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

子弹财经

公告

以子弹般的穿透力、专业性与深度性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财经动态。

统计

今日访问:7953

总访问量:8998340

猪价凶猛,“二师兄”高不可攀?

2021年02月27日

评论数(1)

作者 | 许芸

编辑 | 冯羽

出品 | 子弹财经

猪肉概念仍然是资本宠儿。

农历春节过后的第二个交易日(2月19日)收盘,猪肉板块整体涨幅达到了5.24%,33只猪肉概念股中,31只股票均上涨,天邦股份、新希望等多只个股涨停,大北农、温氏股份等上涨超过7%。

而早在2月10日,兴业证券的研报就指出,自(去年)入冬以来部分区域非瘟疫情再起波澜,叠加冬季气温较低,常规疫情高发,母猪死淘量增加,对后续仔猪供给造成影响。受非瘟疫情影响最早的东北区域近期仔猪价格已经有上涨迹象。后续需持续跟踪非瘟疫情发展,2021年猪价或有上调预期。

此外,研报还指出,此次非瘟变异毒株虽毒性减弱,但潜伏期较长,目前拔牙的技术手段效率不高。而头部企业检测手段丰富,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小规模养殖场、散养户风险较大。

2020年,猪价上涨明显,上市猪企的业绩也随之水涨船高,并纷纷开启扩产计划。

巨大的财富效应下,近年来,被视作与养殖业不搭边的网易、京东及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和地产巨头万达、恒大、碧桂园和万科等都纷纷进军养猪业,华为也在近日发布了“智慧养猪”解决方案。

在猪企扩产和巨头跨界入局、供给增加后,猪肉涨价还能不能延续,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有上升空间吗?

1、“吃不起”的猪肉

腊月中旬,杨蓉(化名)开始准备腊肉制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

大量的猪肉、猪小肠、盐、花椒粉、五香粉、姜粉……是杨蓉制作腊肉、腊肠必不可缺的调料,都需要提前备好。此外,杨蓉还要和在村里居住的弟弟打好招呼,让他帮忙上山砍好熏肉需要的大量柏树枝,这样熏出来的腊肉、腊肠,才会有独特的香味。

“今年本来不想再做腊肉的,制作工序复杂还是其次,主要是猪肉太贵了。但嫁在外地的女儿想吃腊肠,打了好多道电话让做好寄过去,儿子也一直在问什么时候做腊肉,实在没办法。”杨蓉略有些无奈地告诉「子弹财经」。

杨蓉家住贵州省德江县,历来有制作腊味的习俗。南方湿热的气候让肉类即便在冬日也难以保存,将猪的各个部位制作成腊肉、腊猪脚、腊排骨和腊肠等腊味就成了最佳的保存手段,如果储存得当,腊味放上一年半载没有问题。

以前,生活水平不高、新鲜肉类购买不便,腊肉是当地人特别是农村人一年主要的肉类来源,也是春节必备食品,没有腊肉、腊肠的春节往往被当地人视为“没有年味”。在一些旅游区,腊肉、腊肠也被当作小吃售卖。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636.png

(图 / 贵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街边小吃摊售卖的腊肠)

每进入腊月,杀年猪就成了当地人的头等大事。杀年猪是一项大工程,当天要趁肉新鲜请亲朋好友吃上一顿“刨汤肉”,分上几块肉给至亲,预计消耗不了的肉,也会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村里、县城里有购买需求的人。

等猪肉都切割好,全家都开始忙碌起来,煮猪血、清洗猪内脏、烧猪脚和猪皮、熬猪油、炸酥肉、卤猪头……余下的难以保存的肉,则基本会被制作成腊肉。

前些年住在村里自己养猪的时候,杨蓉从来没为制作腊肉发过愁。杀年猪、做腊肉在当时的她看来,是春节前的必备项目,也是顺理成章、不需要思考“要不要做”的事情。

但在最近几年,情况已经发生改变,受肉类购买的便利性增加和猪肉涨价等因素影响,在杨蓉所在的县城,年猪逐渐成为“奢侈品”,从以前的一户杀一头到两户分一头,逐渐演变成去集市买上一些肉做腊肉、腊肠,如今,有些人家甚至已经放弃了做腊肉。

杨蓉告诉「子弹财经」,她腊月二十一在县城集市上买的“熟饲料”(由各种野菜、蔬菜和玉米面、谷糠面等天然食材混合煮熟而成的饲料)猪肉,不含排骨的猪后段连皮带骨一起称要每斤30元,而上一年这种猪肉的价格大致为二十四五元,杨蓉妹妹买的喂饲料长大的猪要便宜一些,连皮带骨每斤28元。

“花了2000块钱只买到了66斤,剔去骨头后肉所剩无几,还买了几副小肠做腊肠,感觉要吃不起猪肉了。”杨蓉说道。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641.png

(图 / 杨蓉家的腊肉、腊肠)

不止是下沉市场居民为近年来水涨船高的猪价头疼,在一线城市北京,猪肉同样让人高呼“吃不起”。

“现在北京一般超市卖的普通猪肉也要三四十元一斤了,这种肉我觉得吃起来都没有肉味,好吃一点的黑猪肉,基本得五六十元一斤,排骨更是不敢买,买一点100元就没了。猪肉涨价对我而言的唯一好处可能就是买牛肉做健身餐一点都不感到心疼了,甚至觉得划算。”北漂胡琴琴(化名)对「子弹财经」无奈表示。

2、猪肉的涨价逻辑

提到猪肉涨价的原因,往往离不开“猪周期”,即:供给不足——猪价上涨——养殖规模扩大——供给过剩——猪价下跌——养殖规模缩减——供给不足,周而复始地循环。

一言以蔽之,猪价上涨的根源其实是猪肉供不应求导致。

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类来源,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消费大国,近年来,猪肉需求更是有增无减。

一方面,随着交通改善、储存手段提升,购买新鲜猪肉变得便利,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日常不再吝啬于购买猪肉。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很多如杨蓉这样的农村人脱离原本以务农为生的生活方式,农村养猪的人减少,从自供转向购买,也进一步刺激了猪肉消费。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647.png

(图 / 腊肉熏制前的腌制工作)

但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大多以散户养殖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供给并不稳定。

非洲猪瘟更是推波助澜。受2018年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出栏量大幅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全年、2020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分别同比下降21.26%、19.1%,生猪供应持续下滑,生猪价格持续处于高位。

媒体报道显示,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国生猪价格基本维持在15元左右每公斤,此后开启上涨模式,猪价节节攀升。

在此背景下,2019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政策,以恢复生猪生产、保证猪肉供应。截至2020年底,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650万头,恢复到正常年份(2017年)的92.1%,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61万头,比2019年底翻番,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

然而,在强需求刺激下,猪价上涨仍是2020年的“主旋律”。

猪价系统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猪(“外三元”品种)价格虽曾在5月17日跌至年内最低点26.81元/公斤,但与前几年的价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2020年2月、7月,我国生猪价格都曾上涨至接近40元/公斤,且维持了较长时间。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652.png

(图 / 猪价系统网)

不过,在政策调控下,2021年农历春节的猪价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导下,2020年12月17日,相关部门投放了首批2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截止2021年2月9日,已组织了9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累计挂牌投放量达24万吨,促进了市场价格平稳回落。

媒体报道显示,2月2日,大中城市精瘦肉价格平均为29.96元/斤,比10天前下降1.3%,同比下降了12%。

而据猪价系统网数据,在1月15日之后我国生猪价格出现了持续回落。以生猪(外三元)的价格走势为例,1月15日为36.67元/公斤,到2月24日价格已回落至27.78元/公斤。

不过,要回到几年前的猪肉价格,这仍是一场持久战。

3、掘金者

强大的需求催生了猪价上涨,进而推动了大型猪企的业绩暴涨,形成巨大的财富效应。

Wind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24家猪肉概念股中,12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了200%,其中,天邦股份同比增长超200倍居首,正邦科技同比增长超过100倍,牧原股份、傲农生物两家公司也有超过10倍的增幅。

随着猪价的水涨船高,相关猪企的座次排名也发生改变。

2020年上半年,专注生猪养殖的牧原股份取代从事肉猪和肉鸡养殖的温氏股份,成为新晋“猪老大”。2020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实现净利润209.88亿元,第三季度日赚1亿元,远超温氏股份前三季度共计82.41亿元的净利润。

2020年,猪企也纷纷推进扩产计划。牧原股份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95.5亿元(含95.5亿元),其中70亿元拟用于生猪养殖、屠宰项目,目前,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已获证监会核准;新希望拟发行可转债募资81.5亿元用于18个生猪养殖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天邦股份则在2020年7月宣布拟投资23.85亿元建设生猪养殖项目及配套项目……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701.png

(图 / 灌好的腊肠)

当供给增加后,猪价的涨势和猪企的业绩高增长还能持续吗?

“牧原股份一天一个亿的利润,说明它是享受到了猪周期消费的红利以及国家战备肉储备的红利。未来,整个猪周期正常之后,猪肉的整体价格应该会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与前年相比应该还会高10%左右。”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子弹财经」分析道。

生猪养殖巨大的财富效应有目共睹,然而,要在养猪业掘金绝非易事。

“一般农民要做好养殖业是很困难的事情。”曾在贵州农村从事过生猪养殖的周旭(化名)告诉「子弹财经」,他在2015-2018年左右曾经规模化养过猪,最多时养过二十多头猪。

“养猪离不开人,准备猪食、打扫猪圈……只有我和妻子忙活这个事情,一年四季基本都被‘捆绑’在猪场里。饲料的成本不低,完全喂饲料的猪售价也比较低,所以我们会去‘打猪草’(即‘割猪草’,猪草:野菜或者蔬菜)或者低价和周边的村民买一些猪草掺着喂猪,这样更好卖一点。但最近几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农田荒废,‘打猪草’也没有地方。而且乡下兽医少医术也不高,猪一旦生病基本只能等死。”周旭说道。

2018年,因为担忧非洲猪瘟影响到猪场,周旭低价将猪处理后就不再养猪。如今,他重新做起了泥瓦工,家里只养了十多只鸡和几只兔子,供日常食用,妻子则到县城里租了一个门面从事电动车分销。

微信图片_20210226165705.png

(图 / 周旭家饲养的鸡)

“算起来我们夫妻俩养猪的那几年,赚得并不比现在多,当时不但累,还总是担惊受怕,担心猪生病,又担心猪价下跌,怕成本收不回来。”周旭回忆道。

但在猪肉巨大的吸金攻势下,不断有新的掘金者入场。

网易首开了互联网企业跨界养猪的先河。随后,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宣布开始养猪,此外,地产巨头万达、恒大、碧桂园及万科等也入局分食一杯羹。近日,华为也宣布要养猪。

巨头养猪之间也存在差异,网易养猪属于自建自繁自养的重资产模式,而京东、阿里和华为等则是宣称要通过科技技术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改造,服务更多的猪企。

“更多巨头入局养猪行业,对于整个中国生猪存栏量增加、行业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运营都是有好处的,也能促进传统养猪企业进行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这属于良性竞争。”朱丹蓬对「子弹财经」表示。

然而,外界对这些互联网巨头跨界养猪始终存在争议,有网友担忧巨头用“高科技养猪”的概念讲故事炒高猪价。

不过,在朱丹蓬看来,这样的担忧并不具备合理性。“猪价是受饲料成本、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的,巨头入局之后,生猪的存栏量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反而会把猪价拉低。”

“现在的消费者,对于猪肉的要求是品质跟价格要对等,炒高猪价终归要有一个说服消费者的理由,而且猪肉是涉及民生的产品,并非一家独有,不是想炒就能炒起来的。”朱丹蓬进一步指出。

不只是互联网巨头,一些新入场的养殖者也已认识到科学养猪、提高猪肉品质的重要性。

2020年10月底,家住贵州省德江县桶井乡的安云虎放弃在北京年薪百万的工作,在德江复兴镇俞家桥村启动生态有机猪养殖,并计划未来投资2000多万元。

目前,安云虎的养猪场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为了体现养猪场的生态效应,养猪场的圈舍将全部采用木材结构进行修建,接下来,他的公司还将开发自己的系统管理平台通过系统以视频录制的方式全程记录每头猪的生长、屠宰和运输过程,通过可视化技术让客户了解所购买的猪肉是有机、绿色且健康的生态猪肉。

4、结语

曾经,与猪相关的职业普遍被认为不太能上得了台面。

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去做屠夫、陈生去养猪都曾引发外界的大量讨论,他们从事生猪养殖行业被视作“浪费人才”的反面案例。

2013年,陆步轩甚至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哽咽直言:“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一个反面教材。”但在2018年,陆步轩和校友共同创办的“壹号土猪”已入驻全国近30多个主要城市,当年销售额达18亿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巨头跨界入场,试图用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养猪方式,而传统猪企也在进行自我升级,展开对人才的争夺,牧原股份更曾开出最高达200万元的综合年薪。

养猪业显然已经走到了变革前夕,当大变革带来生猪养殖效率的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子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