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9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969年出生的黄光裕,今年才53岁,正值壮年。黄光裕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实践。
如果1987年国美成立,是黄光裕的第一次豪赌,那么从去年归来,也许是他命运中的第二次“再来”,第一次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其实伟大的创业成功者,何尝不都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这一次,黄光裕能否再次发掘时代的机遇,并且适时对路,取得成功?
这段时间,看衰黄光裕的文章极多,而国美也遭遇了多重挤压。
01
股价为什么严重下跌?
2021年2月17日,黄光裕正式获释第2天,便向市场发出“18个月内复兴国美”豪壮宣言。但彼时这样的言论,其实黄自己也清楚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出是出狱之后,对外界和对国美内部团队的“鼓舞士气”。
黄光裕出狱之后,二级市场也产生了积极的回应:从2020年12月黄光裕传出假释,到黄正式获释后的2021年3月初,国美零售股价从0.85港元/股拉升至2.55港元/股;市值一度超越苏宁易购,被外界戏称为“黄光裕躺赢”。
在当时候,很多人对黄光裕曾经的英雄事迹充满景仰,黄作为一代枭雄,资本市场对其依然寄于很大的期望。
但是,黄光裕回归之后,在线上的打法非常混乱。这导致了外界对国美最直观的认知:战略不清晰,未来的机会非常迷茫。
据4月27日最新收盘显示,国美股价跌落到了0.330港元/股。资本市场对一家企业的判断是非常直观的,而且大众的“投票”往往十分准确。
笔者在《国美2021年亏损收窄,真快乐是真复杂》一文中曾指出,真快乐APP可以说是京东(自营)+淘宝(平台)+社交(小红书)+抖音(短视频和直播)这所有功能的结合体。
对真快乐这个“杂交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交和娱乐化的电商平台,以笔记分享(类似于小红书)以及短视频来进行带货,其中最核心的挑战是,需要有高流量的网红、大V、名人的进驻,才有可能迅速撬动流量涌入。接下来,国美可能需要有强大的网红孵化能力,或者签约大量MCN机构。
但是,从当下国美的能力、体量和资源来看,似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带动如此庞杂的电商打法。
02
苏宁是国美的前车之鉴
4月25日晚间,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发布公告称,因国美电器长期拖欠货款并且情况持续恶化,公司决定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截至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净应收账款为8236万元。
4月26日,国美在微博发布声明称,惠而浦公告中所述情况与双方事实严重不符。声称公司不存在延迟支付货款情况,而是惠而浦长期未按合同履行义务。惠而浦大股东为格兰仕,因格兰仕与公司合作过程中投入了与其经营能力不符的资源,造成尴尬局面。格兰仕为倒逼公司对其补贴不合理费用,意图通过惠而浦制造事端解决问题。
但是,从局外人第三者的角度分析判断,国美欠惠而浦的钱估计是确凿的。
据棱镜的文章报道,在一个“国美欠薪维权群”内显示,国美欠了很多代理商费用,从十多万到几百万不等。而这些代理商,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替真快乐“拉新”的商务公司或科技公司。
据国美内部员工反馈,“现在10万元的合同,董事长都要亲自看。”同时,各级部门每天要打“报批件”向黄光裕汇报工作,一份促销计划PPT方案想落地,也少不了他的签字。
2021年,国美零售实现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净亏损为47.7亿元,归母净亏损44.02亿元。国美的负债总额虽有所下滑,但仍达到633亿元,而有息借款总额则为282亿元。
对当下的国美来说,“钱紧”是必然的现象,黄光裕对花出的每一分钱事必躬亲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是财大气粗的过去时代,要紧巴着过日子。至于这些替真快乐拉新的代理商欠款,如何核实费用的真实性,如何验证所拉入的新用户是真实有效的消费者,国美称要进行“复盘”,亦是可以理解之举。
负债、欠款、亏损,所有这些当下面临的关于“钱”的问题,都是战术的,是暂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在战略上的投资,是否正确,这才会决定生死。
国美的真快乐,国美的电商战略对还是不对。“去年真快乐最多花了10-20亿,广告大概投了3-4亿。”积贫积弱的国美,一年投入10到20亿,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更要命的是,这20亿的投入方向正确还是彻底打了水漂,还不好说。
苏宁的失败,黄光裕看得比谁都清楚,毕竟,曾经对其“处处领先一招”的老对手,黄光裕应该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洞察。苏宁转型电商之后,最大的问题显然是“步子迈得太大”。从电器到全品,从苏宁广场到后来一窝蜂的上马太多的“新物种”,包括苏宁小店、苏宁生鲜、武宁极物等等。
苏宁在三年前盲目蹭热度,什么火做什么的毛病,似乎国美正在以另一种方式走着同样的错路。
真快乐到底是娱乐属性、社交属性,还是电商属性?当下的真快乐,似乎本末倒置,本来应该是个电商,但是却成了一个视频或者直播的平台。
03
国美需要怎样的定力?
黄光裕似乎也觉得真快乐看上去有些奇怪,所以犹豫了。
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黄光裕没有像前几次一样出现;而是由国美零售CFO方巍阐述了一些抽象的务虚层面的理念和规划。财报中,国美没有单独披露真快乐2021年的GMV。但方巍表示:“2022年,真快乐APP的GMV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方巍口头表述的这个“预计GMV”显然是不真实的,因为财报中显示,国美零售(线上线下)零售GMV规模为1469亿,2000亿已超过了2021年国美的GMV总额。
当下的国美,最忌讳的,应该同当年的苏宁一样:什么火就做什么,从社交到直播到娱乐,这些“花活”对国美电商来说,毫无意义。而且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模式早已非常成熟的时代,靠画大饼,讲故事也很难达成投资人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
国美恰恰需要重新拾起“电器零售”的本质。
第一,国美不必在乎用户是真快乐还是假快乐,国美只要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就行。
第二,当下的国美有没有必要从卖电器切换到全品类?电商为什么一定都要做成淘宝或者京东那样的模式呢?苏宁从电器到全品类,结果做了几十年的“老三”,始终在阿里和京东的夹缝下生存,毫无存在感。
卖电器,是国美的强项,为什么不把曾经的主业精耕细作打通打透?
有网友留言说“现在京东线上的公司到处都在发展线下,而这些传统线下的都在拼命想做线上。”笔者认为,做线上没有错,但在这个时机,实力不允许,市场也没有机会,全品类零售对国美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方向。
国美,需要删繁就简,回到初衷,重新做好主业,做好电器零售的“定力”。
第一,国美需要着力深耕线下门店,提升线下门店的效益。
第二,对于线上线下,要在有限度的范围内进行创新。比如在线下门店增加体验区,利用爆款策略,聚焦于某些电器品类形成绝对的价格竞争优势。在线上,打造粉丝和社群,充分培养自己的网红主播,进化国美品牌与粉丝之间的互动粘性,提高自身在线上的声量和口碑。
第三,在线上平台,形成一个聚焦于“电器、数码、高科技产品”的垂直类电商平台。不要玩什么社交电商的“花活”,不要走“全品类”。如果进入了全品类赛道,国美完全不是京东和阿里的对手,而且隔行如隔山,会陷入资源战、消耗战,最后被拖死。
第四,苏宁转型线上之后还有一大痛点是,线下的苏宁电器门店和线上的苏宁易购并没有完全打通。对国美来说,如果聚焦于电器品类,完全可以线上线下同步,以“电器品类的同城零售”模式开启与京东电器品类的竞争。而国美数量众多的线下门店,是巨大的资源优势。
04
黄光裕老了吗?
有网友认为,能理解老黄的思维方式和做法,但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不服老不行。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改变。还是要适当放权,激励,让年轻的手下去做吧。
但黄光裕老了吗?笔者认为才五十多岁的黄光裕还非常年轻。快八十的任正非、宗庆后还活跃在一线。但从去年到今年,黄光裕的思路有些乱倒是真的。
近期,国美承压、黄光裕承压。而一些别有用心的文章更是无底线地博眼球,比如说,有文章称:《“狠人”黄光裕,拼命一年没了730亿》,其依据是,4月21日,国美零售暴跌15.22%,报0.39港元/股,总市值仅存132亿港元,距去年2月高点时蒸发730亿港元。
股市上的涨涨跌跌本是正常现象,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的因素,跟宏观环境的表现亦有密切联系,而宣称“黄光裕拼命一年没了730亿”,实在是哗众取宠,其心可诛。
有文章披露,1月24日,黄光裕和杜鹃二人分别减持国美零售3000万股股票,合计套现4000万港元;4月1日,黄光裕以0.55港元/股的平均价,减持了4亿股国美零售股票,套现2.2亿港元。今年以来,黄光裕夫妻累计套现超过2.5亿港元。
如果将黄光裕和杜鹃的套现行为解读为放弃,就太小看曾经的狠人黄光裕了。
国美需要时间,黄光裕需要定力,大众也需要宽容和耐心,期待一个更专业、更年轻化的“电器零售专家”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