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商业评论

老刀在线

公告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分享财经观点和商业评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8679

总访问量:34754785

陷入破产谣言的苏宁,还需要补什么课?

2022年07月11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曾被看作将成为中国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典范生”的苏宁,如今落得个近乎“墙倒众人推”尴尬处境。苏宁正在为它前期犯下的错误而饱尝苦果,当下的苏宁还有绝地重来的机会吗?

01

再陷破产清算传言

近日,市场上有传闻称,有供应商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

该消息源头是中城院要案中心。据官网介绍,该中心是中城百亿产业研究院下设的从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论证和探讨的法律服务机构,所属行业为法律咨询服务行业,是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员单位。

据该中心介绍,7月4日,在中心及协同律所的帮助下,有两家供应商启动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已寄出整套书面申请材料,并在审判服务系统登记。

两家供应商都曾于去年12月份在南京中院的主持下,与苏宁易购就货款拖欠诉讼达成调解,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主要内容是苏宁易购应于2022年1月21日前偿付一笔货款,余款分十期,从2022年2月份开始每月10日前支付直至付清。民事调解书生效后,苏宁易购却无法付清款项。

据媒体报道,中城院要案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有150多家(苏宁易购的)供应商都找到中心这边寻求帮助,其中,两家供应商(此前)在法院的主持之下调解,法院出了《调解书》”。

按照《调解书》内容,苏宁易购应从今年年初起分10期偿付这两家供应商,但目前连第一期都未付清。“这种情况触发了《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它明显缺乏债务清偿能力。”

中城院要案中心成为相关供应商的代理人,该中心有协同律所,以诉讼和非诉讼的方式结合推进相关事项。“目前,供应商还没给我们撤回(破产清算申请的)指令。即便是撤诉,也肯定是以(苏宁易购)立刻还钱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破产传闻,苏宁易购于7月6日凌晨回应称,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且针对网上不实传闻和虚假信息,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苏宁易购表示,公司积极推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作恢复及应付款项的解决,积极持续的与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沟通对应付款项的偿付安排,也将积极的盘活存量资产回笼资金解决逾期欠款问题。

据悉,经过调解,两名供应商已经撤诉。

02

负债超千亿,需要补的课太多

当下的苏宁,最重要的是稳定主营业务经营,实现收入稳步增长、经营利润转正;另一方面,要尽快剥离掉将主业拖入泥潭的不良业务,该卖的卖,该转的转,该关的关,快速止损,将资产盘活。

4月29日,苏宁易购披露了2021年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1年,苏宁易购营收1389.04亿元,同比下降4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32.65亿元,扣非后的净亏损为446.69亿元,亏损幅度扩大912%。

从2019年到2021年,苏宁易购已连续三年亏损。2019年、2020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98.43亿元、42.75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57.11亿元、68.07亿元。

截至2021年底,苏宁易购总负债达1397.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1.83%。其中,约328.93亿元应付款项已逾期未支付,其中包含应付供应商的款项等。

对于2021年的财报,苏宁表示,2021年二季度开始,公司受流动性影响压力明显,采购结算资金支付发生困难,商品库存规模急剧下降至历史低谷,经营出现停滞。

在2021年7月江苏国资委组建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携手阿里等一众企业拯救苏宁,苏宁的资金链危机采用了一条破釜沉舟式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前苏宁财报上的净利润常常被批判为通过“变卖旗下资产、投资副业”等非正常手段让数据变得好看。

黄明端接手之后,苏宁的底子全部都抖了出来,不断止血疗伤。进入2022年,苏宁的艰难爬坡有了起色。

今年一季度,其经营现金流已转正到12.96亿,同比增长176.83%。1-3月,苏宁易购一季度EBITDA为2.6亿元——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可以理解为纯经营业绩。从经营上来看,一季度苏宁经营利润实现季度转正,家电 3C核心业务在3月单月实现盈利。

苏宁易购称,整体来看,公司自去年(2021年)四季度到本年一季度,经营状况持续转好。

当下的苏宁易购面临的最大压力,或在于流动性不足。截至3月末,其流动负债为1118.39亿,流动资产仅为742.64亿,在偿付借款以及供应商回款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在5月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表示,将在银企合作方面争取新增支持,严控各项开支,积极改善业务情况,并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存量资产的盘活。

从2021年底开始,苏宁的整体经营逐渐向好,但是前期的窟窿有点大,用微薄的经营收益去弥补前期欠下的债,还需要时间。

03

黄明端这一年做了什么

2021年7月29日,苏宁易购宣布黄明端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在黄明端上任后,积极带领苏宁纾困,想办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争取从谷底走出来。

2021年11月22日,黄明端向苏宁易购全体员工发布一封信,鼓励员工们“从谷底往上爬,不管哪个方向都是上坡,在爬坡的过程中,是每一个人的努力,汇聚成集团前进的动力。”

黄明端接手之后,苏宁易购关掉了很多不良门店,闭店658家,包括红孩子母婴店、家乐福超市、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等。同期新开门店139家,主要集中在家电、3C、家居领域,苏宁聚焦于主业的意图十分明显。

苏宁在主抓“家电”业务的同时,计划面向“家庭消费”谨慎地拓展边界。

今年3月,苏宁易购在北京开业了首个创新门店,与海尔智家旗下场景品牌三翼鸟合作,计划提供了全屋智能、全屋家装定制、家电家政生活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公告,苏宁易购2022年将加快新型店面模型升级,7-8月推出“一号店”模型,试点后逐步推广,实现全国性的店面升级目标。

苏宁计划从“家电”延伸到“家居和家装”,或许存在一定挑战。苏宁易购寄希望于通过向消费的上游掘进,为电器品类带来新增流量。但是,家装和家居市场,对苏宁来说,市场竞争不小。

家庭消费的起点在于“装修”。但是,在国内,装修这个市场高度分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多如牛毛,大型的家装公司有已经上市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包括东易日盛、龙发装饰等。而家居巨头红星美凯龙在2020年同步高调宣传进入家装领域,旗下家装品牌“家倍得”已经开了300多家门店。另外,小米、京东、国美都有在家居家装领域的布局,但是到目前来看,基本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04

主营业务怎么做?

3C品类依然是苏宁核心中的核心,也是苏宁唯一可能翻盘的底牌。

一直以来苏宁易购和苏宁电器,也就是线上和线下并未彻底打通。苏宁易购的模式是类似于京东,一网卖全国,但是这样的模式显然严重忽略了线下门店对线上的有效配合。基于现有资源,苏宁其实应该走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同城零售模式。

好在苏宁终于意识到线下为线上输送产品,线上为线下带来流量的模式转变。今年七月份,据媒体报道,苏宁易购推出两项新服务:苏宁速达,手机3C类商品无配送费一小时内送货上门,计划于夏季推广到全国门店;私享家,提供视频导购、一键定制功能。近1.13万家的各类线下门店,是苏宁易购最大的底气,而这也是苏宁易购唯一掌握在手中的最重要资产。

苏宁在线下拥有大量的电器零售门店,线上也有现成的平台,在电器、数码电子、高科技产品(比如无人机、家庭安防监控系统等等)这个版块上,苏宁应该重点发力,线上线下彻底打通,基于用户的位置开展销售服务(LBS),做大做强“同城的电器、家用高科技产品零售”这一模式。

从电器到家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市场范畴已经进行了拓展,市场增量足够巨大,而且品类的跨越并无违和感。

笔者还认为,除了“电器、家用高科技产品”之外,对于家庭消费的聚焦,苏宁在线上不妨学学“小米有品”或者“网易严选”。在这两大平台上更多地聚焦于家庭小数码(比如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插线板等等)、家用厨房、洗浴、简约化的家居、收纳等等这些细分的场景。在这样的细分之下,苏宁易购的“家庭消费场景”是有机会的。

05

苏宁需要什么?

当下的苏宁,需要三大资源:

第一,当然是资金。据悉,自2021年7月以来,在稳定授信的基础上,苏宁已经实现了超过100 亿元的增量授信,但光靠银行贷款,依然会增加资金的成本负担,而且财务数据并不好看。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以283亿元、15.23元/股的价格认购苏宁易购19.99%股权。7年来,见证着苏宁易购市值攀升至1700多亿元,阿里巴巴未抛售过一股,但如今按照2.1元/股计算,其账面浮亏已达244亿元。

阿里已经被苏宁套牢,是否还会对苏宁继续投入?

第二,时间。黄明端既然声称苏宁处于爬坡,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但是对于巨大的财务窟窿,苏宁能否撑过三年?

第三,信任。此次供应商事件,显然是对于苏宁的恐慌引起的。苏宁需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周转,至少需要维持在供应商以及各方面合作伙伴当中最低限度的良性口碑。

当下的苏宁,经不起任何沸反盈天的负面消息。谣言重复多了,对处处漏风的苏宁来说,也许就成真的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