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问题研究者/潘文富

经销商研究者

公告

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森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1994年接手家族生意,作为私营经销商业主经营管理自己的公司
1997进入消费品经销行业期间进入上游生产企业工作数年,从事经销商的管理及培训工作
1999年开始建立经销商内部管理及厂商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2004年起,开设咨询机构,专业从事经销商管理项目咨询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925

总访问量:4617639

人与人有什么区别

2021年06月10日

评论数(0)

潘文富

 

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没有两个一样的人,14亿人,14亿种不同,放眼全球,也是如此。

有什么不同?简单点来说,有外貌、身高、脾气、性格、素养、文凭等等的不同。也有出身、资源、发展轨迹,朋友圈的不同。最终,是个人生活状态和事业成就的不同。

人这一辈子,也是与别人各种比较的一辈子。比较各种不同,几乎所有的点都能拿出来比较,从身高到车辆发动机排量,孩子的学习成绩,乃至每天的运动步数。

当然了,这种比较很难客观,更别提什么科学量化了,更多是自己的主观、感性,甚至是情绪化。各种比较下来,有优越感,有高度自信,看不上别人,也有觉得各种不如别人,各种消极。当然,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好也不坏,维持在中间状态。

拿来比较的是现状,今天的现状,是前期的行为决定的,行为的背后是思想,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才会怎么做。人的行为背后,都是自己思想所给出的各种理由,没有理由的事情,叫“岂有此理”。不同的想法,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决定了不同的结果,也就是当前的现状。同样,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又会决定你接下来的行为,然后又是影响到以后的结果。

所以,看到的是各人现状的不同,其实,背后是各人思想的不同。客观的来说,人际之间的差距,根本是在每个人思想层面的差距。

思想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家庭、教育、身边的人、所处的环境、自己经历的事,都在逐渐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思想。早期的个人思想是发散的,多元化的,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思想也会逐渐沉淀下来,形成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思维习惯。思维习惯是相对固化的,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若是这个思维习惯是客观的、积极的、阳光的、理性的,那还好。若是主观的、偏激的、感性的、消极的,这就有点麻烦了。例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的思维习惯是快速反应,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对后期的预防体系,甚至是乐观看待,反正困难是要出现,早点出现就早点解决,通过解决问题还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而消极的思维习惯则是先放一放再说,事多了就烦躁,强调客观原因,各种抱怨,试图逃避责任。

习惯就是一种固化和定型,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不会额外多想,按照已有的思维逻辑和导向来考虑问题,固化太久之后也就是一种封闭。即便参加了许多学习,明白了很多道理和方法,可回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发现依然还是和以前一样。都说这知与行之间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因为在知与行之间,隔着一个东西,叫“习惯”。习惯能释放出一个真实的你,映射出你的过往教育和经历。

不仅仅是思想,就连人的大多数行为,也是习惯性的。我们常说的教养,是很难刻意装出来的,因为这教养,更多也是一种多年养成的习惯。所谓戒烟难,也是因为形成了习惯,习惯性要摸支烟出来。所谓的口头禅,也是习惯性的说话方式。反过来说,习惯性的执行,就是最高效的执行。

说到最后,人与人的区别,就是在思想层面的不同,而思想,更多又是习惯性的。说到根子上,人与人的区别就是个人的思维习惯不同,思维习惯甚至很大程度决定了自己人生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那么,怎么来重新审视和面对自己的思维习惯呢?

1.自己有哪些习惯?

这个问题,可能自己都回答不出来,毕竟,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这个可请身边的人提出来,在别人的眼里,自己在行为上、语言上,尤其是思想上,存在哪些习惯。或是通过录制自己的音视频,再通过回放的形式,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习惯。

2.把自己的习惯进行量化分类。

动作行为上的习惯,语言上的习惯,思想上的习惯,站在常规意义上来评判,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至少先做到心中有数。

3.看匹配度。

严格来说,习惯也没什么好坏之分,只是看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基于自己已有的习惯,对照自己的周边人际圈,对照自己的工作特性,对照自己的事业需求,从匹配的角度来评估,哪些习惯该保留,哪些习惯得要设法进行调整了。

4.调整习惯的两个维度。

学习训练的最终目的,要么是掌握知识技术,要么是形成某些特定的习惯。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压力,在单位的严格要求有压力(例如军队或军事化管理的单位),在外界巨大的压力下,人会形成一定的习惯。还有一种,即是没有强大的外部压力,只是长期的氛围浸染,也会形成习惯。当然了,成年且独立以后,别人已经很难在你身上施加压力了。再有考虑到自己的时间成本,慢慢改变的时间成本太高。要改变习惯,只能是自增压力这一条路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经销商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