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毅

电商“拼多多化”的3层启示与4重预测

2023年12月29日

评论数(0)

阿里 淘宝 天猫 电商

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无名

岁末收官,蹭波热点——近日,淘宝(天猫)、京东均宣布支持“仅退款”,虽这之于电商已然见怪不怪,可由于该模式先行者标签特殊、后来者地位显赫,反而更加耐人寻味、意味深长。而这又将带给业界怎样的启示?对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一、“真理”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此刻淘宝、京东的行动似乎无声宣告着拼多多模式的正确与前瞻。恰如马老师所言“曾经对我爱搭不理,未来让你高攀不起”:曾几何时,阿里、京东何曾多看拼多多一眼?表面看来因为“定位及客群错层”,实际更多是觉得它“太LOW”。何止阿里、京东之类巨头,即便普通消费者亦曾有此同感,甚至羞于让人知道自己在用拼多多,生怕因此而被轻视……正是在如此大背景下,拼多多闷头发展,坚定走自己的路且最终成功逆袭。而当它再显身时,已令人惊叹: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也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1、存在即道理,切不可轻视任何存在(人、事、物)。企业如人,曾国藩曾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轻视的本质在于自命不凡,可往往不自命不凡者方才真正不凡。这点王阳明所讲更为透彻:“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由此纵观曾经风云人物或企业,多少是因“傲”这一字而功败垂成、一败涂地?

2、当你笃定自己是对的,那就坚定前行,别管外界如何看与说。拼多多即是实例。回顾过往,好像每当舆论关注拼多多时基本皆为负面、多是冷嘲热讽,可拼多多却不为所动,坚定走自己认定之路。如今现实证明它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可试问有多少企业能如它一般如此坚定?如此不受外界干扰?其“战略定力”不可谓不强。

3、发展才是硬道理。论业绩、规模、体量、背景(如美股上市),拼多多在国内电商领域举足轻重,可论“声量与包装”,它却好似“小透明”,甚至有种“刻意隐身、生怕被人发现”之感,尤其相较其他巨头则更为明显——有多少人知道其创始人是谁?CEO是谁?有什么创业故事?……它似乎完全不在意“形象与包装”,只在聚焦发展。而如今再看,它不仅成功后来者居上,更在人效等各方面一骑绝尘,令对手望尘莫及。

因此,之于组织与人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核心?形象?口碑?知名度?声望?皆不是,而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古今中外、世界万物,莫过于此。

二、“猫、狗”向下、多多向上

就事论事:“仅退款”意义有二:

·打击与震慑不良商家,净化生态;

·吸引相关客群,谋求增量。

第一点不言而喻,主要看第二点(增量):实话实说,“仅退款”所对应客群质量着实不高,说白了,即那些爱贪小便宜者,中高端客群则对此完全不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时间”,即少折腾、最好别接触售后,故而阿里、京东此次转变其实在无声宣告着一个事实——增量触顶、存量承压,两头堵、故而不得不向下探了。而因社会呈金字塔结构,越向下则人越多,故而即便客质较低,但因为巨大存量优势,故反而成了增量沃土。

但平心而论:阿里、京东此举或许名大于实、效果寥寥。

如今电商江湖格局基本成型,除自营商品及自掏腰包贴补外,巨头间品类、品牌、价格等方面大差不差,且因拼多多“低价”形象深入人心,故而想凭价格吸引相关客群着实难度极大;甚至即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都难以得偿所愿,别忘了拼多多与阿里、京东皆为美股上市公司,且其市值一度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电商第一股。

更重要的在于,以未来想象力及发展空间为论,拼多多远超阿里、京东,如此妄图通过烧钱补贴大战去压制拼多多基本不可能,更何况拼多多背后还有腾讯——作为阿里的老对手,这种类似于“代理人战争”的对抗形式是其最为喜闻乐见的,只须借力打力即可四两拨千斤、强力消耗主要对手,试问如今阿里单挑拼多多已然吃力,若再加上个腾讯呢?更不乐观了。

原本拼多多虽“低价”形象深入人心,但还有“低质、劣质”等相对抵消,可自从其推出“仅退款”且市场份额与日俱增,质量方面不仅几乎与阿里、京东拉齐,甚至似有超越之势,毕竟“仅退款”之于商家震慑力太强,所以对在该平台的质量更加慎之又慎。如此则“价格”不占优、“质量”也无差别,货品、品牌也基本一致,相关用户有何必要再换平台吗?

因此,若欲以此抢夺底层客群,或许效果寥寥;但相信这对相关不良商户的震慑作用必将极为显著。实话实说,近期淘宝购物愈发多见品质问题,反而拼多多因“仅退款”而使商家望而生畏,反将次货转移至淘宝,故而此举将对此类行为具有极强震慑效果。

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拼多多补齐“品控短板”,不仅使其对原有客群具更强掌控力,且还将助其高效吸引友商客群。换言之,如今的拼多多在商品、品牌、品控等方面基本与阿里、京东立于同一起跑线,它可随时发动“突袭”抢夺对方客群,而阿里、京东却难以突袭其客群。故而可得出这样一种结论:

阿里、京东此举亦有“战略防御”的考量,希冀以此护住存量,至于增量,效果寥寥。

三、消费趋势似逐渐真相大白

无论如何,拼多多的异军突起着实带有浓厚“消费降级”意味,阿里、京东的“拼多多化”更似乎暗示着巨头们对未来整体消费趋势的一致预判——(大方向)消费降级。诚然,国际局势愈发不稳,外部形势越发恶劣,内需持续不振,CPI始终游离于负增长边缘,通缩隐忧愈演愈烈……一切都似乎预示着接下来的形势或将“更冷”,而大众在消极预期时皆会做出同样选择: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储粮过冬。

所以如若整体形势依旧不变,那么或可预见的是:未来消费两极分化,表面消费降级,实际消费分级且愈发强烈呈马太效应。

因大众存款(储粮过冬)情绪不断高涨,存款利率将越来越低,各类低息贷款层出不穷,可即便如此,大众也不敢冒然消费与上杠杆,故而通缩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只要看看曾经的日本即可)。

为了消化现有产能以求生存,厂家不得不持续降价求生,价格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如此如直播电商、拼多多等模式将迎来全面爆发期,电商平台“拼多多化”将呈大势所趋。

所以,难道阿里与京东此举不是在提前布局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