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
评论数(0)演讲/林 浩
编辑/陈文曦
走过行业三年巨大的起伏期,我们发现在当下还能持续升级蜕变的品牌,外部红利和时势虽然不可忽略,但产品本身的精准定位,对于消费场景的深度锚定,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输出,很大程度从基本面上决定了它有无成为市场头部的可能。
在咖啡这条持续火热也充满竞争的赛道便是如此,目前优质的咖啡品牌都尽可能在性价比、场景体验、产品品质等一端走出自己的极致差异化,同时逐步补齐短板,像最近半年资本市场比较关注的瑞幸、M stand、隅田川咖啡,看似处于一个大赛道,其实大家在强力构筑不同维度的品牌护城河。
今天我们要聊的隅田川咖啡,可以说是“性价比”咖啡的代表。极端注重供应链,定位做中国人的“口粮咖啡”,不同阶段聚焦不同单点做强渗透,并且在规模化后注重社会价值输出,让它过去两年一直保持着逆势增长,在刚刚过去的618中,保持挂耳咖啡连续4年TOP1,冲调行业人气榜 TOP1。
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咖啡独家供应商,隅田川咖啡也希望打造“亚运潮咖”,给亚洲及全世界展示中国咖啡品牌在品质和服务上的追求。
隅田川咖啡品牌创始人林浩
在最近的新浪潮活动上,极少对外露面的隅田川咖啡品牌创始人林浩第一次对咖啡赛道、隅田川咖啡的底层商业逻辑以及未来的“新消费社会价值模型”,做了深刻的论断和问题回应,他坦诚和前沿的实践思考收到了现场消费同行强烈的反响,大家大呼价值深入和非常过瘾。
相比于喧嚣的行业议论,这种现场的共鸣,其实让我们更觉得行业还有很多价值需要构筑,每家企业的使命也需要大家各自唤醒,面对真实的需求、问题进行不懈地实践和进击。
大家好!我是隅田川咖啡的创始人林浩。我从2008年开始创业,到2014年一直在做咖啡和食品贸易,做过咖啡、调味品和保健品三个类目,到2015年创立隅田川咖啡。
为什么我选择做咖啡呢?因为我在海外留学和工作过,是个咖啡重度用户。我从高二开始喝咖啡,一天能喝5-6杯,到现在为止喝过的咖啡杯数超过6万杯。
隅田川咖啡是三个圈的故事,我觉得咖啡是非常美好的,它是一个能传播温度的品类,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圈表达人与人之间分享一杯咖啡的善意连接,从而分享美好,传播希望和温暖。
下面这张图展示了隅田川咖啡的发展历程:
因为我是一个咖啡重度用户,2009年回到国内以后,其实并不能很方便地喝到一杯美式咖啡。
我当时想着能不能把挂耳带回来,结果我带回来送给一些亲朋好友之后,发现每送给一个人,他两周后就会过来叫我代购。
杭州刚好又是一座电商之都,所以我们就开了一家淘宝店,刚开始开淘宝店就是为了自给自足,让自己能很方便地喝到美式咖啡。
挂耳咖啡的学术名叫滴滤式咖啡包,这在传播过程中非常别扭,所以我们定义了“挂耳”这个词,相对更形象一点,容易传播。
我们从2009年做到2014年,卖过日本的AGF、UCC,韩国的东西食品、星巴克、雀巢等几乎所有国外品牌。
但是到2015年,我突然发现一件事情,就是国内主流咖啡绝大部分还是以三合一咖啡为主,但是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日韩,他们喝的咖啡基本以黑咖啡为主。
比如美国喝美式咖啡,欧洲喝胶囊咖啡,但在日本、韩国和台湾,挂耳咖啡消费量特别大,2014年日本挂耳咖啡销售已经超过20亿杯。
在2014年我卖了大概100万包挂耳咖啡后,这个数据给了我巨大的激励,因为如果有10万人消费,一年365天,一包挂耳咖啡三块钱,那么我的销售额很容易就能破亿。
这个数学公式再加上日本挂耳咖啡的20亿杯,这两点奠定了我想独立做一个咖啡品牌的决心。
咖啡是一个超级大的赛道,也是食品饮料的中心赛道,处在中心赛道的品类其实并不多,在不同时代随着需求的变迁,中心赛道也在不断更迭。
30年前为了活下来我们必须要喝水,所以中国诞生了两三个大水企;
20年前我们为了活得更好要喝牛奶,所以牛奶是中心赛道,现在为了让自己活得更精神,咖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赛道。
中心赛道包括哪些属性呢?
首先是高复购和多场景。
咖啡品类里有两个比较大的赛道,一个是零售咖啡,另一个是咖啡馆。
咖啡馆竞争的是人工费和租金,咖啡本身的成本可能比牛奶还低。
而零售咖啡竞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4P,因为零售咖啡消费是多场景,不仅能在家里和咖啡馆喝咖啡,户外也可以。
中国咖啡行业还处于婴幼儿阶段,人均咖啡年消费量只有15杯,而欧美日韩国家咖啡年人均消费量达到400杯,我们的中国台湾省也有280杯。
所以中国大陆咖啡消费量从15杯增长到50杯是目前最大的目标,因为咖啡是强复购产品,越到后面增长越快。
另外,消费品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输出。
我个人非常强调这点,因为我在海外生活工作了20多年,很容易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中国历史上有西学东渐,麦当劳、肯德基和美国大片的引进,最终代表的是西方文化形式进入中国。
所以如果中国注定要崛起,那么代表东方文化的消费品牌一定要输出海外。
我们小时候输出的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从服装卖到手机,再从手机卖到新能源汽车,现在卖到了科技等等。
最终这些都卖完以后卖什么呢?就是卖文化。文化是很重要的,现在国外也开始用我们的Tik Tok、Wechat和微博。
虽然咖啡是舶来品,但无论是咖啡馆还是零售品牌,最终都要走出去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
在我国云南省生产了国内99%以上的咖啡豆,普洱市又占云南省产能的70%。 中国的咖啡豆是国外传到云南,再通过少数民族采摘种植起来,然后开始传播的,种植和采摘咖啡豆的是云南省的26个少数民族。
而遍观全世界,在巴西、印尼等大部分国家,种植和采摘咖啡豆的都是少数民族,所以它还是讲文化的。
如果没有国内26个少数民族的种植,就没有今时今日我国咖啡的崛起。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与普洱咖啡在咖啡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合作,在去年普洱咖啡的销售额近1.5亿,致力成为中国咖啡产业实践山海协作的实业创业品牌的先行者之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的产品定位。
如果消费品牌只是每一年扎在细分赛道上苛求ROI,其实很容易会迷失掉自己对产品的定位。
我一直非常强调产品定位,因为产品定位是长期的,至少十年以上,品牌一定要做好定位。
比如在咖啡里面,30块钱以上的是星巴克,10-30块钱之间的有瑞幸、Manner等其他咖啡品牌,5-10块钱的是便利店咖啡,5块钱以下的是预包装咖啡食品。
所以定位非常关键,它决定了你的品牌打法,但在这个定位下面,不同阶段的打法又不一样。
有个老人和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即使你每一小步都走对了,也不见得你一个大步走得正确。
很多人做品牌往往更注重每个小步,每一年都做对了,但可能你突然会发现,为什么每一年都做对了,但到最后还是输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从更宽的面来定位自己,抓住中国崛起的必然大势,想清楚在这个崛起过程中,我们本土消费品牌应该如何定位。
隅田川咖啡的定位是做中国人的口粮咖啡,为什么是口粮咖啡呢?因为对于像我一样的咖啡重度用户,咖啡和水其实是同样的逻辑,或者说咖啡就是水。
因为对我来讲,我原来只是想喝一个有味道的水,它可以是气泡水、咖啡水或者茶水,但为什么咖啡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中心赛道呢?
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喝到健康平价的好咖啡是我们的愿景,这也是我在海外工作过程中的体验。续命是咖啡最底层的逻辑,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喝了6万杯咖啡,平均每天五到八杯,所以对我来说能够方便地喝到一杯咖啡这件事情非常关键。
咖啡是除了水以外受众最大的饮品,它的复购率超过茶、牛奶和酒等等。我相信你不可能一天喝一升牛奶,但可以喝一升的咖啡。
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新文明工业带来了新的咖啡消费理念,就是立足口粮咖啡,味美品佳、普惠大众。快消品的底层逻辑一定是规模和成本。
1、咖啡的“超级时代”已经到来
现在咖啡的“超级时代”已经到来,在这里我们做一个测算,假设2015年中国一天零售消费咖啡杯数是10万杯,平均一杯3元钱,乘以365天销售额就是1.1亿。
而去年中国人均年消费杯数是15杯,3-5年后可以达到人均消费50杯,年消费总量达到700亿杯。
我觉得3-5年后咖啡消费达到50杯/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假设700亿杯咖啡里面,有300亿杯来自线下咖啡馆的销售,那么零售咖啡赛道里面有400亿杯,相较于欧美人均年消费400杯,中国咖啡消费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的。
大众口粮咖啡应该具备三个基本属性,这也符合所有食品快消品的逻辑:
第一,具有极致性价比。
价格决定一切,当咖啡消费达到高频以后,品牌一定要做到极致性价比,30块钱咖啡是不可能天天都在消费的。
第二,强产品力。
我们的挂耳咖啡和咖啡店的现制咖啡味道很接近,因为我已经喝了6万杯咖啡,所以可以负责任地说,挂耳咖啡的冲泡口感并不亚于现制美式咖啡。
用浓缩咖啡液加上牛奶冲泡出的拿铁或者冰美式,和咖啡店里任何一款咖啡其实都是分辨不出来的。
咖啡的终局是每天喝七到八杯,但你不可能每天都在咖啡馆度过,所以能够方便地喝到一杯口味不错并且健康的咖啡非常关键。
第三,便捷性。
咖啡消费是多场景的,你不一定非要在办公室或家里才能喝到,户外或高铁上也能喝咖啡,所以便捷性十分重要。
从渠道上看,从天猫、京东到抖音、拼多多,我们在线上做到了全渠道运营,在叫得上名字的渠道里面都有隅田川咖啡。
2、隅田川咖啡眼中的“新消费社会价值模型”
另外,一个品牌要想长久存在,就必须对社会产生价值。这张图展示了我们眼中的“新消费社会价值模型”:
传统上的4P理论代表客户价值,包括产品、价格、推广和渠道,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更注重T和C两方面。
3个T代表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的核心是技术、人才和团队,人是关键;
3个C代表社会价值,要从用户出发做文化,因为消费品牌最终输出的一定是文化,只卖货不可能卖得长久。
所有的产品、供应链最终都会被拉平,而品牌之所以能够立足,最核心的点就在于能否创造差异化。
基于以上的T、C、P,最终输出社会总价值,它是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累积,品牌在社会中传播的范围越广、频次越高,服务的人群越多,社会总价值贡献就越大。
我们可以从社会总价值出发,结合自身经历或团队经历来定位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3、隅田川咖啡品牌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
如果回顾隅田川咖啡品牌的发展,会发现它主要经历了三个关键时期,这里面我们一直在长期坚持一件事情,就是供应链。
因为我们是一家快消品公司,快消品的核心就是供应链和产品本身,只有规模生产才能降本。
很多人错误地将供应链等同于工厂,其实并不是,供应链是从生产材料开始到消费者手上的每一个环节。
举个例子,2021年2月疫情期间,那时候刚刚开年,所有快递和工厂还没开工,我们要拿产品给李佳琦直播。当时所有产品都准备好了,但快递盒没准备好,快递发不出去,我们就发动了公司所有员工,用自己的汽车到工厂运快递盒。
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100-1等于0,哪怕货到了消费者手上,之后的售后服务也是最后一环。
国家现在讲“实业兴邦”,实业本身就是需要耐住性子去做的事,其实跟做供应链一样,需要时间沉淀,并且需要耐心把这件事做好。
4、输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创造社会价值,击穿价值力
最后,回归到价值模型,喝咖啡的人有个共性,就是正能量并喜欢美好的东西。
所以作为一个咖啡品牌,我们希望向社会输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此创造社会价值,击穿价值力。
最后回首我们的成长历程,我觉得创业最核心的在于好奇心,不论在哪个阶段,拥有好奇心都非常关键,当然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执行力、同理心和韧性。
总之,我觉得今天这是个非常美丽的时代,大家一定要抓紧时代大势,聚焦眼下努力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