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5466

总访问量:15074059

三问漩涡中的华为和荣耀Magic: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2017年08月07日

评论数(0)

最近,华为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据外媒报道,华为和腾讯因为用户数据产生冲突。其中,腾讯指控“华为收集微信应用的用户数据,侵犯微信用户的隐私”最为引人关注。


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用户数据的安全是焦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三个关键问题,向处于漩涡中的荣耀Magic和华为发问,还原此次事件的真相,解读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一问华为:荣耀Magic手机到底是否侵犯用户隐私?


事件的主角是荣耀Magic手机,这款手机在去年底发布,一个主要的卖点就是其中的人工智能系统——智慧助手。


例如,当你在微信聊天记录中出现电影的相关信息时,智慧助手会自动为这个电影名加入链接,推荐近期热映大片,并根据用户的喜欢提供影院与订票功能。当你到达电影院后,荣耀Magic会弹出影票的取票码,最后看完电影还会弹出影评界面,服务非常智能。


显然,这种智能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用户数据的采集和调用。那么,这到底有没有侵犯用户的隐私呢?


在一个网友上传的荣耀Magic评测视频中,清晰地解答了这个问题。用户拿到手机后,会跳出一个许可协议,以及应用权限开关,用户自主选择智慧助手的开关。如果关上这个功能,荣耀Magic手机就是一台普通的智能手机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随时在设置里面打开这个功能。所以,是否开启智慧助手,是否让手机调用自己数据,是用户自己说了算。


该网友进一步做了测试,当关闭网络、打开智慧助手后,智慧助手依然可以工作,这说明智慧助手对数据的调用是在本地进行,并没有上传到云端。


第一,这个数据开关的操控权在用户;第二,这个数据的处理都是在本地,所以至此真相大白,荣耀Magic手机根本不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二问华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时代,用户一方面享受到智能服务所带来的颠覆式体验,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数据被泄露和滥用,出现安全的问题。这次事件,无论是业界,还是用户,关注度都很高,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对于从事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除了提升在人工智能上的技术和能力之外,还需要加强数据保护,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华为在人工智能上是先行者。五年前,华为即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上千人,去年12月华为2012实验室和荣耀共同推出的荣耀Magic在人工智能上引发业界关注,华为最近更是宣布今年秋天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很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推出人工智能芯片的厂商。


就拿刚刚洗脱“侵犯用户隐私之冤”的荣耀Magic来说,华为到底是如何在发展人工智能的时候,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呢?


据了解,荣耀Magic内置的Magic Live OS采取了多重措施保护用户隐私。首先,数据的使用与处理,都在用户的充分授权可控下,在本地完成。对于数据的来源和使用有明确边界并公开告知;其次,算法的规则,定期由云端以系统升级的方式推送给用户,华为基于互联网海量的数据,在云端对AI引擎和算法进行不断地训练和优化,不依赖在线用户的数据。通过定期给用户推送OTA版本,对用户手机本地的算法进行更新优化。


还有,Magic Live OS所有的规则都是通用规则,不涉及用户的个性数据。即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只识别出用户的衣食住行等意图,不涉及用户金融、个人隐私等纬度的信息。所有数据的使用都是为了便于给用户推荐下一步的服务。


可以看到,荣耀Magic是以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核心,多重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荣耀Magic这个目前风口浪尖的人工智能产品,不仅没有侵犯用户隐私,反而是保护用户隐私的先锋。


 

三问华为:如何才能真正保护用户隐私?


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保护用户隐私不仅仅是在荣耀Magic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上,更是体现在华为的泛网络、终端等所有业务上,深入到华为的企业基因和血液中。


该人士透露,华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是有强大的组织、机制和方法保障,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也是一种系统的策略。


在组织上,华为成立了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作为公司最高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决策和批准公司总体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战略并确保其执行。同时,华为设立并任命了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官,直接向CEO汇报。为了确保执行的效果,华为所有业务单元均设置有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办公室,监督并指导业务体系有计划性地开展隐私保护工作。


在一些隐私风险较大的部门,华为还设置了各个级别的管理岗位和专家岗位。例如,华为消费者业务设置了首席隐私保护官,在终端云、APP开发等领域都招聘了多名隐私专家,这些隐私专家大多来自于在隐私保护立法和执法方面比较严格国家和地区。


在机制上,华为成立了专职从事全球隐私保护合规的法律团队,同时与业界多家在隐私保护领域属于tier1的律所进行合作,为华为的隐私遵从实践提供专业法律意见,确保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业务活动遵从适用的法律法规。


这样的机制渗透到华为的研发、服务和供应链等所有领域。例如,在研发领域,华为明确规定产品出于定位问题目的从客户网络导出的包含个人数据的数据时应对个人数据进行过滤或匿名化处理,涉及个人数据的采集/处理的功能须提供安全保护机制,并通过产品资料向客户公开。针对移动终端,须向最终用户提供《隐私政策声明》。针对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对个人数据进行采集/共享/同步的功能须得到最终用户的明确同意,同时给予最终用户随时撤回同意的机会。


又如在供应链领域,华为消费者业务规定,全球服务部及其认证的终端授权服务中心在接收客户送修、更换的产品时,须提醒客户清除数据,对于客户需要保留数据或其它要求的,须在维修工单等单据中明确处理方式并获得客户授权等等。


在方法上,华为与IBM合作,引入了欧美数据保护机构推荐的隐私影响评估(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PIA”)方法实现隐私合规。以华为手机的开发项目为例,需要经过“识别PIA需求”、“隐私信息流梳理”、“识别隐私和相关风险”、“识别和评估隐私方案”、“内部层级决策审批”、“将PIA结果植入项目计划”等六项流程,确保用户的隐私保护。


为什么华为如此重视用户隐私保护?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ICT新技术的涌现,让ICT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出现用户数据泄露等隐私安全事件。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ICT行业就无法在未来有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华为赖以生存的基础,华为对用户隐私的重视和保护就容易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最近沸沸扬扬的荣耀Magic“侵犯用户隐私”的话题已经真相大白、水落石出,荣耀Magic的数据处理需经过用户授权,且只在本地进行,说明类似的指控站不住脚。


相反,华为作为人工智能的先行者,在荣耀Magic上通过数据和算法的多重措施来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而且,华为也是ICT行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领先者,从组织上、机制上、方法上不断强化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显然,荣耀Magic这次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事件开启了业界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关注和重视,也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隐形战场——用户隐私保护——的PK和竞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