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7日
评论数(0)无话足月,好久不谈。不觉间,这句话已成我行文的开题语,这不仅从侧面映证了我忙碌的程度,也反映了我的一些怠惰心理,的确,之于笔耕一途着实有些怠惰了,而这不仅是因为懒,更是因为越发不敢下笔了。也许,当从事零售时间越长、扎根越深越能感悟此道的博大精深、敬畏之心也越来越强,着实不敢“童言无忌”了。但联商网的这篇关于“新零售”的约稿不禁勾起了我的“笔瘾”,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零售确实产生了诸多可喜变化,我也想通过此文阐述一下我认知的所谓“新零售”并复盘、总结最近的一些收获与反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辩证而生的,无长即无短、无高则无矮、无难更无易…因此,有“新”则必有“旧”。既然我们称如今的零售阶段为“新零售”,那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与之相对的“旧零售”是怎样的存在,我认为要弄明白这个概念,首先要弄明白“道”与“术”的区别:
对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是这样认为的:“能道(描述)出来的那不是‘道’;能叫出名字或能为之命名的也就无延展空间了”,各行各业、万事万物都在“道”的范畴中,规律是道、规则是道、人心是道,但道究竟是什么却无以名状,究其原因是因为道一直在变但又一直不变;而“术”是什么?“术”是技巧,是策略,是战术。因此,术是有形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术为了结果而生,而道则是成就了结果;术有‘名’,而道无‘名’;术是外在的,道是本质的。因此,在我眼中,所谓“新、旧”一定是本质的变化,而不是外在的革新,所以,我眼中的新零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认识、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意识,唯有“道”的层面上产生革新,方可称之为“新”,而当下我国零售界确实发生了一些可称之为“新”的变化:
1、实体零售人“爱说话、敢说话了”
自今年参加了“联商网大会”起,我不禁对零售会议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之前参与的会大多是由互联网行业发起主导的,即便探讨零售那也只是浮于表面,连哄带吓的,每次都是“案例多多而金玉其外,拼的是演讲技巧而不是真才实学”,因此我对会议大多是抵触的。可当参与了本届联商网大会后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我发现我们实体零售人们也热衷分享了,而且分享的真的是一些核心干货,而不是遮遮掩掩,许多对政策的解读、对数据的分析都一一列举,毫无保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枝富博先生现场的那几声“哦、啊、哈”的大呼,在场的每一名听众都能感受到其激情与热情,这着实让我重新认识了零售与实体零售人们,这也让我确信“新零售”的时代已然到来,因为敢于分享干货代表着壁垒与门户之见已开始破除,从区域化到全国化、全球化,从各自为战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不是本质的变化那又是什么呢?
2、对于电商、对于冲击更务实与淡定了
曾几何时,实体零售一片风声鹤唳,闻电商而胆寒,媒体大呼“闭店潮”来临,好似明日即将哀鸿遍野;那时的零售人们既焦躁又彷徨,电商人们到处渲染着“不触电就没未来”的预言,O2O大行其道,每日的问候语已然变成“你O2O了没”,好像不O2O就OUT了…也正在那时实体电商风起云涌,百家争鸣,各路生肖轮番登场,你家投千万,我家砸一亿;你家组百人团队,我家全民皆兵…一番“盛世”景象。后来,有位实体电商先驱者道出了其中关键:“我之所以触电,全力去做,不是为了靠这做到多大、赚多钱,只是为了弄明白这到底能不能做大以及能做多大,以免再被电商们占了先机”。而实体电商们后来的发展,我想不必多说,业界自有公论,不必赘述。
而经历了这些风雨之后,实体零售人们逐渐习得“防忽悠大法”精髓,不再焦躁与彷徨,变得更务实与淡定了,面对诸多新理论与模式都是浅尝辄止而不再是盲目的大军杀入;探索的步伐越发稳健,越发循序渐进。正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因此,如今阶段或可称之为“新零售”矣。
3、技术的应用更为前驱、行业的融合愈发广泛
曾经,零售与技术在大众心中并无太多挂钩;而如今,零售则与技术愈发息息相关;诸如VR、5D、智慧车场等各类前沿技术都会于卖场率先与消费者见面,许多技术展会亦从展馆转至卖场举办,这不仅表明了零售与技术的关系,更指明了未来零售的发展趋势——技术、时尚、潮流最前沿,由此将掀起大众对于零售认知的本质转变;另一方面,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零售能够真正自主传播并成为信息中心与集散地,其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会员转变为优质粉丝,由此实体卖场成就了真正的O2O闭环(OFFLINE TO OFFLINE),更使其成为了异业联盟的中心,大量优质会员转变成巨大的资源,可以这样说,在不远的将来,零售卖场的一大利润贡献点来源于广告与异业,变化如斯,还不是“新零售”?
综上所述,恕我断言,新零售,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