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与尿布---神奇的购物篮分析

老高与购物篮分析

公告

“啤酒与尿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的沃尔玛大卖场,代表卖场的购物篮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联关系,挖掘并利用这种关联关系,可以使得实体零售门店充分;了解顾客的购物场景,为选品与品类管理、定价与调价、促销策略及评估、关联陈列、顾客行为聚类等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

我在2008年撰写了《啤酒与尿布-神奇的购物篮分析》(清华大学出版),开辟本专栏,是为了与大家探讨实体门店购物篮管理的理念、计算方法及案例,以及能够与相关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相关应用软件产品

MP:13901022781 微信同号

统计

今日访问:253

总访问量:204282

构建以购物篮为基准的分析体系(四):PI值(商品购物篮渗透率)

2023年07月18日

评论数(0)

封面图

Pl值(Purchase Index:商品购买指数)PI值指的是商品千人购买指数,也称为商品购物篮渗透率、商品人气度、或者是商品的聚客指数,简单地说就是“某商品的顾客人气度”,由于在零售门店中“人”对应的是“购物篮”,PI值也被称为商品购物篮渗透率在国外零售书籍中,PI值被称为Shopper penetration(顾客渗透率)。
PI值的计算方法:
          商品在单位时间内购物篮中出现的次数
PI值=-------------------------------------------------------×1000
            单位时间内所有的购物篮数量
PI值计算的是商品在购物篮中出现的次数,不是商品的销售数量。
比如在一个购物篮中,有某355ml碳酸饮料10听,在另一个购物篮中,该碳酸饮料有5听,计算PI值时,该碳酸饮料在二个购物篮中共出现了2次,PI值取值为2,而不是10+5=15。
为什么要用千人购买率的指标?或者说“每1000人”的购买率呢?是因为每个人的数值太小,很难判断商品的销售热度及购物篮渗透率。
PI值可以统计到某个商品,也可以归纳到某个品类。
上述的某355ml碳酸饮料,就是一个具体的商品,有时也会需要将商品上升一级品类,使得PI值的数值更加集中。
单品级的PI值,其意义在于找出某个商品(比如促销品)或者是某个主力商品的顾客渗透率。
品类层级的PI值,其意义在于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以及重点关注的品类顾客渗透率。
某超市有几十种牛奶单品,为统计牛奶品类的顾客渗透率,可以将这几十种牛奶单品合并为“牛奶”一个品类。
生鲜店中的蔬菜、水果、肉类等商品没有必要落实到每个单品,可以用“叶菜”、“根茎菜”、“柑橘”、“牛肉”等品类计算PI值。
假定某连锁零售企业在一个月内有 1,200,000笔交易(购物篮)。
其中有15,000笔交易中有面包(品类),面包的PI值为12.5。
其中有120,000交易中有牛奶(品类),则牛奶的PI值为10。
其中有12,000笔交易中有面包和牛奶,则牛奶和面包的PI值为12.5  
PI值对于零售业的意义:
PI值可以清晰地体现出商品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销售排行榜可以反映商品在一段时间的销售状况,但是无法体现商品被“多少顾客购买”,而PI值可以衡量商品被顾客的购买及关注程度。
供应商追求的是销售额,只要销售数量不变就无所谓。
而零售业者在关注商品销售量的同时、也应该实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变化,PI值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假定某超市的一天中有1000个购物篮,某碳酸饮料销售数量为100个,在购物篮中出现了50次(代表有50个顾客购买了该碳酸饮料),对应的PI值50/1000=0.05。
该超市第二天还是1000个购物篮,碳酸饮料的销售数量还是100个,在购物篮中出现了40次(表示有40个顾客购买了该碳酸饮料),对应的PI值=0.04。
二天的碳酸饮料销售量相同、但PI值不同,反映了顾客群体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化趋势。
根据PI值的大小,零售业者还可以发现门店的核心商品或核心品类(Core Item),而核心商品或核心品类是顾客形成对于某家门店印象(Store Image)的关键因素。
某某超市的猪肉不错、某某生鲜店的蔬菜不错、某某果蔬店的苹果不错,这就是所谓的核心品类。
顾客来到这些店铺的目的就是购买核心商品,围绕这些核心商品,顾客同时会购买其他商品、形成手中的购物篮。
假定店铺将这些核心商品或品类移除,就会改变顾客对店铺的印象,认为店铺中没有什么可以购买的,从而逐渐离开店铺。
每家零售门店的核心品类到底是哪些?需要用PI值的数据来揭示。
我曾经经历过一个案例,某家门店一直认为该门店的第一客群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并列举了这些白领的客单价及主要消费商品,如冰淇淋、雪糕、巧克力等高单价商品,但是采取商品PI值分析后,却发现该门店的商品PI值依次排列为生鲜品、豆制品、牛奶、蛋禽类商品,由此判断该门店的第一客群是附近居民,而给店长印象深刻的写字楼白领,无论从商品PI值、还是总销售贡献度,只能是门店的第三客群。
日本零售报表分析体系中,都会将PI值作为重要的分析指标,与销售业绩、毛利额进行综合对比,表2-1为某外资零售企业的某品类夏季销售业绩分析表,其中PI值是主要的评估指标。


期间
PI           (千人购买率)
销售业绩
毛利额





7月
去年实际
36.51
888276
189952

今年实际
33.79
971097
179215

成长率%
-7.46%
9.32%
-5.65%
8月
去年实际
30.87
860177
18983

今年实际
35.87
1027895
187180

成长率%
16.24%
19.49%
-1.37%
9月
去年实际
34.75
898737
170189

今年实际
37.37
945171
181502

成长率%
7.52%
13.50%
6.64

合计
10%
10%
5%

表2-1某品类夏季销售业绩分析
PI值是日本及西方零售业大量使用的、且作为关键指标,奇怪的是国内没有一家零售企业引入该指标,只能说这些企业对零售的理解还是基于单品思维模式。
在传统购物篮分析的Apriori算法中,可以理解商品PI值对应的指标是支持度(Support),也可以泛指某种商品在购物篮的比例。
R语言开发包内含的某欧洲超市交易数据库Groceries中,以Item Frequency(商品频次)指标表示商品在购物篮中出现的次数(类似于PI值),在Groceries数据库中9800个购物篮中,商品频次(Item Frequency)排列顺序依次为全脂牛奶、蔬菜、面包、苏打水、酸奶、瓶装水、根茎蔬菜等品类,指明了这家超市的商品顾客关注度顺序。
在沃尔玛Retail Link (供应商数据共享分析系统)的购物篮分析功能中,使用了商品在购物篮中的出现比例(Basket %),如某时段门店的购物篮总数为582个,某商品出现的购物篮次数为31,则该商品的Basket %为31/582=5.32% ,Basket %代表商品了在购物篮中的渗透率,意义等同于PI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高与购物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