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3508

总访问量:17113213

频遭美国打压,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2022年08月05日

评论数(0)

当地时间7月28日,美国众议院以243:187票通过了所谓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涉及补贴、税收抵免等金额高达2800亿美元。本质上,这又是一起涉华意味浓厚的举动,因为法案明确规定:获得补贴的美国半导体企业,未来10年内不能在中国或者“其他值得警惕的国家”投资半导体工厂。

回顾起来,自从2018年开始,美国持续打压中国信息产业,而且多措并举,一个比一个疯狂,令人发指。


持续打压


美国对中国两大电信业巨头华为,中兴公司的打压想必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事情。2016年,美国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通讯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2019年,美国再次发布禁令,将华为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切断其大部分的海外芯片供应,并阻止其自行制造芯片。不仅如此,美国还以保护国家安全为接口,要求其本国产业链上游公司谷歌对华为终端产品GMS服务进行断供。这种举全国之力制裁一个公司的无理举动,令人瞠目。

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这就意味着中芯国际生产10nm以下芯片所需要的原料和设备无法获得美国批准出口。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同时面临供应链危机和存量客户订单转移压力,一时举步维艰。


这几年,中国通信运营商领域也是频遭美打压的重灾区。今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由撤销中信国际电讯在美公司的214牌照,随后又宣布将中国电信美洲公司、中国移动国际(美国)公司列入所谓“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电信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名单。一直在美守法经营的企业,就这样被粗暴对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除了以上的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通信产业,对于以行业客户为主的专网通信领域,美国也未轻易放过。


以中国专网通信龙头企业海能达为例,去年11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1年安全设备法”,以阻止包括海能达在内的被美方视为所谓“安全威胁”的企业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获得新的设备牌照,事实上禁止了这些通信公司进入美国市场。在此之前,在特朗普当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 资金的接受者也被禁止使用海能达制造的电信设备。


在电力物联网领域,曾被中国电力界寄予厚望的230M专网产业,在美国禁令影响下,产业链难以实现设备自主化安全可控而难以为继。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归结起来,美国对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打压是采用科技、金融、市场等多维度的措施,即通过掌控技术关键环节实施技术封锁;借助投资科技企业、把控融资渠道、发起投资审查实现金融控制;采用限制进入、联合盟友施压完成市场压缩。


看来美国对中国信息产业的打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路在何方?


面对美国的持续重压,中国信息产业的路在何方?


邬贺铨院士曾经这样说:现在的逆全球化对中国也是一种财富,将激发我们自主创新的决心。“如果说当年美国人把原子弹卖给我们,我们还有自己制造的两弹一星吗?”是的,美国持续打压我国的信息产业,这时候有两条路,要么就此沉沦,甘愿做其附庸,要么化压力为动力,痛下决心进行自主创新。


回顾历史,美国也曾经如此打压日本,结果它们选择了第一条路,拱手将主导权让给对方。20世纪70年代,日本实施集成电路计划,经过十年发展,其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实力已经可以和美国企业相抗衡。美国对此的应对策略是和现在对华一样,通过301调查等一系列手段打压日本的半导体产业,结果在美国的打压下,日本企业几乎完全退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


而这几年来,令人欣喜的是,美国的打压却激发出我们整个信息产业自强的决心。例如华为终端,发起“松山湖会战”,硬是造出了与GMS媲美的HMS,且打造出了鸿蒙操作系统,在移动生态三分天下居其一。在最近的发布会上,华为发布鸿蒙3.0,且宣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突破3亿、搭载鸿蒙智联的第三方设备数超过1.7亿就是很好的说明。

中国半导体产业也是愈挫愈奋。彭博社近日报道,在过去四个季度,全球20家增长最快的芯片公司,有19家来自中国大陆。而去年同期只有8家中国企业。以中芯国际为例,其发展不仅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而且营收不断创出新高: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9.3%,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2.56%。


在中国专网市场产业则呈现出“抱团取暖,聚焦发力”的特征,原有的多点发展路径正走向产业集中,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集中多产业力量在艰难期发展一个领域,从而实现产业安全和长期稳定。

中国信息产业展现出在重压下顽强生长的强劲活力!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所有遭受打压的技术,都能找到自主创新的替代方案。同样,所有受到影响的企业、产业,也将能度过危机,转危为安,就像华为终端、中芯国际等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这段话,最适合送给中国信息产业,虽然频遭打压,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必将能跨越险滩,迎来光明的未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