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王国平

公告

资深购物中心操盘手,对于商业领域各业态有深入研究。
擅长于以财经视角,揭示商业零售行业缤纷复杂背后的本质。以观点独到,穿透力强,引领市场对行业发展的认知。

交流微信:guoping55667788

专栏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明联商网+王国平,谢谢!

统计

今日访问:11099

总访问量:57548179

激荡四年,一榜看尽商业繁华变迁

2018年07月14日

评论数(0)

联商专栏:改革开放40年,商业发展明显是短暂的,如果说零售业真正在激荡,那么这几年就是最剧烈的阶段。世界那么大,眼睛那么小,只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行业的发展,行业论坛是最好的记录者,行业各类思维的激荡都聚集在这边,有迷茫,有无奈,有兴奋,有高潮……。行业人员聚焦在哪里,这些流量就涌向哪里,联商网历年最佳专栏作者榜单默默记载了这一切。那么,榜单到底掩藏着激荡中的哪些信息,为什么流量会主动流向这些作者的专栏里面,是流量迎合了作者,还是作者迎合了流量。

2014年是传统零售行业作者最后巅峰的一年,整个榜单几乎都来自超市、百货。这一年传统零售对于线上还是各种不服,黄明端开启飞牛战车准备攻击电商。有个叫全渠道的概念很火,开超市做百货的都要再弄个网站,高呼雄起。至于如何落地,整个行业都还缺乏思路。谢尚伟冲进榜单显示了商业地产在09年异军突起之后,细分板块从业人员开始寻求行业认可度。在传统意识当中,超市、百货才是主角,购物中心势头虽猛,但并不怎么受传统大佬待见。这也使得谢尚伟成为榜单中孤独的小兽。2014年是个分水岭,真正巨变开始于2015年。

2015年电商开始感受到阵阵冷风吹来,资本开始重估电商潜力,老美的钱不好拿了,还好人民币温度尚可。2015年的新锐作者榜单出现了明显的洗牌,很多新面孔出现。云阳子在2015年末尾盘异军突起,给行业带来很大的震撼。线上人马突然杀入线下行业论坛,并且带来新的逻辑,一时惊为异人。云阳子的爆发力迎合了线下对于线上的认知需求,而云阳子的写作手法很好GET到线下的点。云阳子应该是最先看到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的家伙,并提出会产生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简称新零售。马云在2016年也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马云的新零售更加侧重于自身业务板块,提出了5新大法。两者在构思有所不同,但都看到了融合的威力,并在当时引发了新零售版权之争。

云阳子的出现在2015年是具有影响力的,风向性很强。为线上线下融合注入了很多思维,也可以说让线下人更容易理解线上逻辑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唐健、陈敏等商业地产代表崛起,也意味着购物中心权重在零售板块不断增强。原本百货等零售业态对于购物中心的“不专业”是相当看不惯的,2015年论坛流量走向购物中心作者也是零售行业对于购物中心的偷窥欲在增强。购物中心市场份额不断加强,推动了购物中心专栏作者在行业的地位;专栏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向外界分享,也扩大了购物中心在业内的影响力。

维新势力崛起,超市板块谭义龙,百货板块吴明毅,咨询派的陈继展,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传统超百板块都看到前景不妙,但变革阻力太大,思维前沿的老板们还在高喊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都是在放纵沉沦。看到问题不想改、不愿改、害怕改等等。板块内的从业人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谭义龙很多文章都是从超市实际面临的问题作为着眼点,在受制于体制的情况下如何变革。给超市想要变革的人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想法。百货板块吴明毅更多侧重于引流,在百货板块流量日渐衰竭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流量最大化。其文章在传统百货内共鸣度很大,一些玩法也被购物中心所借鉴。流量一词在当时线下并不太被关注,但人流量减少已经是很明显了,那时候的线下还在谈老掉牙的服务什么鬼的,至于是什么鬼,反正大家都听过,就是没见过。当然,到现在如果线下还不注重流量的话,基本被认为脱离社会。

袁雯的入选其实是便利店风口出现埋下伏笔。便利店行业长期处于零售行业鄙视链末端,混得差的才去做便利店,有点出息的人至少也得做个标超吧。像卜蜂莲花的老大去做啥便利店,外界高喊便利店风口,业内一片“性冷淡”。在超市体系内如果被派去管理便利店,很多人宁可辞职也不去报到。2015年其实还有个叫蒲哲的人,他改变了很多人对于便利店的看法,让人发现原来便利店可以玩出不少花样。如果当初蒲哲在困难期能够更坚持一段时间,后面的个人估值至少提升十倍以上,对于行业的贡献也会相当的高。

袁雯的日系玩法开始进入行业视野,特别是上线城市的关注,后来罗森南京日销十几万也是她参与的代表作之一。

2015年零售行业开始撕裂,线上线下融合的云阳子,购物中心的唐健、陈敏,传统行业维新派系谭义龙、吴明毅等以及风口苗头的袁雯,其实代表着行业势力重新分割。从2014年传统势力一脉独大,到2015百花齐放,零售行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

这也为2016年埋下了伏笔。

2016年是零售行业寻找方向的一年,整个榜单更加多元。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内部那些传统老套路,想要吸收更多的阳光雨露。谁能提供阳光雨露,论坛流量就走向哪里。

台湾小清新的许郁婷、分享新事物的陆彦、新兴超市的张陈勇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许郁婷的软妹文给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路径,台湾零售业其实给大陆带来很多启发,但人们大部分停留在太平洋百货时代。什么满送折,已经恶心到想吐。台湾零售业其实相当小资,就像它们的影视作品,主要以小投入小制作的《那些年》、《犀利人妻》、《我可能不会爱你》这种类型为主。更加平民,更贴近生活。许郁婷带来的是行业思维新选择,当然大陆实操最喜欢的是土豪金,小资理念落地并不容易。

陆彦带来的各领域奇闻异事录及观点,打开了行业从业人员视野。行业从业久了都会受到环境自我束缚,需要外部观点来冲击。但这种冲击还要是可以接受的,需要把观点进行适当加工并轨。文章的高流量体现出市场的需求量极大。

张陈勇在超市行业较早研究O2O领域,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初,研究出不少观点供行业参考。很多企业有O2O想法,但都没跑出来。那些想做O2O的,成为了张陈勇的铁粉,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盘。

鲍跃忠的突然杀入榜单,代表着快消品领域也在寻找自己的代言人。零售渠道动不动要革经销商的命,经销商那个委屈,都不知道得罪谁了,自己辛辛苦苦铺设管道,莫名其妙成为行业替罪羊。没用中间商赚差价就能少花钱吗?鲍跃忠提出了很多经销商主动变革迎合时代发展的理念,推动经销商转型。

2016年榜单是零售行业最百家争鸣的一次,线上线下融合派、购物中心派、番派、维新派、便利店派、快消派等等争风吃醋。各路人马都在寻求一种能够破局的战法,不管道家、法家……,只要能胜就是赢家。各路派系在这一年完成基本盘圈粉,专栏作者格局开始出现固化。2016年末,马云新零售大旗高举,各路派系出现+新零售的理论格局,不说新零售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做过零售了。新零售这个词后来差不多用烂掉,延伸出2017年战局。

2017年真正跑出来的云栖居士,热点+深度双轮渗透,在论坛内独树一帜。即时热点,深度解读,反应的是看官们追求时效快速及内涵。2017年新物种频出,在人们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又出现一只怪兽。怪兽到底什么来头,有啥秘技,吸引着看官们的口水。专家文成为2017年度最受追捧的文章类型。看官们追求确定性,希望有一锤定音的秘技,减少走弯路的成本,最好文章标题能够直接指向重点。

经历2016年的百家争鸣,2017年理论泛滥,观点清晰划考试重点,欣然成为热点。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在企业变革百花齐放的同时,头部开始若隐若现。为什么不是已经跑出来呢?像永辉的新零售估值被打掉,几百亿市值灰飞烟灭。盒马鲜生想打美团估值时,阿里系超市估值却被打得落花流水。新零售能否跑出来没有时间表。

联商网的专栏榜单实际就是一部零售史,反应的是当阶段零售业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抉择。每个专栏作者的崛起都有一股强大的流量在支撑,不管是自动流入,还是被动流入。虽然榜单也会有瑕疵,但是作为行业观察也是一面镜子,却也真实反应了零售业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特别是在转折期,各种思维的激荡更加激烈,也许若干年后再来捕捉这些信息,说不定可以组成一部零售编年史辅参。

(作者系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禁止转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