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网
撰文/牧之
百货,依旧充满故事。
今年以来,我国百货行业热闹非凡,有破有立。5月份,金鹰实控人王恒家族提出私有化计划;7月初,老佛爷百货与合生商业合作,华南首店落子深圳;7月末,太平洋百货徐汇店闭店,告别大陆市场;北京SKP依旧高歌猛进,以230亿元销售额连续十余年蝉联中国百货“店王”……
那么,在整体经济形势回暖的情况下,我国百货整体形势如何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按零售业态分,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4.3%、3.1%、7.7%,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4%。从宏观数据来看,百货恢复情况不错,零售额在各细分零售业态中同比增幅最高。
与此同时,从百货上市企业的三季报来看,情况也确实相对乐观。
前三季度,五成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三季度,42家百货上市企业实现营收总额约1838.05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约104.93亿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从营收方面来看,有32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八成,其中增幅最高的为沈阳商业城,增幅高达78.71%;有10家企业出现营收同比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为友阿股份,同比下降32.16%。
从净利方面来看,有26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其中,新疆汇嘉时代增幅最高,同比增长356.95%;另外,有7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1家企业实现亏损收窄。
不过,有些企业净利大增并非出自百货业务向好,而主要由于投资收益或处理资产所致。比如,豫园股份净利大增是由于产业运营板块表现出色以及子公司的投资收益;重庆百货也是由于投资收益致使净利同比大增;天虹股份因为出售“天虹微喔”股权带来2.5亿元收益;上海九百营收仅有0.64亿元,净利居然可以达到0.45亿元,出现这种情况,则主要由于久光百货、九百城市广场投资收益的增加所致……
第三季度,近六成企业净利同比下滑
如果仅从第三季度单季来看,情况则不容乐观。
11月9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指数”显示,第三季度营收指数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0.5%,销售恢复仍有压力;第三季度净利指数同比环比均有明显下降。
从百货上市企业的第三季度业绩中,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第三季度,42家百货上市企业实现营收总额约574.92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约6.49亿元,均实现同比下滑。
营收方面,有19家企业出现营收同比下滑,占比达45%。其中,降幅最大的为翠微股份,同比下降25.58%。
净利方面,有25家企业实现净利同比下滑,占比近六成。其中,降幅最大的也是翠微股份,同比下降1206.65%。与此同时,有8家企业出现亏损,占比近两成。
综合来看,百货上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虽未亏损,但面临不小的盈利压力。
百货关店在继续
今年,传统百货的关店步伐仍在持续。
继2022年关闭30余家百货商场之后,今年前三季度,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全国又有15家百货门店停业。其中不乏太平洋百货、百盛、大洋百货、新世界百货等曾经火爆一时的知名百货。而闭店原因除了租约到期外,基本都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调整。
其实,对于传统老百货来说,面对新业态、新渠道的毁灭性冲击,也确实没有招架之力了。而其自身又存在物业老旧、硬件硬伤以及经营模式落后等各种症结,积重难返,关门歇业在所难免。
以太平洋百货上海徐汇店为例,作为上世纪90年代魔都最红的商场之一,这家百货曾在上海滩风光无两。但是,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渠道和新对手的激烈竞争,太平洋百货抱残守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无独有偶,巴黎春天百货,百联东方商厦、高岛屋以及即将停业的梅龙镇伊势丹等一些上海老牌百货都无法逃脱同样的命运。
对此,联商网顾问厉玲表示,百货总体还不太景气,奢侈品百货店还有增长,时尚用品百货店相对艰难,太平洋百货的闭店意味着老一代零售百货店经营者正在退出市场。
当然,她也强调,百货店不会消亡的,虽然数量和面积可能会减少,但百货行业依然存在机会。
的确,近年来,有些老牌百货也不断通过优化、调改、转型等各种方式实现涅槃新生,比如上海的久光百货。同时,在老百货消亡的同时,也意味着有机会诞生新的继任者,比如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陆家嘴老佛爷百货等等。
正如厉玲所言,在面对经济低速增长甚至低速下行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百货企业的时候。未来,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要增强经营上的控制能力,坚持一店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