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的零售园___融客商业策划管理机构

阿图

公告

融客商超策划+阿图零售设计

统计

今日访问:3663

总访问量:9858901

超市经营误区之三:老员工情结

2012年08月09日

评论数(2)
  超市经营,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管理。就是这种精细管理,对于理念的依赖,程度是相当的高啊!所以,在长时间、大规模、多阶段的实践之后,超市在经营管理的理论上造诣颇深,而且形成了各种傻瓜式的教学和反馈实践的模式,但这些模式中,却存在着一些看似合理却会有损经营的误区。
  超市经营误区之三:老员工情结
   中国人是讲感情的,在家庭里如此,在社会上如此,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在企业里,老员工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营运流程,熟悉公司的文化氛围,能够传承公司文化,包容新鲜血液,能够方便的与部门进行沟通,能够更直接的领会领导意图并加以贯彻执行,总之,老员工对于企业是一种财富。
   我常说,企业要做到人止才能长久,流动性低了,说明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够让员工有满足感、成就感,能够让他们产生归属感,一个这样的公司是有社会责任的,而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往往能被社会接受,被社会接受了,才能在社会中生根,才能发展,才能壮大。
   对于零售企业,老员工熟悉商品,了解商品知识,熟悉进退货流程,和供应商打交道、和商超内各个部门打交道都很熟悉,这样的老员工在,往往使店长或者经理很省心思,不用过分的分心在食品是否过期、残次是否处理、市调是否精准等问题上,所以,零售企业从很多方面来稳定员工,如设置工龄奖、设置职称级别、增加人文关怀和人文气氛等等,虽然受零售行业员工群体行为特征影响,零售行业的员工流动率还是蛮高的,而且超市的流动率整体相对来说高于百货商场,而且,超市的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的跳槽率也是蛮高的,这个和百货商场的差距比基层员工的流动率差距还要大,这个也与人们对于超市的经营直接观感较容易有关系。
   因为如此,老员工与商超管理者就如同开国的战友一样,有了别样的感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老员工情结。这种情结的存在,让员工工作动力的物质需求标准有所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牢靠的朋友甚至亲属的感情纽带,这样的商场一般单店居多。
   然而这种老员工情结,可以让超市更稳妥的经营,却不一定更快速的发展。
   首先,老员工情结容易滋生“泛制度情愫”,泛制度情愫游离于制度边缘,处于情感和制度之间。经历一家超市的改造,那个地方有一种独特的管理文化。首先,超市是几个人合伙开的,大家都在参与经营,所以每个人的思维和方式不同,对待员工的态度不同,你跟这几个员工感情深厚,他看那几个员工顺眼,所以,就会出现,员工和老板们之一不和,被呵斥离开,而另外的老板们缺苦劝着让其留下,感觉一起开业的老员工是财富,离不开。所以,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有申请离职的行为,而大多数员工都被一群老板苦口婆心的劝着留下,好像在那个超市里工作,不申请辞职下就不时尚,结果,员工们我行我素,整个超市一团糟。
   其次,老员工容易持功自傲。现在企业最要求也最需求员工拥有的一种素质是感恩。然而,老员工常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跟老板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搭建货架过来的,他们呵斥我们也不好意思啊。因为如此,行事就少了畏惧,做人就少了感恩。仿佛一切都是超市应该对其的回报,老员工就是开国功臣,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自己的曾经付出。这种想法对于自选超市这种整体素质要求较低的企业,是足以致命的。
   再次,破话制度的、钻制度空子的人,往往是最熟悉制度的人。特别是小商超,往往不靠制度管理而靠人来管理,所以在小超市内,无论是财务和商品流程都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在熟悉了各个环节和取得了信任的老员工眼里,就是可以轻易利用却很难被发现的环节。当然,人制或许对人的考验要很严格,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但如果只出现一次,也够小商超受得。当然,这里有这种想法的老员工只是很小比例的人,或者不会出现这一类人,然而把公司的各种资金流程和物品流程寄托在老员工情结而不是公司制度上,这种做法本身是非常不合适非常危险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