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夫

警惕“旅游地产”对旅游产业的破坏性

2012年10月19日

评论数(0)

警惕“旅游地产”对旅游产业的破坏性

 

 

 

   房地产市场在调控的背景下并不平静,投放过量的货币在实体经济总体表现不佳之时,不得不在投资市场,尤其是房地产中寻找各种机会。而各种行为似乎都以破解限购政策为基本核心,花样繁多的新市场热点涌现,如商业地产、养老地产,以及近期的明星产品旅游地产。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各省的“十二五”规划则当仁不让地跟进,各界也认同其朝阳产业的性质。“十一”期间各旅游景点的火爆也体现出人们对于旅游的急切需求。

 

  但许多房地产巨头介入旅游业后,其关注的重点不是旅行和游览的需求如何得到更好的满足,而是在各景点硬生生地分割出一个个地块,用作高档住宅和别墅项目开发。从海南的海边到云南的洱海边,从江西的庐山到重庆的南山,概莫能外。所谓“旅游地产”,其重心不在旅游,而在地产。更糟糕的是,随着旅游地产不断蔓延扩张,景区的完整性被一个个地产项目割裂,公共资源变成私有领地,这样的旅游地产不仅没有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而压缩和破坏了旅游产业赖以存在的实体空间,对产业的可持续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可以说是房地产商急切的投资需要与地方政府拉动经济的急切渴望一拍即合,进而在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旗帜下集结造成的。正如各地借完善城市商业布局为名大力发展商业地产,以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来发展养老地产,现在,则是在发展支柱产业的大旗下猛推旅游地产。

 

  狂飙猛进下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首先,发展旅游产业的大方向没错,但把重点变成地产而非旅游,就有点偏题。国家旅游局今年6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其鼓励的范围都在基础设施、旅行服务、购物餐饮娱乐等直接服务于旅游的部分,找不到一个字是鼓励纯地产项目开发的。

 

  其次,各地都有住房限购的规定,旅游地产项目似乎能够轻松突破这道政策。如果项目是住宅属性,则可能以景区不在城区来突破限购;如果是商业属性,则用产权酒店来规避。但不管如何办理产权,真正在景区购买第二居所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以投资为目的,这便需要依靠景区旅游地产项目向更高价位推进才可实现。但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能玩多久,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大背景下,恐怕并不乐观。

 

  资金如水,哪里阻力小往哪里流。当政策把某个流向堵住,其他流向的水流就会增大。旅游地产短期内会被资金炒热,只是长期盈利的压力巨大,而市场资金面如果持续缩紧,这游戏可能无以为继。更坏的后果是,一旦泡沫破裂,像海南当年市中心栋栋斑驳的烂尾楼一样,旅游地产会在这个国家最美的景点留下一个个突兀的楼群。这让旅游地产看起来很美,却不敢仔细思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0374CHG。

上一篇:无处安放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