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品关联规则的促销选品,需要进行如下内容的评估:
第一,对促销品的关联表现进行评估:这一步是基于关联规则促销选品的关键,要选择容易形成关联的商品作为促销品,有些商品的购物篮系数不高,难以与其他商品形成关联关系,选择这类商品作为促销品,不会形成较高质量的购物篮,反而会形成顾客只购买促销品的“薅羊毛”现象出现,导致促销失败。有些商品购物篮系数较高,但促销时包装形式的加大、反而会导致商品购物篮系数降低,比如很多超市都喜欢选择大包装的食用油、粮食做促销品(供应商也特别喜欢推荐这类商品),顾客购买这些大包装促销品后,双手被占据无法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这些商品是促销敏感商品,也要注意其包装形式的改变对购物篮的影响。
对促销品的关联表现进行评估,需要注意商品关联关系发生在品类内、还是跨品类,跨品类的促销关联表现(sales promotion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categories)意义更加重大,这是因为跨品类的关联关系会形成更好的购物篮。
第二,避免购物篮连带伤害:促销活动往往会出现毛利损失,西方零售界有一句名言:“不要同时促销糖果和芭比娃娃(Do not advertise or promote candy and Barbie together)”,指的是购物篮中同时出现多个促销品、会造成购物篮的连带伤害(毛利损失),当促销品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时,只选择其中一个商品作为促销品即可,也可以达到带动关联商品的交叉销售(increases for the associated products)。
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代表商品之间可能存在着零和游戏模式,在组织促销时,需要对商品销量之间的交叉进行量化分析,如果出现了向下销售(Down-selling)的现象存在,或者对应的购物篮金额与毛利都低于被替代的购物篮,代表这是一种典型的促销连带伤害,需要从选品层面予以避免。
第三,关注商品的负关联规则对购物篮的影响: 商品之间负关联关系,表现为一个商品的销量上升、则另一个商品的销量会下降,代表商品之间是互斥关系(替代关系),此时需要评估促销品的销量上升带来的另一个商品销量下降时,门店的整体收益是否可以平衡。
第四、基于关联规则的捆绑促销策略:捆绑促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销手段,受到很多顾客群体的欢迎,现今在电商平台流行的“买X赠X”,就是典型的捆绑促销。
买一赠一(Buy a product,Get a gift),指的是买一个商品、赠送另一个商品,就是一个典型的商品捆绑促销策略。
捆绑促销会有二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商品之间的捆绑促销,捆绑商品的选择依据来自于商品之间的关联关系,只有商品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关系,才可以有机会进行捆绑促销(Bundling Opportunities))。另一种是同一个商品的不同数量、不同包装规格的捆绑促销,其捆绑依据来自于购物篮中的同一个商品销售数量分布。
捆绑促销价格(price bundling)是根据商品的购物篮金额进行某种折扣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