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雪

西泠雪

公告

零售后生。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837

总访问量:4734652

“宠物版盒马”全关,侯毅低调启动“宠天天”自救?

11月19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梦萦

近日,就在联商网独家报道的“宠物版盒马”派特鲜生闭店引发行业热议之时,创始人侯毅团队的“自救计划”已悄然落地,推出了线上新品牌“宠天天”。

据悉,宠天天聚焦宠物鲜食细分方向,是侯毅在宠物赛道上一次重要的战略校正,标志着其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延续与模式迭代。

01

转战线上新品牌“宠天天”

官方资料显示,派特鲜生旗下新品牌宠天天品牌将依托自身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与人类食品级生产标准工厂,联合专业宠物营养师团队持续研发优化,用心打造每一份高品质鲜食。

目前,宠天天已经入驻小红书开通账号,截止发稿,仅3条帖子,粉丝数为119人,发帖点赞量最高为29个。

企查查信息显示,今年10月,上海宠天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侯毅担任法定代表人,上海派特鲜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等。同时,派特鲜生申请的“宠天天FresDD”商标也正在注册申请中。

据内部人士透露,派特鲜生项目将转型推出线上新品牌宠天天,主打小程序与电商平台,预计月底上线,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派特鲜生官方也确认,宠天天为其旗下新品牌,但未透露具体运营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众点评上一家名为宠天天的线下门店已经上线,地址为上海三林镇前滩大道131弄9号1层,原为派特鲜生浦东前滩公园巷店。

联商网多次致电该门店,工作人员仅简短确认“本店为派特鲜生旗下品牌”,未透露更多信息便匆匆挂断电话。

有分析认为,正当市场以为侯毅将暂别宠物赛道时,此次调整却意味着派特鲜生从线下向线上渠道的战略转移。从高调扩张到紧急收缩,再到精准重启,侯毅的创业轨迹不仅折射出宠物赛道的机遇与问题,更展现了资深创业者的快速迭代能力。

02

派特鲜生的沉浮之路

宠天天的低调启动,离不开其前身派特鲜生的探索与沉淀。

时间回到2024年11月,宠物鲜食品牌派特鲜生在上海成立,其自带“宠物版盒马”光环,凭借创始人侯毅在生鲜零售领域的口碑与资源,从诞生之初就备受行业与资本市场关注。

商业模式上,派特鲜生主打“全场景+全品类”的高调路线,凭借“鲜食工坊+社交空间+全品类覆盖”的立体化模式和差异化鲜食产品,满足宠物主对高品质、个性化喂养的需求。

今年2月,派特鲜生位于上海长宁区海粟文化广场的首店开业,面积达200平方米。门店内划分为宠物用品、鲜食制作、社交互动为主的多个功能区,在保留宠物干粮、湿粮、猫条、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以“鲜”为核心,创新产品,推出现制现售鲜食、冷藏鲜食、面点主食及烘焙创新糕点。

紧接着,派特鲜生在上海发起了一场迅猛的“攻城略地”,迅速抢占长宁、徐汇、浦东、青浦等核心商圈。至3月底4月初,更是形成了“十店联开”的强势局面。据派特鲜生此前透露,有门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单日营业额就突破了10万元。

今年5月,派特鲜生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近年来宠物行业天使轮融资新高,印证了宠物经济赛道的巨大潜力。

侯毅曾公开表示,选择以上海为起点,是看中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消费升级潜力和创新商业模式土壤,并计划2025年在上海开出100家门店,长期目标实现千店规模覆盖全国,建立宠物鲜食行业标准。

然而,该品牌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迎来了调整期。今年11月14日,联商网独家获悉,派特鲜生所有门店将关闭,这距离其首店开业仅不到9个月时间。

目前,大众点评信息显示,派特鲜生有17家门店(派特鲜生浦东前滩公园巷店已更名为宠天天),6家已显示“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其中不乏有开业仅3个多月的新店,而仍在营业的多家门店也以“全场五折”进行清仓甩卖。而经官方客服确认,派特鲜生首店计划于11月25日关闭。

对于派特鲜生关店一事,侯毅独家回复联商网称:“业务调整,很正常”。

随后,侯毅向第一财经确认,派特鲜生实体店因经营压力过大,计划于12月中旬全面关闭所有门店,目前部分门店已提前终止运营。同时其也强调,线上业务将持续保留,未来可能探索新方向。

侯毅在一场直播中坦言:今天来讲,宠物鲜食赛道不是一个好市场,市场规模太小,是个无解。曾经有无数大厂进来,都成了先例,派特鲜生也是。当时去了美国、日本考察,很快开店,刚开店的时候很火。但是消费者实际选择宠物食品时,很少去大面积选择,也很少更换。

他还表示会继续创业:“再创业一定是在我懂的零售行业,生鲜行业是我最擅长的。未来也一定是以商品品牌为核心,具备很强的商品体系。”

联商网也曾报道,侯毅本人正在调整发力方向,尝试转型做生鲜主播。值得注意的是,侯毅正重点打造个人IP“侯毅说”,并尝试直播带货等新形式。有分析称,这一动作或预示其将从实体零售转向内容电商领域,探索“人设经济”与供应链资源的结合。

03

千亿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养宠观念从“陪伴”向“家人化”转变,宠物经济已从“小众消费”升级为“大众刚需”,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毕马威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宠物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11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作为刚需品类占据了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是宠物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宠物医疗、用品及服务等细分赛道亦增长迅速。

另据《2025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查显示,41.2%的90后宠主将鲜食纳入日常喂养方案,较2023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以“宠物鲜食”“猫饭”“狗饭”为关键词,在电商和社交平台上进行搜索,会弹出大量鲜食成品,宠物鲜食已经成为新风口。

从商业价值来看,宠物鲜食赛道盈利空间诱人,相较于传统干粮,鲜食单价可高30%-40%,毛利率普遍达60%-70%,且差异化空间广阔,品牌可推出功能性配方或提供定制餐饮、订阅制配送服务,易建立核心竞争力。

但机遇背后,这一赛道的隐形门槛与挑战同样严峻:

其一,成本与供应链压力巨大:鲜食对原料新鲜度、生产工艺要求高,保质期短,冷链储运成本占总成本三分之一,对供应链管理与资金实力是双重考验;

其二,行业标准缺失致品控难题:国内尚无宠物鲜食统一生产标准,关键参数缺乏规范,小作坊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既损害消费者权益,也让合规品牌面临信任危机;

其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前五大宠食厂商占据约80%份额,国内外巨头凭借品牌、供应链优势挤压中小品牌空间,加之初创品牌涌入,同质化竞争加剧,新品牌突围难度不小。

此外,有专家指出,宠物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部分地区产业同质化、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规范发展”原则,在引入资本与布局产业链方面重点发力。

随着消费升级与行业规范完善,宠物经济的精细化、品质化趋势不可逆转,那些能精准洞察需求、快速适应市场的品牌,终将在这条充满潜力的赛道中收获成长。

对于品牌而言,如何把握行业机遇、应对多重挑战,是站稳脚跟的关键。宠物经济这一千亿赛道中,盲目扩张与全品类覆盖非最优解,精准聚焦细分需求、平衡创新与成本、建立稳定供应链与品控体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西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