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1990年,28岁的年轻人俞敏洪已经是北大的一名老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收入不高,但生活很安逸。那时候俞敏洪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到校外搞培训。但是这样的开小灶行为很快被学校发现,俞敏洪被学校处分,并且用大喇叭全校通报他的“劣迹”。
一年之后,俞敏洪离开北大,决定自己单干。为了生源,他每天和妻子背着成袋的传单,将这些小广告贴满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俞敏洪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 ,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大学毕业典礼上,俞敏洪意识到了自己跟同学们之间的明显差距,他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班上落后的同学,但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绝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10年干成的我干20年,你们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
可是最近,俞敏洪的心情实在无法保持愉快。
01
从开放三胎到“双减”
6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文中写到:
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这份文件,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生育三个子女”,但是忽略了后面还有一句“配套支持措施”。为了鼓励生三个孩子,配套支持措施会是什么?
7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这份文件有8大部分、30小条,主旨即一条:要求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公益属性。
其中明确指出: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和资本化运作”,“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软件”,“各媒体和网络平台不刊登校外培训广告”。
这份文件,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对校外教培机构的规范性文件。最为致命的,是“不得上市融资和资本化运作”。家长们松了一口气,而教培机构则彻底凉凉。
笔者的理解是: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教育是纯净的,公益的,神圣的,它理应跟资本无关。
02
教培机构的金钱时代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之下,K12教育培训是一个黄金遍地的赛道。
在一胎政策之下,无数的中国家长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人才几乎成为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最终进入名牌大学,就是现实而且具体可操作的路径。
校外培训机构一时间风起云涌。
据 IT桔子统计,光是2020年国内K12赛道的总融资额就超过了460亿元,猿辅导和作业帮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380亿元。而整个2020年,资本向中国的在线教育行业累计输送了1034亿元。
猿辅导和作业帮一度是资本疯抢的对象,为了获得这两家头部在线教育公司的投资份额,投资人都要拼人脉。
2020年底,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融资,据媒体报道,最初启动时资金规划上限10亿美元,在新老股东的不断接洽中,最终募到16亿美元。
2021年2月,猿辅导被曝出正在以2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融资时,猿辅导一位内部人士曾对媒体直言,“我们不差钱,前几轮的钱还在账户里放着,最近几次融资都是别人想投,然后才进来的。”
这些明星校外教培机构,有了钱,就更加有人。
猿辅导快速扩张时员工数量达到6万,目前员工也有近5万人,光是斑马AI课就有2万人左右。而好未来有员工5到6万 ,作业帮员工数量3到4万人。
这样的校外培训机构,有钱又有人,实力强悍,他们的存在已经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校教育体系,对学生来说,“开小灶”的负担和投入甚至高过了学校里的“正餐”学习;对老师来说,投身校外教培机构,赚得要比学校多得多。
校外教培的野蛮发展,对整个教育体系造成了本末倒置的错乱现象。
教育部在解释《双减》文件时说到:“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且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03
新东方转向培训父母?校外教培如何活?
《双减》文件发布之后,教育股一片哀嚎,新东方,高途,好未来,跌幅超过一半。在强监管风暴之下,整个教培市场缩水近9000亿!
校外教培机构一方面大幅度裁员,一方面被迫转型。
在“双减”意见落地的第二天,高途集团创始人、CEO陈向东就召集管理层开会,定下裁员指标:全国13个地方中心,在8月1日前完成关闭,只留下郑州、武汉、成都三个辅导老师中心。每个中心平均上千人,裁员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相当于高途1/3的人会离开。
8月5日,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开始裁员,旗下瓜瓜龙、清北网校、你拍一等项目都开始实行n+2的补偿计划,部分人员转岗或投到新项目中。
培训孩子不行,那就培训父母,新东方的转型更绝了。
8月12日,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消息在家长群“炸开了锅”。新东方紧急回应,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北京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介绍,优质父母智慧馆将为各位家长提供包括家庭教育、育儿方法、多商管理、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多维度的知识性内容,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例如,如何引导孩子高效地分配时间,如何做好劳逸结合,如何控制情绪等等。
无论培训父母什么内容,至少对新东方这样的校外教培老字号来说,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这样的转型方向,可能是其他很多教培机构共同探索的新着力点:
放弃对应试教育的培训,转而向“素质教育”靠拢。但是,素质教育到底从哪里入手,什么样的能力可以称之为素质,需要更多的探索。
笔者以为,对K12赛道上校外教培机构,转型方向需要围绕如何提升孩子们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应试能力,校外教培机构不再是“应试的小食堂”而应该成为能力提升的“教练”,需要与“围绕学校考试得高分”这样的目标彻底切割。
关于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笔者以为可以包括四个大方面,这样的方向应该是消费教培机构新的生存机会:
第一点,健全人格的养成、坚持力、意志力、团队协作等;
第二点,在艺术领域的审美能力,比如美术、书法、音乐乐器等;
第三点,强健体魄的养成,体育、舞蹈、传统武术等。
第四点,理性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动手拆卸、组装能力、实验能力、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等。
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几乎任何机构都处于摸索阶段,而更难的是,校外教培机构已经形成了围绕“应试教育”的能力搭建,大量的师资力量更擅长教语数外,如果开发新的培训教育体系,从哪里获得新的人力队伍?
04
国家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为什么对校外教培下重手?笔者以为,其背后的意义十分重大!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贫富差距,阶层固化是当下以及未来整个社会体系当中最为显著的矛盾。国家需要调和的矛盾之一是,要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个体自己的努力、天赋和学习成果。
如果少年时代的学习成果,跟家庭环境挂钩,跟父母所掌握的资源挂钩,那对个体未来的发展显然是不公平的,阶层固化会更严重,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结构僵化,缺乏活力。
近几年,当内卷、躺平,成为更多年轻人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态的时候,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打破资源的马太效应,构建基础性的、意义更加深远、更加具有广泛性的公平生存空间,需要先从教育公平开始。
另一方面,校外教培机构的高收费,高投入,对学生家长来说造成了“剧场效应”。明明体制内的教育是“义务教育”,而体制外的培训教育却成为吸血的利器,成为家庭的重大负担,这让年轻人还如何敢“生三胎”?
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的文章,深入剖析了校外教培机构的野蛮生长,导致教育不公平乃至一些列后果的内在原因:
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必须坚持公平优先,而非逐利。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职能,不承担选拔、筛选功能,均等化是基本要求。在这个阶段,如果任由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焦虑、超纲培训,破坏的将是整体教育生态。
试想,假设小学一个班30人,29人都上了培训班,剩下那1个是去还是不去?培训机构在资本运作下,直接砸年薪百万从公立学校挖名师,搞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人心浮动。
有人说,这就是“剧场效应”。前排的人站起来了,逼着后排的人不得不都站起来。于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超前”,也越来越畸形。
教育培训机构砸钱圈了一堆用户,富了一群人,却加重了学生负担,家长花了钱投入无休止的焦虑竞争(效果不好说),连学校也面临师资流失的恶性循环。
这是严重的教育内卷!
05
教育公平的另一种挑战
让教育回归公平,拒绝金钱化,拒绝资本化,摒弃让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要靠拼爹,拼家庭资源,而是让孩子们在同一个赛道上,公平竞争,拼天赋,拼智商。给更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中产家庭的学生们平等的机会,是公平教育的初衷。
但是,资本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如果校外教培机构以一种更加隐蔽方式存在,教育公平依然会经受挑战。比如,变公开招生培训为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或者变线上集中直播授课为视频录播课程一对一销售,这样的擦边球行为,在后期也许会潜滋暗长。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依然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1、AI财经社,《资本失算“教培风口”》,2021年7月25日
2、侠客岛,《严禁教育资本化,干得好!》,202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