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零售大变局,关注云栖居士。
交流请微信:【yunqijushi】
今日访问:3234
总访问量:17615039
05月26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云栖居士
编辑/薇薇
近日,生鲜电商赛道迎来重磅消息:多家媒体报道福州朴朴超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接触头部投行,计划赴港上市。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这家成立九年的区域即时零售巨头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更折射出即时零售行业价值逻辑的深层变革。
事实上,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2年,朴朴超市就已完成红筹架构搭建,审计机构进场、CFO招聘等上市前置动作持续推进。若成行,朴朴超市长期深耕的“区域密集布仓+高单量盈利”模式有望为行业提供新的估值逻辑。从传播路径来看,此次传闻的核心源头是港股市场的回暖。
在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背景下,具备盈利能力的朴朴超市自然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型玩家主导的市场格局下,朴朴超市以“区域密集布仓+高单量盈利”模式实现逆势突围,其资本化进程成为观察中国即时零售行业进化路径的重要样本。
一、资本化之路:一波三折的区域深耕者
1、九年的模式验证之路
朴朴超市的资本化进程堪称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的缩影。自2016年福州首仓落地以来,其发展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
·模式探索期(2016-2019):通过“大仓+全品类”策略在福州建立竞争壁垒,朴朴超市在福州等核心区域的单仓日均订单量达到了3500单,并且客单价高达80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区域扩张期(2020-2023):将福州模式复制到厦门、深圳等城市,形成福厦、深广两大百亿级市场,覆盖9城400余前置仓。
·盈利攻坚期(2024至今):通过自有品牌扩张(2024年销售额近50亿元)和供应链优化,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收入约300亿元,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降至17.5%以内。
2、上市筹备的变与不变
相较于2022年首次传出上市消息时的激进扩张策略,此次重启IPO的朴朴超市呈现出更为审慎的战略姿态。在财务指标方面得到了优化,2024年实现盈利,收入约300亿元,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降至17.5%以内。架构调整工作也已完成,2022年搭建了红筹架构,审计机构进场、CFO招聘等前置工作持续推进。市场环境也发生了转变,港股消费板块估值得以修复,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上市成功为朴朴超市提供了估值参照体系。
二、盈利模式解码:区域深耕的反规模逻辑
1、密集布仓的成本控制革命
朴朴超市的“大仓模型”(800-1000平方米/仓)颠覆了行业惯例:
·规模效应凸显:单仓SKU达6000-8000个,覆盖生鲜、日用品、预制菜等全品类,远超叮咚买菜的3000个SKU。
·配送网络重构:通过1.5公里配送半径实现30分钟达,福州市场夜间订单占比达35%。
·费用率持续优化:2021-2024年履约费用率下降7个百分点,成本控制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供应链属地化的差异化突破
在农产品直采领域,朴朴超市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朴朴的供应链深度绑定区域特性,供应链属地化与自有品牌化非常明显。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在福建市场,其80%的生鲜商品通过本地合作社直采,采购成本较竞争对手低15%,区域毛利率高达24%。同时,2024年其自有品牌销售额突破50亿元,占比15%-20%,涵盖食品、日用品等品类,通过直连工厂模式压缩中间环节,如闽南沙茶酱的出厂价较品牌产品低30%,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
三、上市面临的挑战:区域优势与全国化扩张的矛盾
1、规模与效率平衡的核心难题
朴朴超市对区域市场的依赖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最大隐忧。从收入结构来看,福建、广东两地贡献了70%的收入,在扩张过程中存在瓶颈,新城市盈利周期长达22个月,泉州市场甚至需要重启补贴策略。同时,还存在人才短板问题,下沉市场管理人才短缺。
2、构建全国性供应链的突围之路
为突破区域发展的天花板,朴朴超市需要构建全国性供应链网络。与盒马相比,盒马有300个直采基地支撑全国化布局,而朴朴超市目前仅实现了本地化直采。可以借鉴叮咚买菜的“4G战略”,即通过“好商品”战略开发差异化产品,朴朴超市的自有品牌需要向高毛利品类延伸。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中台建设,搭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以支撑跨区域扩张。
四、未来展望:即时零售的新发展路径
若朴朴超市成功登陆港股,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一是在供应链方面,要从区域直采转向全国基地布局,复制“产地+平台”模式。二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自有品牌可重点向烘焙、预制菜等高毛利品类拓展,目标是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尽可能提升到35%以上为佳。三是在组织管理方面,借鉴叮咚买菜的事业部制改革,提升商品开发的响应速度。
不过,若朴朴超市成功登陆港股,对行业的启示是:朴朴超市的资本化之路为即时零售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区域深耕并不意味着规模受限,通过单仓盈利模型可以实现高质量增长。供应链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属地化采购与工厂直连模式能够重构成本结构。在当前盈利优先的时代,港股市场对消费企业的估值逻辑发生转变,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更受青睐。
写在最后
在生鲜电商赛道从“烧钱换规模”向“盈利定生死”转变的关键节点,朴朴超市的IPO计划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是对区域深耕模式价值的重新评估。其通过“大仓模型+属地供应链”构建的竞争优势,为垂直赛道玩家提供了与平台型巨头竞争的可行途径。
未来,朴朴超市如何平衡区域优势与全国化扩张,将是决定其能否从“区域王者”发展成为“行业标杆”的关键问题。这场资本化征程,有望重新定义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的竞争规则。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关注朴朴超市上市后的战略实施效果以及对行业竞争格局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