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12639

总访问量:54505230

零售需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诉求是什么?

2019年06月18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上海商学院周勇教授特别推荐:当教育、医疗、个人理财、心理咨询等服务类行业也被视为零售,那我们的零售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大零售时代”。零售这个古老的行业需要大学生,需要去了解他们的诉求,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要什么?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大学改进教育工作,更有利于零售行业选用适合自己的大学生。因此,特将“2019中国在校大学生诉求与需求”的调查报告分享给零售行业。

上海商学院周勇教授与池丽华副教授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的“2019中国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1)大学生最希望在大学中学到“专业技能”;(2)大学生最看重教师的讲课质量与关心学生程度;(3)“有声望”的教师并没有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4)“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再深受学生的“热捧”;(5)实践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实践能力的较大提升;(6)令学生钦佩的教师变得多了;(7)大学生最期盼课程改革与实践环节的提升。

本调查旨在考察:中国在校大学生对大学教育的看法。除了单独分析本次调查数据外,课题组还引用和参照了2005年、2009年、2010年、2012年由上海商学院周勇教授、池丽华副教授所做的连续调查中的调查表、调查数据、分析模板与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覆盖全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7各区、149所高校、2119名在校大学生。被访者包括大一到大四各类专业的学生,而2012年的调查样本主要是经管专业在校大学生,调研对象存在一定的专业差异,可能会对调研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如图1所示。

特别提示:由于调查样本有限,本次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反映受访者的情况,也不代表任何一所大学的实际情况。


图1 2019中国在校大学生调查的大学分布图

1.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掌握专业技能”

“您认为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成功的两个最重要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期盼。被访者限定选择2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掌握专业技能”占70.41%;“培养创新能力”占44.93%;“适应社会需要”占48.66%;“塑造健康人格”占34.83%;其他占1.18%。可见,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掌握专业技能”。

与2012年调查相比,“掌握专业技能”这个选项从第3位上升到了第1位,而“塑造健康人格”则从第2位下降到了第4位,“培养创新能力”从第2位下降到了第3位。如表1所示。可见,学生对掌握专业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这种诉求是否也折射出两个问题:(1)企业对大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在提升;(2)大学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学生对“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的下降,是否意味着学生更愿意选择“就业”而不是“创业”?或者是大学“创新创业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效果有待改善?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问题。


表1 您认为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成功的两个最重要标志是什么?[多选题]|2019

2.大学生最看重教师的讲课质量与关心学生程度

“对大学教师,您最看重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大学教师的要求。被调查者可以在6个选项中选择2个选项,选择“有声望”占11.33%;“讲课好”占72.96%;“有研究成果”占15.62%;“有实践经验”占38.37%;“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占48.04%;“其他”占0.9%。如图2所示。

与2012年调查相比,选择“讲课好”的人数仍是最多的,而选择“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则从第3位上升到了第2位,这一点与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关注重点是一致的。因为讲课好、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的老师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专心学习,他们会与学生分享更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能够更有效地引领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这样的老师也就更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敬重,这也就是大学教师,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师的努力方向。此外,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提供这方面的便利条件,如建立公共的互动网络平台,把师生网络交流也纳入教学计划。


表2 对于大学教师,您最看重的要求是什么?[多选题]|2019

3.“有声望”的教师并没有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

如图2所示,2019年的调查与2012年的调查相比,“有声望”和“有研究成果”教师的重要程度排名并没有改变,仍然排在第5位与第4位。周勇、池丽华两位教师认为:(1)大学教师的研究时间越多,声望越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就越少,这些“研究者”对学生基本上采取“散养政策”,他们的研究没能让学生感受到对自己的帮助;(2)大学研究脱离社会实践,不少研究是“闭门造车”,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是一种“孤芳自赏”式的“纸上谈兵”,大学正在日益演变成为“废纸制造厂”;(3)学术丑闻不断,谁有真才实学,难以分辨,站在讲台能激发学生兴趣,能给学生增加知识与技能、经验与方法,能解决学生的疑虑与困惑,那才是最现实的。

4.“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再深受学生热捧

与2012年相比,选择“有实践经验”的人数由第2位下降到第3位。教师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重要性的下降,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或者没有将自己的行业资源与学生对接,如为学生提供实习、参访机会等,使得学生认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才不再重视这些“从企业过来”的教师?这一问题值得探究。周勇教授认为:(1)过去的“实践经验”有很多已经不适用当下,如果仍然把“过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当然不会认可;(2)“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与“有研究成果的教师”一样,如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内教学”上,也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可;(3)所以,不仅实践经验需要不断更新,更重要的是“服务学生”。

5.实践教学并没有使大学生认为“业务技能”有较大提高

“您认为通过大学学习,自己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最明显的提高?”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在提高自身素养方面的收获。被调查者可以在六个选项中选择2个选项,选择“职业修养”占42.99%;“基础知识”占62.1%;“管理技能”占21.85%;“业务技能”占19.82%;“情感修养”占33.88%;“其他”占1.56%。

与2012年的调查相比,两次调查中选择“基础知识”的人数都是排在第1位。可见,学生认为,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掌握的是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此外,“情感修养”从第2位下降到第3位。对于创业就业者来说,“情感修养”这一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得如何应对职场社交,难以有好的前途,大学教育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除“其他”选项外,占比最低的依旧是“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这两项能力,但学生感觉这两项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这说明十年来我国很多大学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反思现有实践教学的政策、模式与实施路径。


表3 您认为通过大学学习,自己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最明显的提高?[多选题]|2019

6.认为“令自己钦佩的大学教师有很多”的大学生变多了

“您现在的大学老师中是否有令您钦佩或欣赏的老师?”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学生对现有大学教师的总体评价。被调查者从五个选项中单选,选择“很多”占18.97%;“较多”占29.31%;“一般”占32.8%;“不多”占17.08%;“没有”占1.84%,如表4、表5所示。

与2012年调查相比,选择“很多”的被访者人数从5.21%上升到18.97%,增长了约14个百分点;选择“较多”的被访者也从22.92%上升到29.31%。总体来说,选择“很多”与“较多”的被访者从不足三成增加到了接近一半;而选择“不多”与“没有”的被访者则减少了将近一半。这一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大学教师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肯定,也从侧面中说明现在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应该继续保持这样的方式去教导学生。


表4 您现在的大学老师中是否有令您钦佩或欣赏的老师?[单选题]|2019


表5 您现在的大学老师中是否有令您钦佩或欣赏的老师?[单选题]|2012

7.大学生最期盼课程更新与实践环节

“您认为我国大学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大学改革的期盼。被访者从六个选项中单选,选择“学费太贵”占7.69%;“课程老化,学非所用,不少课程基本无用”占42.47%;“教师对学生比较冷谈”占8.82%;“专业教师不专业”占8.49%;“实践太少”占31.01%;“其他”占1.51%,如表6、表7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查每个选项填写份数的多寡排序与2012年的调查是一致的,选填“课程老化”和“实践太少”的学生还是最多的,选填“学费太贵”的学生越来越少(2012年调查中38.85%的被调查者填写该项)。可见,近十年来学费问题改革得越来越好,而“课程老化”与“实践太少”这两个老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个大学的“失职”。周勇教授指出:教学改革“局部失效”已成客观现实,应该深思其中原因并尽快改进。


表6 您认为我国大学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单选题]|2019


表7 您认为我国大学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多选题]|2012

根据上述调研分析及学生的反馈内容,对我国大学建设、教师教学两方面有如下6点建议。

1.提供更多专业课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如今大学开课很多,甚至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学生选课后才发现,原来这些课程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都是形式主义,自己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竟没学到多少有关本专业的知识。相反,学生倒觉得专业课太少了,能从课堂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太少了,这样的大学教育真能培养出好学生吗?大学到底应该怎么做?课题组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各高校对每一个课程都要严格把控,从课程的筛选到课程实施的监督再到课程效果的评估,每一步都把控好。不要开“华而不实”的课程,一门课程的好坏,在于对学生的帮助大不大。专业课程多一些,无用课程少一些,实用性高一些,形式性少一些,能做到这四点的大学,不愁培养不出好的学生。

2.提供更多社会接轨的机会

大学生毕业后要去哪里?要踏入社会发展自己的人生。大学是这些青年们步入社会的最后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等待他们的就是“惊险万分”的新天地了。大学生希望在毕业前,能提前多一些了解社会,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但无奈的是,很多大学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大学应该想些办法,为学生提供多一些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如暑期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对外课题研究及比赛、校企合作活动(如相关比赛、企业参观)等,并不断提高这些活动的质量,这是大学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此外,不少学生抱怨学校的课余活动太少,导致他们想交朋友却不知道能去哪里与别人交流亲近,甚至有些学生说自己连本班的同学都没认识完。学生们希望能在大学里交到好朋友,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大学应更加注重课余活动建设这方面的工作,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和校级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亲近的机会,相信学生会因此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知音”。对此,周勇教授表示:学生自身也有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在校宅在寝室,放假宅在家里,不少同学似乎得了“交流厌烦症”,渐渐地就会恶化成“交流恐惧症”。

3.与学生加强交流沟通,可能是大学教师最需要强化的“能力”

从调查数据和学生的反馈内容中发现,出现次数最多诉求是:“希望老师能多与学生交流”“加强师生交流,亲近双方关系”“想和老师多接触,但机会很少”......学生们喜欢与老师多交流,愿意与老师多接触,期望与老师多亲近,于是,乐于与学生交流亲近的教师成为了学生的“最爱”,而那些尽管有很多成果、声名远扬的名师却不一定能获得这般殊荣。为什么?因为很多老师喜欢闭门造车,对学生采取的是“散养政策”,尽管他们自己成就不断,但又与学生何干!从这些老师身上,学生们根本学不到本领,反倒是那些愿意与学生交流亲近的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靠谱、有责任心,这样的老师自然更能受学生欢迎。

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是否有意义?答案绝对是肯定的,教师与学生交流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对双方都有益。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能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积累师德;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能获得做人做事的方法,汲取知识。教师应该与学生交流哪些内容?

本次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最希望能和教师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1)专业知识:只要学生想学专业知识,教师就应耐心解释,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2)社会实践:很多学生渴望早些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状况,但无奈自己没有了解这些知识的渠道,这时教师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了,通过日常交流将自己在企业的就职经验或者行业资源分享给学生。(3)就业规划:绝大多数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充满期待,但也很迷茫,不知道哪些工作适合自己,哪些工作前途光明,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将这方面知识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甚至还能“细心地”为学生对接企业资源,为学生挖掘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很受学生爱戴。(4)做人做事方法:大学生的心智依然是不够成熟的,尤其是在大学这样的自由环境中,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困惑,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答疑解惑,教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经验,为他们在走进社会前做出最后一套“钢铁战甲”。除了要有交流内容,还要有交流途径。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交流、加入班级群、微信私聊、办公室答疑等都是师生互动的一些好方式。

其实,老师与学生能有效沟通,最大的关键并不在于缺不缺交流的途径,而在于双方有没有交流的意愿。经验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建立靠的是双方“对得上眼”,只要大家都有交流的意愿,那么自然就会互动亲近。

4.提高个人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更高大的“德师”形象

首先,大学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是作为一位教师的基础,学生问的问题要能答,有关内容的真伪要能辨,最专业的知识、最准确的理论要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其次,大学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行业动态分享给他们。最后,大学教师要有职业操守,要认真讲课,要有责任心,要做到知行合一。

5.多带学生出去实践,做到实践教学相结合

现在很多大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程上得挺好,实践操作却少得可怜。教师单纯在课堂里谈经论道,并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学生们只能看到课本里的知识,但实际上企业是如何操作的,社会是如何实现的,这些“干货”光凭个人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学生们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上方1%的天空,其余99%的天空却看不到一丁点。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专业老师能带他们多出去实践,多出去学习,比如带领学生做调查,做科研,或者给学生对接更多企业实践资源,如实习、考察、参访等,这些实践活动均能帮助学生掌握提升专业水平的能力。

6.上课创新有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师一味的在课堂里自说自论,照着PPT念内容”这种方式已经不再受学生待见了,现在的学生喜欢新颖的上课方式,喜欢活跃激情的老师,喜欢在课堂里与老师交流互动。因此,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师不能再继续“墨守成规”了,再这样下去他们就没有学生粉丝了。教师要敢于创新,用一些潮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如师生互动、游戏环节、插放小电影等方式来增加课堂乐趣,把学生们从低头玩手机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好好听课,开心地学到知识。

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殊部分,下启高中高考,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只为进入好的大学;上承社会各界,多少企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大学为其输送新鲜血液。因此,可以这么说,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头戏,大学发展得好坏,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本调查从“大学生对于大学教育的态度”出发,分别在大学建设、教师教学两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项目调研的目的向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因此课题组希望,本次调查的成果能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这样我们奔波忙碌几个月也能有所意义了!

参考文献

[1]   池丽华,周勇. 商业服务专业群人才基本素质问卷调查[J]. 上海商学院. 2012(6):30-90.

[2]   冯伟国,周勇,陈敏,朱曦.中国商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商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06):25-32.(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NSFC70H3311(4) 成果之一)

[3]   池丽华,周勇.我们眼中的大学生[J].中国商界.2012(11):110~111.

[4]   池丽华.商科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镆式若干问题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12):16-18.

[5]   周勇. 为何大学生难被企业所用[J].店长.2011(9):45~46.

[6]   池丽华,周勇.商科教育反思与改进[J].北京商业·时代经贸.2019,471(9):40~47.

作者:上海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17级学生陆枫、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上海商学院副教授池丽华

课题组其他成员:范协铭、张佳宇、颜涌、张小涵、陈伟龙、兰雨涵、许丹、杜红丽、黄成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