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芸芸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谁也没想到,2024年车市的开年大戏居然又是降价。
2月,比亚迪连续推出多款“荣耀版”车型引发消费者震动。3月1日,比亚迪再次喊出“电比油低”口号,比亚迪多款车型价格下探,其中宋Pro DM-i荣耀版起售价直接下低到了10.98万元。
(图 / 宋Pro DM-i荣耀版(比亚迪官网))
紧接着,特斯拉推出限时购车政策,各种优惠叠加最多可享3.46万元的优惠。
3月2日,问界也跟进降价。华为鸿蒙智行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至3月底,对问界M5系列车型推出限时购车优惠,最高赠送5.7万元权益。
(图 / 问界M5智驾版(鸿蒙智行官网))
多款新能源汽车大放价之下,有人欢喜有人忧。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大呼被官方背刺,而存在购买意愿的用户则在各个品牌的降价中迷失了自我。
从2023年以来,价格战似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代名词。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战是加快产业成熟的手段之一,但新能源作为一个依旧在增长的市场,中国品牌的参与者们却要以降价来定胜负。
这让人无比心痛。
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庞大的销量和快速攀升的渗透率,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中的一个核心亮点。在技术的推动和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华丽转型。
在「界面新闻·子弹财经」看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必定有更光明的未来,但这个未来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绝不是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毕竟坐井观天并非全球化市场环境的优选项。
1、降价应该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唯一解吗?
当下车市价格混战加剧。但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价格战真的能够带来市场的新增量吗?
其实不然,价格战加剧的是市场的内卷,当下新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场景,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市场,一边是愈发加剧的淘汰赛。
在一众造车势力当中,有人意气风发,有人在挣扎自救,还有人在价格战的侵蚀下黯然离场。
2024年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以价换量的趋势不断延续的背景下,新势力品牌走到破产边缘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这并非其他品牌之幸,事实上当消费者以价格降低来决定购买品牌时,中国新能源车企们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颇为危险的地步。
一个相当直白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仅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无限内卷的国内车企,拘泥于有限的市场之间,以价格战展开了竞争,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受损。
据乘联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汽车行业收入1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成本8.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3%,利润仅有5086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率5.0%,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8%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汽车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口和高端豪华车市场(外资),这也意味着大部分车企都承担着较大的盈利压力。
(图 / 第45届曼谷国际车展)
尽管销量持续上涨,但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其2023年的利润接近300亿元人民币,结合其销量数据,意味着比亚迪一台车净利1万元。对比特斯拉,其单台车净利润4.21万元。
与此同时,那些失去国内市场的品牌也并未因此而失去市场。以通用为例,其虽在国内退守,但2023年通用的全球净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利润达124亿美元。
改变这个现象的核心在于,自主品牌们必须把视野看向更广阔的市场。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曾表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价格大战,卷价格不是目的,适度竞争能倒逼企业提升自我竞争力,但度要把握好才能让行业良性发展。”
(图 / 哪吒VII成功亮相第45届曼谷国际车展)
在他看来,内卷不是英雄。
中国车必须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抱团出海”。
2、属于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大航海时代,来了
曾经,汽车在中国是舶来品。在被刚引进中国时,整个社会正处于清末民初的大动荡时期,汽车在马车、洋车当道的时代,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尖端技术。但一百多年后,情况发生了逆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跃居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拉动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引擎。
(图 / 哪吒VII)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机遇愈加明显。一个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553.1万辆,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为383万辆,同比增长62%。对比国内市场5.9%的年涨幅,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销量的增长幅度,正在远远超过新能源销量的涨幅。
因此,对于成长并诞生于国内的新能源企业而言,海外市场是一个看得见并期待被征服的蓝海市场。“中国新势力2022年国内销冠以及2023年出口量销冠”的哪吒汽车,已经在东南亚等细分市场多次超越特斯拉占据纯电车型销量榜首。公开资料显示,哪吒汽车仅用10个月时间便成为泰国新能源车上牌量的月度冠军,2023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67%。
(图 / 哪吒汽车在海外)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但不同于合资汽车时代的出海,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时是要将技术实力进行对外输出。
正如此前哪吒汽车海外事业部副总裁李岷雪所言:“哪吒汽车的全球化,不是简单海外+国内,也不是简单复刻国内经验到海外,而是要以全新产品、技术、服务,主动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最近在两会期间,李强总理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2024年,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以实现乡村振兴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据悉,哪吒汽车出海的相关工作计划已经排期到2025年之后。与此同时,在组织保障上,哪吒汽车也已经在2023年将海外事业部提升为了一级事业部。
(图 / 哪吒汽车在海外)
在政策和市场以及产业链成熟的大背景下,哪吒汽车已经率先一步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大航海时代来了。正如哪吒汽车方运舟所言,不只是哪吒,所有中国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抱团出海。
3、一起上牌桌
“一起上牌桌”应该是新能源车企们的共同目标。
但实际上,愈加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下,汽车圈从年头吵到了年尾,又在新的一年不断加剧骂战。车企之间一言不合就互撕的现象并不少见。
前有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余承东、何小鹏就“无人驾驶”发出不同声音,互相暗讽。后有长城举报比亚迪“排放造假”。
甚至蔚来汽车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对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理想汽车是中国所有汽车品牌里‘营销和传播费用率’最低的企业,全球比我们低的应该只有特斯拉。”一事提出质疑表示。理想今年3款车抖音内容投放应该在9000万左右。他还反问,大家最关心的不应该是研发的费用和费效吗?
从技术实力到销售费用,再到制造产业链,车企之间互相寻找不足之处,进行攻击。
这也许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骂战的背后其实是对存量市场的争夺。有限的资源下,抢占市场份额的手段似乎也变得更为极端,
但面向海外市场,面临的则是屹立在国际市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中国新能源品牌们必须跳出内卷陷阱,去求同存异。
尽管中国汽车出口量连年增长,但依旧明显受到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限制。要想在下一个时代立足于世界,当下新能源车企们应该通过合作去实现突破。
不惧市场流言并不断突破是当下新能源车企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路径。
(图 / 哪吒VII)
以哪吒汽车为例,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南宁工厂已经停工半个多月。但事实上哪吒汽车的南宁工厂不仅没有关闭,更是进一步升级成了东南亚出口基地。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也对此回应称:南宁工厂是出口基地,其中今年有5万-6万台套KD件的出口任务。
哪吒汽车方面向「界面新闻·子弹财经」透露,其工厂将继续配合全球化战略,优化职能分工、跟紧出海节奏。
在国内方面,除去南宁工厂,今年桐乡工厂正在实施第一次智慧升级,整车制造可以扩产到20万辆以上。而在海外方面,今年3月泰国工厂已经顺利投产;5月将建设印尼工厂;12月将建设马来西亚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哪吒汽车在泰国市场本地化取得关键进展。哪吒汽车泰国子公司获得泰国政府185证书认证。而且在3月25日开幕的泰国车展上,哪吒V-II车型参展,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目前哪吒V-II车型已经成为哪吒打开泰国市场的一把关键钥匙。
(图 / 哪吒VII成功亮相第45届曼谷国际车展)
伴随着品牌出海,哪吒汽车作为出海的先头兵在不断成长,从而也带动了产业链的上扬。
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企们逐渐意识到出海协作的重要性,在海外市场拧成一股绳,从而最终实现“1+1+1+……=无限可能”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
在这个基础上,新能源车企们必将实现销量逆袭,尽享出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