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零售

【41】北京零售浮光掠影(三):实体店要消亡只是一个传说

2016年06月08日

评论数(0)

傍晚一场初夏的小雨突然而至,丝毫不影响转店的心情。这天北京的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彩虹,让人欣喜不已。

去西单大悦城和汉光百货就是在这细雨朦胧的傍晚。天气不算太好,想当然地认为商场里此时也应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去汉光百货时,雨下得正急,一到门口,就有服务人员递上了伞套,伞套分为两种,用于盛放长柄伞和折叠伞。

汉光百货正在做“夏天采购节”的活动,店内采购节的POP随处可见,上面标明了打折的力度。入口即达二楼,二楼是鞋品区。鞋区应是刚刚装修完毕,除了靠墙的专柜区,中间区域的柱子都做了统一的设计与装潢,品牌的LOGO镶嵌在柱子上,这样做弱化了品牌形象突出整体氛围。柱子的处理在布局时需要额外处理,许多卖场把柱子分给品牌商做品牌形象宣传,这样一是节约了商场的装饰费用,二是突出了品牌形象,但随即带来的问题是,品牌形象各异,各有各的主题色与主题设计,人看得眼花缭乱。此次汉光百货提供了一种借鉴,把柱子还原成柱子,不再成为品牌的宣传架。

不管是在鞋区,还是其他售卖区,商品品种丰富是最突出的特色。每个品牌都尽最大努力摆全了品种,许多在其他城市未见的款式,此时都摆上了汉光的货架。商品丰富,顾客的选择余地就大。

为了配合这次的夏天采购节活动,品牌的折扣大都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新款的折扣,八折到九折不等,除了新款,其他款式都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折扣。这应是与品牌商协商后的结果,即不破坏新款的价格体系,也有足够让消费者心动的打折力度。

依次转到五楼,最大的感受是顾客真多,每个楼层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此密集的客流不知与汉光百货的“夏天采购节”主题活动是否有关。天气不好,客流稀少,这是规律,这个时段的汉光打破了这个规律。

汉光百货的品牌大多是时尚品牌,顾客以年轻客群为主,在里面闲逛,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而80后90后又是互联网消费的主流,他们热衷于网上购物,现在种种迹象表现,他们正在抛弃实体店。但在汉光,却见到了年轻人簇拥的景象,看来只要打动消费者的心扉,消费者就会不请自来。

此时的阴雨没有影响汉光的客流,其他商场又是怎样呢?

出了汉光就信步去了西单的大悦城。西单大悦城位于传统商业区,相对于汉光的小巧,大悦城确实如名字一样,处处体现无如伦比的“大”。光是地下就有四层,让人惊叹不已。商场有最长的直梯,看上去如庞然大物矗立在那里,坐了与直梯间隔不远的剪刀梯,远远的看着与它擦肩而过。商场从地下到地上共有14层,要逛这样一家大体量的门店确实需要时间和体力。

在地下中厅,大悦城独辟蹊径地做了一个休闲区,树与花环绕,灯光幽暗,周边是休闲凳,美景之下,许多顾客自拍留下倩影。现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发布人,把这样的美景分享出去,作为背景的大悦城自然提高了曝光率。

餐饮区又一次验证了“有餐饮必火”。晚上8点多种,客流一直持续在高峰状态,等座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这里的餐饮小馆都各个设计精巧,装修设计不失品味,菜品也不拘一格,汇集了大江南北的菜式。每家餐馆几乎都具有极强的吸客能力,餐馆的平均实力可见一斑。翻看了两家餐馆的菜单,菜式花样繁多,价格却亲民,这应是餐饮火爆的原因之一吧。

大悦城处处体现了巧思,名字本身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说“大悦城”来自于《论语.子路》篇“近者悦,远者来”一句,意味着创造喜悦与快乐。各楼层起名同样具有新意。在传统百货业,区分各楼层的名字时是以经营的品类命名,如经营男装的地方大多叫男装区或绅士区,中规中矩的命名方式让消费者习以为常。而大悦城各楼层的命名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地下一层起名为“炫目”,品类集合了化妆品、美容美发等,打破了传统的品类划分集合,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品类捏合在一起,组合在同一主题下,体现了商家独具一格的经营理念。4楼起名为“冲撞”,主营时尚男女装、饰品等,独特的名字体现了活力与融合,让人过目难忘。

同汉光百货一样,在周一有雨的傍晚,大悦城客流依旧人流如织,尤其是餐饮区热闹非凡。不管是在汉光百货,还是大悦城,看不到实体店萧条的影子,也找不到实体店要消亡的蛛丝马迹。这可能与两家门店经营的定位有关,两家门店的客流主体是年轻人,他们在购物,也在娱乐。客流年轻,预示着未来的强劲与美好。

看完大悦城与汉光百货,深深感到实体店不是没有未来,是没有找到吸引顾客的焦点。顾客的需求增多,或潜在需求有待挖掘,如果找到与顾客相投的契合点,那么就会重新赢得顾客。

PS:这次浮光掠影看北京零售的系列就结束了,遗憾的是全程没有拍照,只寄希望于下次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柳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