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0日
评论数(0)7月20日,华为云TechWave技术峰会在线上举行,正如其名,这是一场华为云技术创新的大阅兵,展示了各种创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在会上提出了华为云面向未来的使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
华为云为何会提出这样的使命?在此时举行TechWave技术峰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全程参加了峰会后,我从中看到了云计算市场和华为云战略的新变化。
01
2017年,华为进入公有云领域,彼时,华为云明确提出了“三不”:“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
从“三不”到“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的“三能”,到底暗藏着什么变化?
在笔者看来,“三不”和“三能”是一脉相承,他们的内核都是恪守业务边界。正如郑叶来所说,“我们认为未来的商业社会一定是两类公司,大而强的平台型公司和小而美的专业型公司,华为只做平台型公司,不可能做千行百业的应用,也不去‘碰’别人的数据,亦不会投资亲儿子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去竞争。”
从“三不”到“三能”,又是一种进化。郑叶来说,从“不做应用”到“赋能应用”,是期待合作伙伴将应用生长到华为云的平台上;从“不碰数据”到“使能数据”,是指华为云提供大数据、AI、边缘计算等能力,让客户和合作伙伴更好地让数据发挥价值;“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则是华为云要成为开放的“黑土地”,为包括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内的华为绝大部分业务以及政企客户们提供云服务。
之所以这个时刻提“三能”的新使命,是因为“优势挡不住趋势”,行业和客户需求发生了变化,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升级将成为未来政府和企业转型的主旋律。
一方面是新基建的大潮,新基建就像是打造智能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而要想更好地建设“新基建”需要从根本入手。“新基建”的根本是“基”,核心是联接与计算,5G、云、AI构成了“新基建”三要素,其中5G是“路”,云+AI是“引擎”。新基建正在驱动各行各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水区。
另一方面是疫情的倒逼,云工作、云生活、云娱乐等云上生活方式倒逼政企们向数字化转型。这一点从华为云WeLink和华为云会议的迅猛增长可见一斑。在疫情严重的春节期间,WeLink 新增企业数十万,新增日活用户数超 100 万,业务流量增长 50 倍。
所以,“三不”说的是恪守边界、各自发挥优势的态度,而“三能”说的是华为云开放、使能数字化的动作和决心,以及华为云对产业的价值和贡献。
02
郑叶来说,以终为始很容易达成共识,看未来大家都不会有分歧,而今天怎么出发就很痛苦。
这话用在政企数字化转型上再适合不过了,大家都认可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实际怎么做却是挑战重重。
例如,如上所述,数字化转型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多:云计算、AI、大数据、5G、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对于大多数政企来说,如何利用好这些技术困难重重。
新资产与旧资产的矛盾也非常突出。我国的政企一直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政企上云,信息化时代的资产还要吗?如果要,能否与新资产打通,让它们继续创造出价值?
华为云CTO张宇昕一句话道破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政企智能升级本质就是用规模化、快速迭代创新的云服务来获取AI、大数据、DevOps、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政企新能力。对于政企来说,这个过程近乎是全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有什么捷径可寻?答案是后者,他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避免走很多弯路,让转型的过程更加顺利。
(华为云CTO张宇昕)
这个巨人就是华为,因为华为自己就是政企的一员,政企遇到的问题华为也曾经遇到,华为云现在将华为积累30余年的技术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开放出来,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为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这个基础设施可以总结为“134”,即“1个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的云基础设施底座”、“3个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应用使能平台ROMA、AI使能平台EI,数据使能平台FusionInsight),“4个面向行业场景化的联接触点”(联接应用的华为云ROMA,联接开发者的DevCloud,联接万物的IoT,联接组织的华为云会议等服务)。
这些基础设施可以说凝聚了华为的核心技术和转型经验,直击政企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例如,擎天架构就是华为历时8年时间打造,无论是软硬协同系统还是智慧云脑都充满着黑科技。如上面提到的华为云会议激增的使用量背后就有智慧云脑的强力支撑,其能根据企业注册用户数增长曲线及各时段业务压力模型预测分析,进行极速自动扩容、资源灵活调度。擎天架构实现了云边端场景的一致体验、一致生态。这一点对于政企来说非常重要,如基于擎天架构的华为云Stack既有私有云的优势,又能零等待获取华为云的服务和生态。
应用使能平台ROMA也是如此。华为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就曾经历过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未完全打通、数据孤岛和业务孤岛烟囱式存在等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诞生了ROMA平台,“条条大路通罗马”,将历史的应用和数据与新基础设施打通,也让新旧数据和应用都能发挥价值。在华为内部,ROMA集成了600多个IT应用,日均运行任务1000万次,日数据流量18亿次,峰值40亿次。通过ROMA,政企可以实现应用一张网,赋能应用。
我觉得“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这个定位实在是非常贴切:“黑土地”肥力出色、十分肥沃,因为华为有这么多年巨额技术研发投入所积累的技术实力和数字化转型的丰富经验;“黑土地”是平台,承载各种技术、赋能万物,正如华为云的“134”数字基础设施。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也表示:“现在的技术都不是单独技术了,是融合的技术,通过综合性技术形成综合性能力。什么是底座,什么是黑土地?黑土地有腐殖质、有水、有矿物质。华为云的黑土地里我相信也是一样的,包括云计算的技术、大数据的技术、芯片的技术、服务器技术等等。” 最终,在华为云这个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上,玉米、大豆、高粱(客户和合作伙伴)……万物实现茁壮成长。
03
为什么华为云要做TechWave技术峰会?郑叶来透露,“很多客户说,你们技术非常好,我就琢磨,应该有一个频道,由各个研发的主管、博士来发声,把自己做好的产品给大家介绍,这是办TechWave技术峰会初衷。”
这次TechWave技术峰会,堪称是一次技术的盛宴,不仅有上面提到的“134”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的讲解,还有应用平台ROMA、EI工业智能体2.0、GaussDB系列新品、数据使能解决方案、全球独家双零损耗裸金属容器、实时音视频服务(RTC)和华为云会议的新品发布,他们无一不是技术的结晶。
像EI智能体,就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华为云与华中科技大学、蓝网科技等合作,研发推出的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服务,就是依托华为云医疗智能体-医学影像分析平台开发构建,AI+医生复核的总体效率是纯人工量化评估速度的数十倍。在辅助药物筛选中,华为云联合国内多家医疗研究机构,基于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完成了蛋白质同源建模、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和大规模虚拟药物筛选,让以往耗时数月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在数小时内完成。
但是,技术创新是一方面,如何让技术落地、真正在政企业务中发挥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云TechWave技术峰会的主题为“创新·普惠”的原因,“创新是我们的主旋律,普惠就是将所有创新使能千行百业,创新技术要在商业市场上得到应用,得到价值的承认。” 郑叶来这样说。
就像今年迎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深圳,就见证了创新和普惠的力量:在深圳坂田区域,以前是车看灯、读秒数通行,在部署了AI之后变成灯看车、读车数放行,交通不再拥堵;在深圳机场,在华为云的赋能下进化为智慧机场,智能机位分配让飞机靠桥率提升3-5%,“出行一张脸”实现无感畅行……
是的,这也是技术的温度,即只有将强大的技术势能转化为澎湃的产业动能,让千行百业的政企们都能普惠享受到技术助力业务的价值,技术才不冷冰,而是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