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

曾经

公告

走进我的世界,朋友,让我们收获更多!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495

总访问量:16376919

对位的“零食”社交

2016年04月16日

评论数(1)

一天要吃三餐,早中晚,西式还是中式,都一样。

一天要吃N次零食,无固定时间,无固定模式,想啥吃啥,有啥吃啥,给啥吃啥,多少随心。

在这个友谊小船随时随地倾覆的当下,吃饭是件难事。但凡組局,伤透脑筋,冥思苦想,翻遍各种APP,脑海里八大菜系轮番登场,在韩式煎肉和露天撸串间纠结,在鱼肉海鲜与青菜豆腐处煎熬,在散台与包房中徘徊,在团购与现场支付里犹疑,弄好了宾主尽欢,弄不好一拍两散。

零食不会啊。一包蟹黄瓜子,几袋蒜香青豆,亦或鸡蛋般大的和田枣,亦或异域风情的蔬果干,或咖啡或茶的和着,一段大好的光阴就被打发了。

逢人请吃饭,总会暗想:这厮可有企图心?

遇人给零食却很EASY,这小小东东至多就是接受我天朝食品质量的考验,其余不过尔尔。

吃正餐是传统的社交,折射出僵化与繁复,太多的暗流,太多的压抑,太多的大恐怖与大威能,太多的仪式感和目的性,太多的不知所云背后却意味深长,没有人是赢家。传统社交和正餐一样,成为了桎梏和黑洞,人人都避之如虎,却谁人也无法逃离。

在时代的撕裂与撕裂的时代中,需要一种缝缝补补的力量,才能我们囫囵个的前行。这就是“零食”社交。

“零食”社交是在日常圈子外的社交,跳出同事、朋友、亲戚、客户等关系,名字前面没有了任何光晕的存在,不必再是其它事物的代名词,放下所有假面和防御,敞开怀抱去接纳和包容,心底的善或恶都极大的舒展开,恣肆的在社会基本约束架构中徜徉。

“零食”社交是偶发的,是邂逅的,是没有预见性和目的性的,它来的突然,走的自然,如一场太阳雨,惊喜,瑰丽。它可能来自于朋友的朋友的周末邀约,来自于同学的同学的生日趴体,来自于单身旅行中的温暖问候,来自孩子家长会的走心眼神,或者来自互联网中的同仇敌忾,不一而足。

“零食”社交中是传统社交的有益补充。早年的MBA现在已经被玩儿坏了,人人趋之若鹜,淡淡纯纯的同学情谊演变为互相利诱的无良工具,不过作为“零食”社交典型启蒙,它虽然越发没有原来的模样,但丰碑式的背影却越发伟岸起来。

“零食”社交,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无限的动力,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社交网络中,在这里,人们可以是自身精神王国中的任何角色,尽管这样造就了很多撸瑟和键盘侠,但也不可否认的带来了一种解放和释放,人们彼此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越来越希望挣脱现实中的身份,去换取性灵的自由和奔放,这种渴望是“零食”社交得以生长的土壤。

“零食”社交是实体经济再输不起的仗。谁占据了顾客的业余时间,谁就占据了市场。业余时间内,人们不再是本来的模样,他们还原成内心的本真,这就符合了“零食”社交中主体的生存条件。换言之,占据顾客的业余时间的战争,就是打造“零食”社交的过程。实体经济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会,为“零食”社交营造场景,创造氛围,并善加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的社交网络导入线下的实际生活,让无数键盘侠走到前台,让无数的撸瑟得到认可,这才是真正的O2O,倚靠着无可取代的场景优势和真实体验,实体经济扳回一城可以预期。

“零食”社交有一千种模样,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从MBA同学会到现在的线上社群,从最初的DATA线上战队到现在的电子竞技组团,从仅限于朋友间的家庭聚会到逻辑思维的天使厨房,线上线下的转换从未停止,“零食”社交却在这交换中从龙套逆袭成了主角,恰恰是一如零食般随意和淡然,让社交举重若轻。对不确定性的探索,让人类不断前行,而“零食”社交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下一个街角,不知有谁,你也无需准备,走过去就是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