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尘:且走且歌

刘步尘

公告

中国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前TCL集团彩电产业新闻发言人,多家国际企业新闻传播顾问。

统计

今日访问:66

总访问量:2985489

海信这个企业

2012年07月25日

评论数(0)

  7月19日晚,海信电器发布2012半年报,业绩如下: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0.65亿元,同比增长2.72%;营业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13.6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03%;基本每股收益0.662元。

  报告引用中怡康统计数据称:2012 年1-5 月份在国内市场,海信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4.47%、LCD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5.49%、LED液晶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6.61%、3D 电视销售额为占有率17.94%、智能电视销售额为占有率16.51%,均大幅领先对手,排名第一。这段表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不管什么电视,海信都是第一。

  有趣的是,海信电器公布业绩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0日),股票即大跌5.25%。

  平心而论,海信电器这个业绩,基本符合我此前的预期。我给这个业绩打75分。

  为什么给一个不高也不低的分呢?首先,这个业绩和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4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1亿元,同比增长30.08%)相比,算不上出色;但是,如果和同期可能亏损的小天鹅、合肥三洋相比,还算不错。如果以我的标准,后二者也就50分而已。

  营业收入100.65亿元,同比增长2.72%(国内收入同比下降7.12%。)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形势严峻的2012年上半年,海信电视还是实现了正增长。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我曾经表示,预计上半年稍好些的企业增长率在0—5%,而大部分家电企业增幅-10%—-15%之间。

  上半年,海信电视实现销售收入90.3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0.17%,等于电视业务基本没有增长。国内市场实现营收69.80亿元,萎缩7.12%;国外市场营收23.83亿元,增长42.47%,等于国外市场弥补了国内的负增长。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03%,这个指标是海信电器所有经营指标中最出色的。但是,这个业绩大约只相当于美的电器(美电器快报:预计2012上半年利润增幅在0—15%之间),证券机构给出的评价是“海信电器业绩低于预期”。

  实际上,仔细研究这份报告,仍然让人怀疑其中有虚假成分。报告称:“2012 年1-5 月份,海信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4.47%、LCD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5.49%、LED液晶电视销售额占有率为16.61%、3D 电视销售额为占有率17.94%、智能电视销售额为占有率16.51%,均大幅领先对手,排名第一。”然而,在海信电器这份报告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竞争对手的数据(当然也不可能看到),既然没有比较,海信凭什么得出“均大幅领先对手,排名第一”的结论?难道这是海信电器的惯例?

  事实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我的怀疑。第一家电网(微博)引用北京中怡康零售监测数据称,今年5月份,智能电视销量排名前三是康佳、长虹、TCL。海信竟然未进入前三。

  业界的怀疑早就有了。公开资料显示,明确提出2012年彩电销售目标的企业有三个,分别是TCL 1520万台、创维1000万台(见2012年7月10日民营经济报采访杨东文报道)、海信超过1000万台(见周厚健接受媒体采访)。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海信电视销量一直都是第一,为什么它的年度销售目标比TCL还少了500多万台?

  细心的人会发现,海信电器公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来只公布占有率而不公布销量,虽然占有率是依据销量计算出来的,但是海信偏偏不公布销量,给人的感觉是“很忌讳”。于是,占有率就成了“死无对证”的数据,这是海信宣传的高明之处。

  因为互为竞争对手,本文不得不拿TCL和海信对比。TCL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销售彩电660万台,同比增长60%。不知海信看了这个数据作何感想。

  目前看,TCL彩电已经在“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及“总销量”三项关键指标上超越海信。据媒体朋友透露,周厚健对此深为忧虑,海信内部明确将TCL视为最大威胁。

  另外,海外市场表现被海信电器视为报告的第二个亮点,报告称,今年1-6月公司出口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 42%。23.8亿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海外市场贡献率为整个海信电器的25.5%。这是个偏低的数据,仍以比TCL彩电为例,2011年国际市场贡献率约为40%,今年的目标是50%。国际市场贡献率是衡量一个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几年华为发展较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市场贡献率超过70%。大家都知道,三星电子已经成为全球家电老大,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美元,国际市场贡献率超过85%。

  总之,我对海信电器这份半年业绩的总体评价是:中偏上一点,不算好也说不上坏。这个评价恰恰就是海信品牌在我心中的印象。

  这段时间海信引人关注,竟然是因为媒体报道其“骗补”,以及随之而来的股价连续大跌。

  那么,海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我给大家做个科普:

  2011年,海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 利润42.85亿元。论营业收入,在中国家电行业(包括家电连锁在内)大约排名第六,位居海尔集团、美的集团、苏宁电器、格力电器、国美电器之后;论盈利,大约排名第四,位居海尔集团、格力电器、苏宁电器之后。

  海信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家电企业,主要产品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还有手机、电脑、房地产等;拥有海信、科龙、容声三大品牌。

  电视是海信最叫得响的产业,从某种程度讲,海信算是一个黑电为主的企业。

  海信电视的成长经历令人钦佩。

  CRT时代的海信,长期徘徊在8—10名之间,海信电视有今天,得益于LCD战略的成功,所以,我说LCD成就了海信。

  大约2004年时期,许多彩电企业认为LCD时代的到来为时尚早,周厚健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成立平板电视产业事业部,力争借机实现弯道超车。这一战略对海信电视产业的崛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几年海信全力以赴推广LCD电视,终于在2005—2010年大约6年内位居“中国电视老大”宝座。

  但是,海信电视的产业优势并没有持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创维、TCL的再度崛起,海信多年保持的强势地位正在弱化。什么导致了海信电视优势地位的丧失?我认为主要是过去那种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不见了,在产品创新上基本没有大动作,无论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还是3D电视,海信都未能成为最早进入者。实际上,即使产品的外观设计,海信也已经落在海尔等企业的后面。

  举例:2011年,海信电器(主要是电视)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比当年TCL多媒体(主要是电视)销售收入272.52亿元少了足足37亿元。这是为什么海信一说自己是彩电老大,大家就发笑的原因。

  说说海信白电。

  白电承载了海信诸多梦想,也是海信伤心地,这里面的故事最多。

  青岛有三个海:东海、海尔、海信。因为同处一城,海尔、海信经常明里暗里较劲,大打出手的时候都有。

  两个海,一个黑强,一个白强,双方都想往对方领域渗透,于是海尔做起彩电,海信做起白电。

  印象中,海信是国内最早做变频空调的企业,1996年我就见过海信变频空调的广告。那时候的海信变频可谓孤独求败,因为除了它基本没人做(至少没看到别家的广告)。但是,那时的变频技术还不成熟,且价格高高在上,销量很小很小。当然,有人说最重要的原因是海信品牌号召力太弱,不久,海信就不怎么宣传了。所以,在今天变频优势企业的名单上,你看不到海信的名字。

  说海信白电不能不说收购科龙这个“大手笔”。

  2005年,海信先下手为强收购科龙,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科龙很快让海信知道了什么叫“烫手的山芋”,科龙不断冒出来的债务让海信头痛不已,派去接管科龙的海信高层被科龙人拒绝接受,在接下来的四、五年时间里,海信对科龙的整合一直不尽如人意,直让周厚健大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海信收购科龙的直接目的,意在挑战海尔白电老大位置,而今不仅没有挑战成功反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目前,海信科龙除冰箱勉强跻身三强之外,空调、洗衣机与格力、海尔相距甚远。

  提一下海信房地产。曾几何时,海信被称为家电行业房地产做得最成功的企业。的确,在青岛,海信地产比海尔地产影响大很多。但是,自2010年中央对地产实施严格调控之后,地产对海信集团的贡献越来越微不足道。

  这么看下来,海信哪个产业板块做得比较好?当然还是彩电。但是,彩电产业目前受到TCL、创维乃至海尔极大威胁,而且未来翻盘的可能性不大;白电产业一直做得不温不火,未来也不好说,这是我一直把海信放在中国家电第二军团的原因。

  我上面给海信电器这份半年报75分,但是,如果把海信放在全球家电产业的格局下,我只能给海信集团50分。在我看来,海信要想成为一家令人尊重的公司,还有很多很多功课要补,无论技术实力(创新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开发,海信均处起步阶段。

  当然,海信希望给公众及投资者传递出企业信心是没错的,关键是海信自己必须清醒,切勿认为自己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不客气地讲,止于目前,海信整个集团诸多产业加在一起,也抵不上格力单一空调产业,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

  我认为,海信要想成为一家真正让人尊重的公司,还需要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努力。前不久,在美国《巴伦周刊》公布的世界最受尊敬公司名单,上面只有3家中国企业。《福布斯》分析中国企业不受尊敬原因时认为,“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财务数据不可靠”,是中国企业四大硬伤。应该说,这四大硬伤在海信身上都有体现。

  我们看三星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日前,李健熙告诫三星员工,“三星正处于危机,且比预期严重”,为此,他要求全体员工早上六点半上班,而他自己则六点上班。他说,“危机,总在你自认老大时降临。”事实上,今年一季度,三星净利润增长98%,预期二季度净利润增长79%,这个成绩比海信电器好了不知多少倍。

  保持清醒的企业总能赢得更多的尊重。比尔.盖茨曾告诫员工“微软离倒闭只有18个月”,任正非则多次提醒“华为的冬天即将到来”。事实是,微软没有倒闭,华为成长得越来越好。这就应了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liubu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