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默
在北京看雪
事宜联络:liuerbai2014@163.com
今日访问:7832
总访问量:60981648
2017年11月03日
评论数(0)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零售行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期,各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应接不暇。零售每天都是新的——毫不夸张,因为每天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每天都以新的姿态示人。这些变化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是变化的推动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同时,又是障碍的制造者,变化面前的束手无策者。当一切问题尘埃落定后,发现人是关键所在。
最近去了几家门店,发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好的门店客流如织,陈列以及商品设置专业有序;差的门店门前冷落车马稀,店内要么毫无生气、要么乱作一团。不同零售商的同城门店,为何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为何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些零售商大多同时起步,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的仍强健,有的却病入膏肓?肯定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但细究根本原因是人出现了问题,人是主宰者,决定了企业的走向。
而人的影响因素又有许多种,表现方式也不一样,如果非要从各样因素中找共同点的话,有一条共性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学习力。学习成为企业成长、员工自我精进必不可少的方式。
回到上面提到的销售佳的门店,处处能感到门店的与时俱进,卖场的布局、商品的陈列方式、品类结构的变化,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变化也与当前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而表现欠佳的门店,一踏入门店就如进入了时光隧道,布局还固守着十几年前的方式,商品陈列毫无新意,品类结构严重与当前的消费热点背离。
前后者表现大相径庭,前者的经营者和员工仍在不停学习,学习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改变、经营模式的转变;而后者基本看不到学习的影子,时光在店里停滞,一切都恍如昨日,外面的变化如潮流涌进,而店内是一波平静的湖水,看不到一丝微澜。
鼓励学习的企业是好企业
学习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能力,企业要具备学习力,员工同样要有学习的热情与能力。但学习又是一种看不见的能力,这种能力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能转换成看得见的效益,这不像卖了多少商品立即能看到多少利润,学习力是一种推动力、是前行的动力,但这股力量却无法用数值估量,这让零售商对学习力的重视又弱了一层。不重视学习的企业大都短视,重视学习力提升的企业大多有远见,这不是一种武断的推断。
一位朋友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时,这家公司每周六上午都会开一个小会,内容是过去的一周学到了什么。朋友说刚开始他是应付公司,随便找一个知识点就分享,但当时的创始人却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他总是不停追问,直到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以后,他不敢大意,毕竟在会上被问得哑口无言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他从别人的分享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每个人每周都在进步,大家相互学习分享,让这家本没有太多经验的公司短时间内掌握了行业最先进的知识,很快脱颖而出,在同行业中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后来创始人因个人原因把公司转给联合创始人后,就取消了周六会议,学习也因此中断。后来公司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良好势头后,逐渐走下坡路,最后消失在公众视线里。他后来总结,自从取消了周六会议,大家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连带着工作劲头都弱了不少。原来他每周都要随时记录新知识点,取消会议后,记录也就随之中断。周六会议的取消与公司的消失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对公司的经营应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零售经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种变化的背后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些零售商设立了专门的部门,研究和搜集最新的资讯,并在内部分享。其实是否成立这样的部门并不是关键所在,重要的是有没对新出现的行业动态与模式进行深入学习与探讨,并能提出符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相融、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与方案,这是保持企业活力的方式之一。
企业要把学习视为内生动力。一个不断学习、保持学习欲望的企业,会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对顾客而言,就是有活力的卖场、有友好的员工,总能选到合意的商品。对业内人士而言,就是他总能走在同行前列,不缺客流,有各种奇思妙想,总有一些卖点令人惊喜;对行业观察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正向报道材料,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发掘不完的卖点。
企业对学习是否重视,主要看是否建立了鼓励学习的体系,是否能创建学习的氛围,是否可以让员工把学习作为工作之本。杰克·韦尔奇就曾强调,要将员工的学习与晋升直接挂钩,如果一家零售商的管理层也能如此把员工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并从企业层面给予鼓励,可能企业的管理就会大为改观。
星巴克从新员工入手,培养每一个入职的员工学习咖啡文化。星巴克设立了一系列课程,包括咖啡的种植区域情况和咖啡采购贸易惯例,煮咖啡的基本原则、品尝咖啡的步骤。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新咖啡师大约能掌握70%的基础知识,另外一些知识还要从工作伙伴、指导老师以及自我学习中获得。以一贯的培训流程和课程,让顾客感受到虽然每家星巴克咖啡店都略有不同,但咖啡的口感、品质与员工的服务都保持了同一水准,不会因为员工的入职时间长短而影响到服务效果。
鼓励学习,对企业来说,就像种树,开始看不到效果,也不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益,一旦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扎得深、汲取到来自大地的养分,必然会促进树木的成长。但这个过程有些缓慢,也是一部分企业不重视整体学习的原因之一。所有人都在回答,等不及啊。但又有这么多事例和经验证明,放弃学习的企业终将会被现实抛弃。
善于学习的员工是好员工
但也会发现,就算同一企业、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时间入职的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了较大差异,有的人体现了极好的专业性,而有的人仍是一头雾水,除了本身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学习力。有的人善于学习,在工作中主动系统学习,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而有的人如果不是外力推动,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这种巨大差异让员工的未来走向不同的分化。
零售业现在千变万化,新名词、新模式、新零售方式层出不穷,这需要零售从业者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有持续的好奇心,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丰富行业知识。这种学习,许多企业并未做专门安排,需要员工自行了解,这其实是在考验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愿意去学习这些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行业知识,因为没有这些知识,并不会影响当前的工作,而拥有这些知识,也不会对工作产生看得见的积极效果。这让学习变得可有可无而且也不这么重要。
有人总结,每个人的工作都可以用四个象限代表,分别是:紧急且重要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且重要的事,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大多数人都把精力用在了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比如要回复一个客户的电话、参加一个可有可无的会议,这些事情占用了大量时间,而最应该占用时间的不紧急且重要的事,却被搁置下来,比如学习。
在一家效益欠佳的门店,当问及员工对行业的了解情况时,员工都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漠然。反观店内暮气沉沉,看不到任何活力,员工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直接影响是不能给门店带去新发展、新气象。还听说一个故事,店内员工辞职后到同行应聘,才猛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知识的更新令人眼花瞭乱,个人的不进步与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如果员工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紧急且不重要的事”上,那像学习这类不紧急且重要的事,早就束之高阁了。
行业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快速运转中,一些企业因为跟不上车轮的速度而被抛弃,但企业中的员工却无法因为企业的停滞而停止不前。员工还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还要继续向前,支持向前的动力需要拥有持续学习的习惯,这个良好的习惯能持续不断地向思想注入活力,带动个人成长。
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之路已经发生转变。原来,个人的成长路径是学习-工作-退休,随着社会进步和对知识型员工的要求日益提升,从学校得到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系统学习补齐原来的短板,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对学习的主观忽视,实际是对自我精进的放弃。
善于学习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同一职位的员工,有的员工善于学习、掌握大量知识技能,而有的员工从不主动学习、原地踏步,企业虽然支付同样的薪水,但显然第一类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更多。学习成为职场的一项必备技能,这项技能需要不断磨砺,还需要随身携带。
行业正在转型的路口,在互联网冲击下,零售商仅靠现有力量很难突破重围,这就需要增加内生动力、增强突围的魄力,学习力很重要。学习力不是一项显性能力,它隐藏于企业内部、潜伏在员工内涵之中,只有在综合作用下才能慢慢显现出效果。但往往,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等不及“慢慢”,太多的人想要特效药,希望得到后能立显功力,立即业绩突飞猛进——当然,这样的特效药仅存在幻想里,就算在现实里出现,恐怕也只是拔苗助长,用透支“健康”换取一时增长,最终还是要自食苦果。
(来源:联商百人荟成员柳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