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7日
评论数(0)
“做出互联网缺失的那一部分。”在马云眼里,这才是互联网公司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所以,最近几年,阿里巴巴不断强化其人工智能(AI)布局,毕竟,新时代里,“机器不仅生产产品,它还能说话,能思考”。
按照这个思路,最近,阿里AI实验室推出名为“天猫精灵”的智能音箱。借助人机对话、声纹识别,它能够播放音乐、讲笑话、查运势、查天气、找手机、问百科、设闹钟/定时器、查食物热量、充话费,还可以陪孩子讲故事、教诗歌、玩游戏,甚至充当智能家居的“总开关”,操控天猫魔盒、智能家电……马云也为它点赞,说它就像2003-2004年的淘宝,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要知道,此前,阿里一直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神经网络、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情绪感知、深度学习等领域都有所突破,只是它们被应用于智能购物搜索,用户界面的“千人千面”等,都是“润物细无声”。直到去年,小Ai机器人成功预测《我是歌手》第四季冠军,大家终于发现,擅长商业的阿里,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能“秀出自己的操作,爆出不一样的输出”。
而如今,打造出“天猫精灵”,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毕竟,人工智能不该是追热点投机者的口炮,而应该是落实到生活场景中的各种创新,做大众能体会的人工智能,才是真的智能。
当然,面对新鲜事物,难免有“深情留不住,套路得人心”的砖家、老湿们,要说出各种“不能、不行、不成”,那充满妖气的奇葩解读,就像“德国骨科”一样不靠谱。而在智能音箱的全新“赛道”上,阿里有占领相关场景的必然、必须、必备,其人工智能的发展,商业的未来,还需要它来守护。
五行缺“基因”?错!
没错,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掀起了这波新风潮,两年间,它从不被看好,到销量千万,立下了新标杆。于是,在国外,巨头们纷纷追赶这人工智能的新“入口”,谷歌home、微软Invoke、苹果Homepod蜂拥而至。可在国内,一切才刚刚开始,腾讯的“耳朵”正在研发,百度更注重底层技术开发,巨头中,也就阿里的“天猫精灵”抢到了智能音箱的“第一张船票”,成为中国版的Echo。
但是,“人红是非多”。各种砖家、老湿来秀智商的优越感,似乎海外的互联网巨头们做得,国内的其他巨头做得,就是阿里做不得。通用的轮调是“阿里不擅长做硬件”,“阿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不够”……言下之意,阿里就是五行缺“基因”,这事难做成。
但小郝子要说,这些人要么是“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要么是“节操去无踪,脑洞才出众”。没有调研,就抢着发言,子曰:亲们,多虑了,阿里的坑真的不在这里。
首先,阿里必然参与到硬件的生产中,把控硬件的核心环节。毕竟,在这个新领域,没有成熟的标准,生产厂也缺乏相关经验。比如,“天猫精灵”收音的麦克风阵列需要密封,但生产厂一开始做不好,就需要阿里参与其中,与其一起改进工艺,磨合产品。
与之类似,处理器选择、主控芯片组搭配、整体工业设计等,涉及上下游供应链诸多环节,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浅雪的话说:都指望别人做,没有亲自把行业通路跑顺畅,没人能和你一起愉快地玩耍。所以说,阿里没怎么做过硬件,不等于它没有做好硬件的能力。
其次,阿里在人工智能也是积累多年,不乏支撑。而人机对话中关键的语意解析,这几年就已经大有进步。例如,“小Ai”已经可以在直播中直接加入字幕,准确率相当霸道,断句、修正词句、辨析口头语等水平大幅提高,其底层技术应用到“天猫精灵”中,理解智能音箱简短的人机对话,并不困难。这是明白的支撑充分,实力走肾。
因此,就像《边缘管理》所说:“如果还没打破,那就打破它。”人工智能落地,智能音箱国产,阿里就要做这样的破局者,实现牛逼的技术应用,形势比人强,形势逼人强。之前,阿里云就是这样在怀疑声中走到今天的全球前四,没有被“黑”过的梦想,哪有实现的价值?
争夺场景者,胜
谷歌曾总结:超大型的企业,要经久不衰,需要精力的划分,70%做主要的事,20%做改进的事,10%做靠谱的创新。在小郝子看来,“天猫精灵”正是那最后的10%,比例不大,但却可以成为阿里商业未来的关键砝码。
不难理解,就像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今移动互联网大型其道,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碎片化,随之而来的,流量也越来越碎片化,于是,场景的时代到来,场景即入口,习惯即路径。因此,流量之争,演变为入口之争,任何互联网公司必须更多地占据场景,才能更好地生存,阿里也不例外。
尤其是每天超8小时的家居场景,自电视盒子、无线路由器开始,互联网咖对其争夺从未间断,但都没找到特别有粘性的模式,直到亚马逊Echo的出现。
数据显示,Echo在美国,约有3600万用户每月会用到一次语音操控,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扩大,展现出强大的粘性,同时,它不仅男女通吃,更是老少咸宜,其中60%的用户由50后、60后和70后构成,“非典型”的互联网用户将其当作接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正如浅雪所说,这是一种“比触摸屏更好的人机交互方式”,但Echo没有中文版,百度醉心于底层技术的图谱,腾讯行动稍慢,此时,正是阿里操演中国版Echo的最佳时间窗口。
其关键是,用499元的低价立住Flag(标杆),像小米那样快速占领技术达人、极客们的心智思维,迅速收集体验数据,加速迭代优化,寻得核心人群的认可,此后,再通过口碑传播、社区聚合、病毒营销,将其推向大众,如此,“天猫精灵”便能走向马太效应的“好者更好”,突破市场,变身为Echo那样的大众爆品。
在此基础上,随着硬件铺货越来越多,生活场景数据也将越来越丰富,它们将为阿里的人工智能提供更优质的“养料”,使其商业化、民用化获得更清晰的“路线图”,进而,让阿里在人工智能时代站稳脚跟,再杀出一番新天地,守护自己理想的Freestyle。无疑,这才是正确的企业哲学,就像管理学家稻盛和夫所说:它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
至于“天猫精灵”未来究竟如何,时间不欺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