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8日
评论数(0)昨天去茂业商场的女鞋区转了下,有两个发现:其一是某个女鞋品牌已经开始做秋季新品八折销售;其二是看到一个运作效果一般的中高档品牌已经撤场,至于是主动撤场还是被撤场就不清楚了。
这两个现象印证了coochin网友的话:女鞋市场肉搏战惨烈。
不过也是正常,当前的女鞋市场,已经处于产品时代的末尾期,在产能过剩和运营模式单一的大环境下,这些品牌也只能用肉搏战来瓜分市场了。想必一段时间后,又会有若干个品牌消失掉,也会有更多新品牌崛起。
两个月前,我和一位女鞋行业的资深经理人聊天,他提出一个观点:在这个行业,要学会借势而为。这个资深经理人还指出,目前在女鞋市场,电子商务是属于上势阶段,而实体店则开始走向下势阶段。
我同意这位前辈 “借势而为”的观点,但我却一直在思考另外一种“势”,即行业发展之势。
女鞋行业的发展,我个人以为已历经三个阶段:产品时代、服务时代、体验时代。
产品时代是以加工制造为主,谁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谁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服务时代是以品牌专卖店为主,以统一的形象和服务赢得市场。
当女鞋市场上产品和服务都是同质化的时候,就是宣告了产品时代和服务时代的结束,顺势而来的是体验时代。
所以我个人觉得,借势而为,是要抓住行业的发展之势。
我在进入零售业之前,曾在KFC工作了两年,那时还是在2000年,也就是在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体验管理。
KFC的培训手册上很清楚地表达出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餐饮品牌。
KFC的培训手册上很清楚的说明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给予每一位顾客绝佳风味的食品、愉悦的用餐经验、期待再来的价值。
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好产品+好体验=顾客认可。
一位在某个女鞋品牌做总监的朋友说,他老板几年前就意识到应该做体验管理,所以经常去一些高级化妆品和香水专柜去观察学习,从终端形象和服务都仔细的感受。他老板的理解就是:体验管理就是做细节。
我听了只能苦笑。
体验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体验设计,是由一系列体验接触点构成,顾客在每一个接触点的良好感受叠加到一起,才能形成对这个品牌的体验印象。
既然是核心竞争力,又怎能让你随便看两眼就学了去?
有句话叫“大匠不示人于璞”,意思是好的工匠是不会把未完成的作品给你看的,从字面上理解,是工匠对作品之美的维护,但从另从一方面来理解,那些工匠干嘛给你看过程啊,这个是核心机密的。呵呵。
所以那些大师级别的体验设计者,他们做的体验设计,在终端都是以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细节”,处于执行层面的员工,多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对于顾客,他们会努力给顾客创造出“意识不到,但感受的到”的境界。
是技艺高超?还是深谙“大匠不示人于璞”?不好说。呵呵。
朋友的那个老板,学习精神可嘉,但学习只有精神是不行的,还要有悟性和专注。比如派乐汉堡的创始人,早年在KFC打工的时候,别人教他鸡腿裹粉时要在粉盆翻起七下,他就问为什么要翻起七下,培训资料里没有解释为什么,他就自己去找答案,事事追寻本质,就这样坚持下来,在KFC完成了偷师,后来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KFC的培训资料堆起来有半米高,但是可以用六个字母来总结,“CHAMPS”。
“CHAMPS”就是实现愉悦体验的关键指标,半米高的培训资料,只是告诉你怎么现实这六个关键指标而已。
那么,对于一个女鞋品牌而言,好产品+好体验=顾客认可的模式该怎样实现?
个人浅见是这样的:
产品方向,是做产品增值,增值就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在《漫谈商品陈列的增值性》一文中曾提到,一位业内前辈这样评价陈列的增值性:陈列是一种障眼法。本来是价值一千元的商品,通过遵循美学法则的展示,及环境、背景的渲染衬托,让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价位发生变化,觉得这件商品应该值二千元甚至更高,这样消费者会对商品产生一种物有所值的心理,从而愉快的购买。
这属于陈列增值,当然,陈列增值只是产品增值的方式之一。
体验方向,这个方向更多的是从顾客的感觉去做,研究顾客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和接触你的品牌,这些途径就是品牌的体验接触点,研究在这些体验接触点上用什么策略,才能确保给顾客传递统一和有效的信息,让顾客对品牌有独特的感受。这个独特的感受就是品牌的体验主题。
——让我们的思想在文字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