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31日
评论数(0)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季,对于零售行业而言,“校招”确实是一个“鸡肋”。往往是前期准备了很久,简历也收了不少,但最终面试者寥寥,而正式入职者能坚持满一年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当然,真正到了校招季才想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应该算是后知后觉了,许多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其中最常见的要数“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一份“协议”,该校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前需要到指定单位“学习实践”,实践期未满不予颁发毕业证。
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做法,于企业而言,既卖了个“人情”,又能以“廉价用功”方式解决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紧缺问题;于学校而言,既能安置了学生的实习岗位,甚至还能大“捞”一笔“管理费”。 当真是如此吗?我们从这中间的“主体”学生角度分析一下。现在的孩子都是90后,逆反心都比较重,工作本身的价值不说,只是别人给我安排的我就不满意,这样说来加加重了企业的培养风险与成本,到头来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反观学校,某些学校为了获得高额的“管理费”,缺乏对合作单位的必要监管,最后学生还要反过来“诟病”学校。“订单培养”已经渐渐走进了一个瓶颈,特别是对于零售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面对着个性化突出的90后求职群体,已经是捉襟见肘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转换观念,在招聘领域由“订单模式”向“采购模式”过渡。 “采购模式”的人才引进理念,其核心观点是只选择最合适的,不选择最优秀的,类似于“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一样。
行业认同、企业认同、职业认同,这是笔者在企业实践中最多的体会,这三者是考量应届毕业生的核心问题。为此,笔者也需要在前期做大量的案头及准备工作。
一、走进高校,设置零售业普及性课程/讲座: 许多学生虽然没有在超市工作过的经验,但他们都以一些特殊的身份出现在过超市卖场中,比如促销员、钟点工等等。在院校开展零售业普及性课程,就是要影响到一些学生对零售行业本来的认识,这是一个门槛比较低,但深入进去学问很高的行业,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终端教育人才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二、参与校园活动、让品牌深入人心。说过了行业,接下来是企业。企业与校方的合作其实远没有“管理费”那么简单,之前笔者曾指出“世纪联华”走近高校是一种“创举”,其实作为零售企业,能为学生提供了解自己的机会很多,关键看有没有深入研究,还是仅仅作秀。
三、了解岗位职业,明确发展通道。许多零售商超,包括笔者目前供职的企业,都有些属于自己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或者说“管理培训生”计划。我想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及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以及相应的发现通道——就好比说在路上开车,我们需要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当然这项工作也要做到前面。
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我们把信息尽可能的透明化,作为学生本身也会有个权衡。三方面考虑清楚了,企业后续的人才培养才有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