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25日
评论数(4)年前刚搬了新家。
朋友带我熟悉社区的时候,给我推荐了一家发型工作室。
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因缺少体验经历无法评判适合的发室时,朋友的推荐就是我的首选决策。我的这个决策也再次验证了口碑营销的有效性。
于是我就在某一天走进了这间发室。
发室实行级别制服务,普通发师的理发服务收费78元,店长级别的服务收费118元,还有总监级别的,收费更高。
我当时指定的是店长服务。
店长在给我理发的时候,喋喋不休的劝说我办一张他们的会员卡。
于是我就成了这家发室的会员,反正我也想体验一下他们的会员服务。
准确的说,我是预付费会员,通过预付几百元的费用,可以享受50%的折扣优惠。
我和店长有过一段对话。
我问,你们的生意好吗?
店长说,一般般吧,竞争压力大。
你们靠什么做高业绩啊?我又问。我喜欢学习不同行业应对竞争对手的策略。
就是争取多让顾客办卡咯(会员卡)。
你们有专人做会员分析的吗?
嗯,有的。我们会有专人定期统计顾客来的次数,好久没来的顾客,我们会电话邀请的。
我停止了和店长的交流,我意识到我遇到的是一个技术型的店长,不是管理型的,更不是服务型的。
后来又去了两次。
第二次去的时候,我选择了普通发师给我服务。
这个发师的“效率”很高,几分钟就把我的头发修理完,然后吩咐他的助手帮我做下一道工序(冲水、吹干),然后他急急忙忙的去接待下一位顾客。
为什么用工序这个词,是因为我感觉他的服务就像流水线。我靠!我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了。
后来,朋友告诉我内幕,这些发师都没有底薪,完全靠业绩提成来生存。
我恍然大悟,难怪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么高。
这个发型工作室是一个社区店,社区店的特点决定了客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再怎么折腾,来来去去的也就是这一帮人。
从销售的角度来讲,销售业绩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
销售业绩 = 客单量×客单价×消费频率×转介绍率。
在这个社区店里,客单量和转介绍率的增长是有限的,消费频率也是可以预测的,剩下的客单价才是唯一的业绩突破点。
从店长对开卡的积极性和发师的工作“效率”来看,他们把客单量当成业绩突破点了,这个工作方向是错误的。
其实,他们只要认真看一下我的消费记录,就会发现我的消费频率是很高的,但是,我的客单价一直很低。
为什么呢?
在搬家之前,我一直选择去另一家发室,去了三年。
那家发室吸引我的有两个细节。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帮我洗头发的服务生,发现我的颈椎很硬(职业病),就主动给我延长颈椎的推拿时间,还劝我多做运动减少颈椎劳损。
而给我服务的发师,在帮我打理完头发后,很仔细的把我头部左侧的一些白发剪短,然后俏皮的说:这样会让你显的更年轻。
就是这两个细节打动了我,打动了我三年。我好像每次的客单价并不低,他们推广的套餐,我大多都能接受。
因为我觉得他们关心我,所以我信任他们。
信任才是打开顾客钱包的金钥匙。
而且这也是我在这家发室消费客单价低的原因:我不信任他们。我觉得他们只是关心他们的业绩,而不是关心我。
我的皮肤一到冬天就很干燥,我相信他们这里一定有滋润皮肤的套餐,但是当给我洗头发的服务生敷衍了事的弄的我一脸水滴的时候,我就紧闭嘴唇应对他的套餐推荐了。
我头部左侧有了不少的白头发,这边的发师也曾殷勤的劝我染发,我拒绝了。如果这个发师耐心一点和我交流,他就会知道,我其实是怕染发剂对头发的伤害,他如果用稍稍专业一点的词汇来打消我的担心,我尝试的可能性会非常大。我经常被一些关系好的女孩子取笑又老又丑又没钱,我也想改变的年轻时尚。可惜的是,发师太追求工作“效率”了。
我第三次来是时候,店长和我打招呼。
然后又开始促销:我们现在做活动,充300送200,好优惠的。
我很惊异。社区店的客群有限,再这么搞促销,岂不是自己压榨自己的利润?这和杀鸡取卵有什么分别?
看来在他们的概念里,会员卡就是一张打折卡。
他们不懂得会员卡的价值。
会员卡的价值在于它所记录的顾客消费信息。
通过对消费信息是数据挖掘,从顾客行为、顾客价值、顾客需求这三个维度做分析,对顾客进行分类管理,对每个类别的顾客制定精确营销策略,为不同类别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体验,以此提高顾客满意度,达到挽留顾客的目的。
顾客满意度的次数多了,就会出现顾客忠诚度。
量变决定质变,道理是一样的。
这家发型工作室采用预付费办卡的方式做销售。以预付费的方式发展会员有利有弊,利处是可以在短期内聚集一批客源,同时也可以实现“圈钱”的目的;弊处就是流失率高。
俗话说:要想身体好,饭吃七分饱。
这家发室不能一味的追求办卡率,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改善对现有顾客的服务体验上,否则,一定会陷入开卡一批流失一批的恶性循环上。
——让我们的思想在文字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