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4日
评论数(0)
出品/红餐网
撰文/柯愉乐
在外界看来,紫光园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
今年以来,紫光园在京外提速开店,单单9月就连开四家店。目前,其在京外三城(廊坊、石家庄、天津)已经有了十余家门店,品牌总门店数达到300家;
2024年,紫光园改良推出的奶皮子酸奶爆火,日销量最高达到40万杯,热度绵延至今;
再往前一点,三年特殊时期,紫光园靠“社群裂变x社区餐饮”的组合打法,逆势拓店近140家……
作为一家北京老字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紫光园都“慢慢”的:慢到长达数十年只有几家门店;慢到长久以来服务的几乎都是同一群人,以及他们的子女。
但“慢”不代表不作为。
从几次关键动作来看,紫光园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做出了及时有效的调整。这既需要创新的勇气,也需要坚守的定力。
奶皮子酸奶爆火背后
外地人对紫光园的认知恐怕都是从奶皮子酸奶开始的。
2024年,紫光园奶皮子酸奶一夕之间爆火,跟故宫IP“宫里的世界”联名,国庆期间日销达到12万杯。
到了今年,热度不减反增。据报道,春节期间,紫光园奶皮子酸奶单日总销量最高达40万杯,前门店创下了日销3万杯的纪录。6月,紫光园奶皮子酸奶成功入选“北京礼物”品牌榜单。
为了吃上紫光园的奶皮子酸奶,很多人甚至坐高铁、打飞的来北京,临走还要再提几份回去当手信。
为何起源于内蒙古、新疆的传统乳制品奶皮子,却被北京的老字号带火呢?还是现象级的全网爆火?
紫光园集团总裁刘政与门头战略开创者余奕宏交流过,他认为原因有三:市场预判准确,敢于放权给员工做创新尝试,同时企业内部组织能力强悍。
趋势判断是根本。
刘政说,经过三年特殊时期,集团高层判断,北京作为首都会迎来文旅经济的复苏乃至爆发,需要有产品来接应这波文旅流量。
数据面上的确如此。《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北京全市接待游客3.72亿人次,同比增长13.1%,比2019年增长了15.5%;游客旅游总花费6722.4亿元,同比增长14.9%,比2019年增长8.0%。
高层定下整体战略后,需要放权给员工不断研创、试探市场。刘政称之为“让听得到炮火的人去做决定”。
奶皮子酸奶改良自老北京酸奶,结合了带有西北游牧民族饮食特色的奶皮子,就是自下而上创新搞出来的拳头产品。
紫光园传承人艾佳提到过,奶皮子酸奶源自一次厨政部的常规新品研发,当时在门店投放了几款酸奶进行PK,奶皮子酸奶表现最好,甚至比此前店里卖的老北京酸奶还要受欢迎,便固定下来成了力推单品。
事实上,在全网爆火之前,奶皮子酸奶就已经是紫光园复购率最高的产品之一了。

△图片来源:紫光园官网
组织能力的强悍则体现在,将奶皮子酸奶作为战略单品后,内部资源全部跟上,门店、营销、品牌能跟产品打出很好的配合,不让流量白白溜走。
比如文旅,继跟“宫里的世界”联名后,今年上半年,紫光园奶皮子酸奶又跟长城联名。通过在各大旅游景区周边门店大力推广,以及一系列联名活动,紫光园将奶皮子酸奶与北京文旅深度绑定。
今年2月,刘政在一场行业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今天的酸奶可能红一时,以后会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量?现在我们自己问自己,它不红了怎么办?这是我们首先考虑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为什么不火?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它去火?我们也一直在调整自己。”
出门就吃紫光园
一吃就是几代人
“出门就吃紫光园,一吃就是几代人”,紫光园这句slogan点明了其做餐饮最底层的逻辑:挖透社区街边餐饮业态的潜力,尽量做最多人的生意。
1. 开设档口店,深挖社区街边餐饮
紫光园开档口外卖店,从而实现逆势增长的故事,被不少人视为行业的教科书。
2014年,紫光园刚刚开出第10家门店;2018年5月,紫光园第20家门店在通州区开业;2019年,刘政出任紫光园总裁,紫光园的档口店、小吃店等各类门店也突破了50家。
疫情期间,档口店与私域社群运营结合起来,潜力彻底爆发,逆势拓店将近140家。
此后紫光园又逐渐完善成“一店七铺”——正餐、早餐、外卖、档口、外摆、新零售、私域社群,坪效优势进一步放大。
刘政透露,一店多铺模式下,按照正餐门店面积345m2,小馆店260m2,档口店13m2-60㎡的门店模型,顾客体验最好,门店收益也最可观。
“未来十年是社区餐饮的黄金十年。”他对这种业态充满信心。

△图片来源:紫光园官网
2. 全时段、全场景、全业态,做最多人的生意
一店多铺模式的优越性不止体现在极致坪效,还体现在其能涵盖全时段、全场景、全业态的消费需求,能做最多人的生意。
全时段:早午晚餐乃至夜宵均有供应,门店几乎全天候运转,“交24小时租金,利用19小时”,时间和空间利用率极高。
全场景:堂食、外卖、外带档口三种模式共存互补,灵活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全业态:除了常规的正餐大店,紫光园还探索升级了不少店型及业态,如小馆店、档口店、酸奶站,甚至跨界到了火锅,推出了子品牌“友涮铜锅涮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紫光园接连在天津、石家庄开店,这是继2018年在廊坊开店之后,紫光园再一次进入北京以外的城市。
考虑到廊坊跟北京紧密的人地关系,廊坊门店服务的客群仍然以在北京生活、工作的人群为主。但进入石家庄、天津,意味着紫光园在深耕北京的基础上,或有可能成为一个全国性品牌。
大众点评App显示,紫光园目前在廊坊、天津、石家庄已经有了十余家门店。
老字号的抉择题
刘政曾经坦言,紫光园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天时,无论是早十年就开始在门店内嵌档口卖小吃,还是抓住线上餐饮需求爆发的时机,逆势拓张,紫光园似乎总能先一步布局。
若把时间推远一点,在传承人艾兴有掌舵的时期,紫光园也是较早一批完成私有化改制、迈入自主经营时代的餐饮老字号企业。
地利,紫光园扎根的这座城市本身与社区街边餐饮业态的契合程度极高:相对庞大的社区形态、繁荣的底商经济、当地人对紫光园这类北方菜品牌的忠诚度和认可等等。
人和,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紫光园能做到客群不断层,老中青少都喜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意味着品牌始终找得到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
产品层面,除了推出奶皮子酸奶这样的现象级网红爆品,针对其他北京传统菜,紫光园也在不断创新和迭代,使其更符合当下客群的需求。
艾佳在采访中提到,2024年,集团依靠数字化手段,对30多道传统菜进行了菜品升级。
刘政也说:“我们永远不变的是一直在变,因为只有在变,你才能真正去前行和进化。”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求变之外,也有必须坚持的东西。比如紫光园始终坚持以“亲民·便民·惠民”为指引,做有烟火气、人情味、温度的品牌。
大众点评上的菜单显示,紫光园一份“亲民”早餐套餐包含油饼、豆浆、糖火烧和茶鸡蛋四样,只要5元,牛肉包子2.5元/个,豆腐脑4元/碗。
刘政也多次提到,品牌门店的毛利不能过高。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利于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