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4日
评论数(0)在《场景纪元》一书中,吴声认为,数字化骤然加速的背景下,以人为中心的连接不断深入,商业逻辑从数据的生产、挖掘进入到场景的开发和设计。
这与华为的做法不谋而合。在9月23日举行的HUAWEI CONNECT大会上,华为公司董事、企业业务总裁彭中阳表示,千行百业的价值潜力就在每一个业务场景中,从政企客户的业务战略和痛点出发,用数字化去重构梳理出核心的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架构和路径,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也必须有相对应的“新范式”。而华为的角色也非常清晰,那就是不是行业的颠覆者,而是通过科技和业务的融合创新,让行业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客户坐到驾驶舱,成为掌舵人。
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是5G、AI、云等技术进入各行各业,尤其是引发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技术,不再是支撑工具,而是进入生产决策系统等核心部分,成为各行各业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的驱动力。
尤其是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这个过程加速。Gartner的调查发现,这场疫情改变了世界信息产业的格局,疫情的持续发酵使得企业主们发现,重要的投资更应该瞄准那些能够为业务带来直观收益的项目。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也迫使数字化从表面走向深层。彭中阳将其关键总结为三点:“懂行业”、“有技术”和“真实践”。从思维上来说,就是从技术视角变成场景视角,客户需要的不再仅仅是技术,或者是解决方案,而是要适配其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场景解决方案),要真的能解决其实际业务问题。
从行动上来说,需要躬身入局,不能只是提供标准化方案,而是真的去投身到企业中,去发现企业核心业务场景和数字技术应用的契合点。即:数字化转型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说到“躬身入局”,不得不说一下曾国藩讲的一个例子: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谁都不愿意让路,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自己跳到了田里,对其中一位说,来,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你侧身过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情看似根本无解,其实只缺一个契机,就是你自己把自己放进去,置身其中。数字化转型遇到的难题,很多也都是这样,技术公司没有从客户的场景角度看问题,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
这或许是华为企业业务在过去的一年内不断提及“场景”的原因,彭中阳透露,华为已经打造并正在推广超过100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它们全都是“从行业中来 到行业中去”,都是躬身入局的产物。
所以,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关键词是“场景”,行业数字化的本质是场景数字化。就像彭中阳所说,行业数字化转型就要找到行业“懂行”人,让行业专家坐到驾驶舱,通过科技与业务融合创新,让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绽放。
在演讲中,彭中阳举了一个著名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例子。
他说,现代节目制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作的时候现场摄像机位数超过150个,单集产出的数据量高达150TB,是传统节目的15倍。华为和客户、生态伙伴联合打造的影视工业云平台,实现了多、快、好、省和“全在线上云”。这里面的关键,是“5机协同”,即联接、云、计算、AI、应用这五大机会的协同。这种协同使得节目制作周期缩短30%、制作成本下降30%。
其实,“5机协同”是场景思维的必然结果。因为要从客户具体的业务场景出发,所以必然导致不同技术的融合和协同。换句话说,到底是用一种技术还是多种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解决客户的实际场景痛点。
“5机”中,5G扮演的是“通道入口”角色,是通向智慧的高速公路;计算在从单一的传统架构走向多样性的算力,以适应端边云协同的计算需求;云是释放算力的最佳平台,是智能世界的数字底座;AI像雨露一样渗透到各个行业进行技术的转型和产能、效率的提升。
如果说5G、计算、云、AI这四个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那么行业应用则是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只有找到可以落地的场景,对准生产系统中的痛点,通过ICT技术和行业Know How的结合,才能创造价值。
华为与山西焦煤集团联合创新的例子就是如此。在煤矿行业,华为的“5机”协同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了坚实的基础。华为针对煤矿“2面+5流”10余个业务场景改造,通过将矿山基础设施数字化,实现了数字孪生,推动了矿山全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海量数据流代替了众多人员的井上井下穿梭,AI驱动机器更智能地挖煤。实现了井上远程控制,劳动效率倍增,更加安全可控,让更多矿工实现了“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喝着咖啡挖煤”。
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已经明确,思路也很清晰,但是挑战也很显然:实在是太难了。
各行各业,每一个领域又有众多的场景,如何才能知道痛点在哪里?5G、计算、云、AI等众多技术,又如何才能快速熟悉、理解和运用?行业应用是关键,但是去哪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应用?
这些挑战可以说是每一个想要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的心声。在HC2020上,彭中阳给出了答案:数字生态立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新范式:数字生态立方=N个细分场景 X N个伙伴能力 X N种合作路径。
用彭中阳的话来说,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本质是做大蛋糕,是正和游戏,不是零和游戏。”华为倡议从三个维度打造“数字生态立方”,首先瞄准数字化的未来,深入挖掘各行业远未被满足的场景诉求,这是做大蛋糕的前提,其次需要聚合N种能力的伙伴,各自发挥专长,这是做成做大蛋糕的基础,最后要打造N种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实现共生共创共享,这是做大蛋糕的永恒动力源。
这个数字生态模式,听起来并不陌生。华为企业业务,从开始的“被集成”到后来的“平台+生态”,都是如此。2019年华为企业BG收入中,有86%来自华为与伙伴的合作,至今,华为全球伙伴数量已超过29000家,连续8年每年保持不低于2位数的增长。正如彭中阳所说,“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是颠覆行业,而是要让行业成为更好的自己。” 华为在其中的角色很清晰,不是颠覆者,而是赋能者和共创者,华为做数字化转型,是赋能伙伴、成就客户,让客户成为掌舵人。
在HC2020中,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更是将华为的生态理念有了更清晰的阐释:“我们发电,伙伴们做电气化,一起开创大时代!” 他将“5机协同”所带来的数字化变革比喻为新的“电气时代”,在这个万亿美金的市场中,最大的赢家不是华为,而是华为的伙伴们,华为的战略重点是行业应用,是使能伙伴。
华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深圳智慧城市的背后就是一个生态圈,就是华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们所共创的产物。这里面,既有生来就是构建智慧城市合作伙伴生态圈的深智城,也有北京睿呈时代、深瞐科技、太极等华为的合作伙伴的努力,他们在华为所构建的生态沃土上联合创新,共同助力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走到了世界前列。
总而言之,就像彭中阳在演讲中所说,在场景纪元,数字化转型有了新范式。
客户需求的满足将由简单的产品供给,转变为场景化创新。就像华为企业业务所提供的,不是“盒子”,不是标准的解决方案,而是丰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伙伴合作模式将逐渐从传统的等价交换蜕变为价值共创共享,互相激发,充分释放出生态的无尽潜能。华为的生态模式也在走向进化,如果说以往是华为提供ICT基础设施,伙伴进行行业应用的打造,那么现在则是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躬身入局,一起发现核心业务场景的痛点,联合创新、共创共赢。
行业数字化进程将从单一技术的创新,转变为“5机”技术协同。只有将技术和客户的具体场景结合起来进行落地,才能发挥出价值,打开无限的潜能。
正如郭平所比喻的,一场比当年伟大的“电气时代”还波澜壮阔的数字化时代已来,最大的赢家,是应用厂商,也是那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们。当然,同时在“5机”技术协同上居于领先地位和张开手臂拥抱开放生态、共创行业应用的华为,也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重要推动者。
“面对各种挑战与不确定性,华为只会更加开放,与伙伴优势互补,做最好的自己,共同打造‘数字生态立方’,释放数字世界的生态潜能,实现智能社会的生生不息。”彭中阳这样说。
当旧范式打破,新范式必将加速让这个伟大的数字化时代成为现实,而华为也将与伙伴们一起打开数字世界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