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6819

总访问量:15075658

第四次零售革命 vs 新零售:刘强东与马云隔空论战零售未来!

2017年07月11日

评论数(0)


7月10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发表署名文章《零售的未来:第四次零售革命》,对零售业的变革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


此前,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为旧的零售,诸如纯电子商务或者纯线下零售都将消亡,而零售的未来将是“新零售”。


众所周知,在电商行业,已经形成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两元格局,现在刘强东和马云对于零售业的未来分别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和“新零售”的观点。有意思的是,两者的观点中,虽然有一些共识,但是更多的却是分歧。毫不夸张地说,刘强东和马云对于零售的未来,正如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一样,出现了重大差异!

变与不变:刘强东“抨击”新零售,认为万变不离其宗


马云的“新零售”论的一个根本的核心,就是认为零售有“新”和“旧”之分,过去的零售都是“旧零售”,未来将是“新零售”的时代。他认为,“十年之内,纯电商会很艰难,纯零售也很艰难。而新零售是把两者整合起来一起思考。”



但是,刘强东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零售业来说,变革常在,创新常在,从零售历史上看,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变革和过去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刘强东认为,过去和未来,零售业虽然在变,但零售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成本、效率和体验”。


刘强东举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这三次零售革命的例子,认为虽然每一次变革都堪称革命,但是其“成本、效率和体验”的内核没有变。例如,在超级市场时代,“开架销售、自我服务的模式,创造了一种全新体验”,而“如收银系统、订货系统、核算系统等现代化IT系统的使用则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周转效率”。


虽然没有直接抨击新零售,但是刘强东认为,当下对于零售业变革的思维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他认为,互联网主要改变的是交易端,但是对于供应端的影响还很小,零售业的下一幕将是物联网和智能化对行业的深刻改变。


相比起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主要核心还是在于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即传统线下零售的数字化转型,线上品牌的线下渠道扩展,思维模式主要还是在互联网时代。而刘强东的京东虽然已经成为电商巨头,但却认为电商并不能称得上“第四次零售革命”,因为“电商对于体验和成本效率的升级还不够彻底”。他认为真正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将是“一个零售的智能时代”。

什么变?马云认为是零售本身,刘强东则提出了新的概念

马云和刘强东对于零售未来的看法中,也有共同点,都认为零售业会发生变革、颠覆,都认为将从商品为中心转变为消费者为中心。


马云说,“未来零售行业要学习的不是怎么卖东西,而是怎么服务别人,学会服务是不管你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是线下零售也好,最重要的事情。”刘强东说,“今天的流量中心会变得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以客户为中心。”


所不同的是,马云认为发生变革的是零售本身,未来既没有纯电商,也没有纯线下,而是一个线上和线下基于物流和数据融合的新零售。



刘强东则认为,虽然零售业一定会发生变革,但是零售的本质不会变,发生变革的是“零售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之前并没有人提过。刘强东定义的“零售基础设施”,指的是“提供信息、商品和资金服务的基础设施”,因为“整个零售系统的进化说到底都是信息、商品和资金服务流动效率的升级”。


刘强东在分析了前三次零售革命中的零售基础设施的变革后认为,“在未来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零售基础设施的趋势是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

如何变?马云认为是融合,刘强东提出了“3I+3P=3S”


现在,进入到正题了!马云和刘强东看到的零售业未来到底是什么?零售业的变革方向到底是什么?


马云认为是“融合”,具体点就是,线上的企业到线下去,线下的企业到线上去,线上和线下还需要和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马云认为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消灭库存,让库存管理得更好,让企业库存降到零。


不过,马云的“融合”讲得比较笼统,没有系统、深入的描述。以至于大部分人对于“新零售”,只是觉得很牛X,但是无法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新零售,无法理解新零售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图景。甚至,有不少企业将马云的“新零售”当做炒作的噱头,纷纷宣传自己才是“第一个新零售”。



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则不同,在阐述上更加系统、深入,提出了“3I+3P=3S”的理念。具体来说,刘强东认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消费。在技术上,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的变革将呈现出“3I”的趋势:感知(Instrumented),对场景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场景能够数据化;互联(Interconnected),打通不同场景的数据,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实现数据共享;智能(Intelligent),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销售预测更精准,库存计划更符合需求等。


在消费上,将呈现出“3P”的趋势:需求个性化(Personalized),从关注性价比、产品功能到美学设计、价值标签;场景多元化(Pluralistic),购物场景变得即时化、碎片化;价值参与化(Participative),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影响和创造。


因为技术和消费者的这些变革,所以第四次零售革命中,零售将变成“无界”和“精准”两个关键词,零售将变成“以客户为中心”和“人人市场”。在零食基础设施的变革上,呈现出“3S”的趋势:可塑化(Scalable),需要有很强的适配能力;智能化(Smart),需要依托数据、基于数据,输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协同化(Synergetic),信息、商品和资金提供的组合可以互相强化、形成合力。



对比起来,可以看到,刘强东所描绘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是一个更宏大、更深入、更系统的图景。在这个“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时代,供应端的效率极大提升、成本极大降低;消费端实现了“比你懂你”、“随处随想”和“所见即得”的体验升级。还是围绕“成本、效率和体验”的升级,但升级的路径和手段相比前三次零售革命有了很大的颠覆和不同。

第四次零售革命vs新零售,折射出京东与阿里巴巴的两条路线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基因决定未来。刘强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马云提出“新零售”,就反映出两者的基因,也折射出京东和阿里巴巴未来不同的战略选择。


刘强东在中关村站过柜台,卖货、送货都干过,是实干派,所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观点既分析了过去,也展望了未来。在未来的展望上,分析了技术和消费者的变革,描绘了供应端和消费端的趋势;马云是老师,擅长布道,提出新概念,所以“新零售”的理论侧重于讲“新”,讲颠覆,一句“电子商务未来会消亡”一下子就吸引了业界的眼球,但是具体如如做,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京东是重模式,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更是一个零售公司,刘强东甚至将京东定义成一个供应链服务公司,所以刘强东提出“成本、效率和体验”是零售的本质;阿里巴巴是轻模式,本质上是一个销售流量的广告公司,是一个撮合生意的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京东将未来十二年定义为“技术驱动”,成立X事业部、Y事业部去研究实践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出叮咚音箱、智能冰箱,所以刘强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认为未来的零售是智能的;阿里将未来的零售定义为“新零售”,定义为“线上线下的融合”,所以会去入股苏宁、三江,会去并购银泰、百联。


京东未来要做的事情,一手继续做零售,提升自己在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上的能力,一手建立平台,开放自己的零售基础设施,提供“零售即服务”的解决方案;阿里未来要做的事情,一手是做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的生意,一手是帮助淘品牌们解决线上流量饱和的困境,做全渠道,去攫取线下的流量。


一个人做的事情,是其性格的投射;一个公司的战略,也是其基因的投射。刘强东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马云提出“新零售”,他们对于零售的未来出现重大分歧,京东和阿里巴巴选择了两条路线,走向不同的未来。


这一切,看似偶然,其实都是必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