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刃

从说的通,到行得通!

2013年08月07日

评论数(2)
大学专业学的是广告学,当时广告学还是比较新潮的学科,是随着当时的广告实践摸索着建立的。经常有人这样跟我们这些学生聊:“广告还要学?”,心里就的确还有些不是滋味。幸好当时我们的老师眼界很开阔,我们设定的课程在很大的程度上开拓了我的视野,尽管有一些课程非我所长,但是日后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练习还是增加了我思考问题的维度。
上学的时候发现了我们在学校里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对某个问题进行争论。广告班的同学有的人说销售的关键是设计,有的说是策划,有的说是调查,后来和系外的同学争论的时候,情况就变成了销售的关键是管理,或者是IT,或者是财务管理的好,我们呢,就倾向于证明,广告做得好才最重要。
作为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要分析当时的广告,尤其是名牌产品的广告,因为我们要从名牌商品的广告中吸取尽可能优秀的东西,来提升自己。这个过程中,现在看来,隐含着一种比较容易走入的误区,那就是广告决定了一切。广告做好了,什么都好了,广告做不好,那这个产品就完了。某个商品,火了,是因为广告做得好。没火,就一定是广告没做好。说来说去,有些拗口,但这些现在看来傻乎乎的思考,在日后让我深深地明白了,说的通到行的通之间到底有多远。
我们当时曾经遭遇过一则非常响亮的广告“今年过节不XXXX只收XXX”,作为广告班的一篇习作,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在内,无一例外地表现了空前的一致,认定此广告之不严谨之庸俗必定使该产品遭遇滑铁卢。
之后不久,我真的来到了零售业,就被现实击败了。这个略带点无厘头搞笑的广告所推销的产品,稳稳占据销售排名的高位。我事后多年分析,纯粹理性的推测,往往和现实背道而驰。现实中有太多的感性和属于个体的独特的东西,理性推测是无法掌握的。就比如吧,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是笃定地认为某可乐销售好纯粹是广告的因素带来的,只要找到他广告当中的密码,我就能卖出去任何饮料。可是到了门店以后,才感受到这家供应商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极其高的运作效率。在饮料销售旺季,都能保证门店绝对不断货,并且到货奇快。我亲手领教过饮料销售额背后的个体体能以及人手的需要,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饮料销售好完全是人家能够搬得过来。学校里就绝对想不到这些。
我有过两三次提升销售业绩的经验,所用策略均非从专业当中学习来的,就是尊重员工的付出和提高补货数量,并没有大谈特谈什么销售技巧,甚至我根本就从来不信在目前的超市行业讨论所谓的销售技巧对销售真的有帮助。就当我认定了工作成绩上升是我做的好的时候,遇到了调离,新的环境告诉我,这种情况下我进去也不行。自己遇到的情况越多,想得越多,最后发现,无论“哪一套”,都是在一定的大环境下才能起作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专业高效的供应商,紧密配合又非常敬业的同事,一个销售良好的的超市,以及幸福生活的民众,这是一个统一体,而并非哪一个更为突出。一辆车的四个轮子哪个最重要呢?哪个坏了,哪个就最重要。
自己这些年反思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曾经陷入过一种错误地思路当中。某个时段,我曾经确信认为我已经证明了我有一套“绝技”,并且亲自实验过。如果我是管理人员,只要保证把我的“这一套”推行下去就可以了,别人怎么想无所谓。现在想想有些危险,明明自己“那一套”有时不行,可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呢?守株待兔作为一个故事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会大笑一番某宋人的傻,但是现实中我们工作的失误,却是隐藏的很深,需要很久很久很费力才能把它找出来。
超级市场就是服务于顾客日常生活的业态,从这个角度上看,有通性。可是通性,也仅限于此。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是不同的,就要求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要组建商店。现在经常还看到一些对于所谓套路的讨论。就拿生鲜来说吧,究竟是联营好呢,还是自营好呢?联营优点如下,自营优点如下。听起来让人很难选择,可是,真的有那么难吗?我打个比方吧,我需要一台电脑,是买个好,还是做一个好。买肯定要被人家赚钱的,自己做最省了。可是大多数人还是买,如果你不是IT迷的话,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换取报酬再去买,就算是被人赚了钱,也比自己做要有效率。联营也罢,自营也罢,当你自己做过,知道了其中的难处,知道了自己擅长什么以后,就不难选择了。
特别担心这样一种模式,在对“某套”坚定不移的相信,或者基于非常科学的理性的推测并且完全说得通的基础上,把工作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为下面或者某些神秘因素。一不小心就会成这样。
生活中的感性和科学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ApocalypseTank。

上一篇:错误的分析
下一篇:语言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