论改造空间,一如前面讲到的用场景DTC的方法论改造品牌、用场景OTA的方法论改造车。

氛围润物无声

比人、车、空间,更宏大的是城市。场景纪元,城市会变成什么模样?

吴声认为,场景是城市的新语言。或者换句话说,有智慧场景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具体来说,超级App是城市的新服务语言,智慧节点是城市的新位置语言,数字化社区是城市的新社群语言,艺术化日常是城市的新审美语言,这一个个打破线上与线下的存在,都是基于场景的表达。

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由人、细节、暗号、算法组成的“氛围力”

是不是和上面提到的“空间感”似曾相识?是的,在我理解,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氛围力就是造成空间感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会让你愉悦地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东西。

如果用氛围力的四个方法要素看直播,似乎就能理解直播为什么会如此爆红的原因:人是氛围的中心,直播不就是这样吗?不是货为中心,而是有个性的人;细节是氛围的质量,直播中一个个细节的巧思设计,就是打动观众让他们投入或者下单的原因;暗号是氛围的文本,主播和用户之间所用的暗号,就是仅他们之间理解的灵犀一点;算法是氛围的芯片,每一场直播背后都是一套体系所组成的算法。

其实,用氛围力来看吴声的新物种爆炸大会,同样可以管窥其关注度不断增长的秘密:

人是氛围的中心,大家来参加这个四个小时的活动,冲的是吴声这个独特的人;

细节是氛围的质量,虽然因为疫情每个人之间的距离需要加大,但是反而成就了更多的细节:小桌子、桌上的透明纸袋和里面的茶、咖啡、口罩、消毒湿巾,还有桌子上的绿植,以及绿植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暗号是氛围的文本,四个小时中暗号比比皆是,但是只有那些吴声的忠粉或者说每年参加的那些人可以get。

算法是氛围的芯片,看似是台上的侃侃而谈,其实背后是严密的方法论,是场景纪元时代的算法支撑。

正是这些组成的氛围力,润物无声地打动用户,让城市变成智慧场景。

后记:人是场景,仍在延伸

这是一个宏大的叙事,也是一个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汹涌大潮。正如吴声在结尾引用的鲍勃·迪伦歌词:“你可以随时转身,但你绝对不可以后退。” 或者如《场景纪元》一书中引用的诗人陆游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是场景,仍在延伸。

是的,场景纪元已来,只有拥抱,别无他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