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夫

别让恐慌和纠结一次次满足高房价的疯狂

2011年02月05日

评论数(1)
 
 
 
 
别让恐慌和纠结一次次满足高房价的疯狂
 
 
 
 
 
 
 
 
 
 
 
 
 
 
罗斯福有句名言:“没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除了恐惧本身。”

每一个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当我们的欲望在蒙蔽我们的眼光时,任何的敌人或者对手都做不到的一点是,毫无成本的使我们陷入恐慌和冲动中难以自拔,唯独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成为自己的天敌。
逍遥自在的高房价,一直在睥睨恐惧的我们。这群被高房价戏弄和折腾的人们,当然包括政府、银行、富人、穷人,——尤其是那些日日夜夜做梦都想换一间大点的新房或者通过鼓鼓倒倒买房卖房而获取一些“不义之财”的人们。
很多人从日落到日息都在念叨房子什么时候降价,“恐高症”的群发,让大家在“抢房”的道路上不懈奋战,如火如荼;而与之相反,还有很多的人从白昼到黑夜烧香拜佛祈祷房价如日中天,节节高攀,永远也不要降下一元一角。高房价有了这个各种群体共同打造的舞台,一路高歌,飞扬跋扈。恐慌和欲望让高房价一边窃笑,一边蹂躏这些欲生欲死的“房价奴隶”们。
 
没有人想到保持淡定,让高房价自己折腾够了,偃旗息鼓。这并非不可能。
 
一年来的史上“最严厉调控”,最终被桀骜不驯的高房价潇洒的闪了一下柔弱的腰,甚至让总理留露出些许难色。相关部门和利益各方责莫大焉,然而千千万万的奔房而来的冲动和恐慌不啻是高房价最终肆虐的推手。
直到昨日,面对“内部认购”这种开发商违法的伎俩,我们的市民仍旧忠诚的“痛并配合着”,在北京,一个叫“四合上院”的项目,排号费炒到了80万,一个象征性的空号,直把房价从3万推高到了5万!我真的不理解,人们在恐慌什么?与其花费血本搞一套代价惨重的房子,我们何不冷静以对,让高房价自己垂下傲慢的头。
 
那些身患重度“土地财政依赖症”的政府和一些固执的专家学者一定会抬出土地、房子“物稀”和“供需失衡”来为这些现象辩护,他们给出的理由无非是土地资源稀缺、需求人口庞大、通胀激增、飞速的城市化以及收入的增长。但是只有一点他们说对了,——房子卖得快。不过卖出去的房子究竟是什么人买的?买房的人是否用来住的?这样的问题自上而下好像都在回避,只不过通过不痛不痒的按揭限制、多套房贷利率区分、以及恰恰对平民购房者富具杀伤力的房产税来幻想摆脱高房价的恶性循环。然而,我们的“有关部门”、执法部门、专家学者,谁能沉下身去,认认真真走几个城市,访几座小区,看看那些销售一空的小区闲置住房有多少?官员、富人一个家庭拥有多少套房产?
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财产公示机制缺乏、特权监督体制不完善,正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当今的中国,用市场和经济的视角与思维审视房价失衡,无疑是天真的、可笑的、迂腐的。
 
和平民百姓需求性恐慌给高房价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同的是,黑色收入进行财产转换、投机炒房、垄断行业等高收入阶层、富人对房产资源的过度消费和占有,这些强大的欲望群体,刺激了房价的直线上升。尽管中国有着全球惊人的住房空置率,但中国的房价仍以世界侧目的涨幅、叹为观止的价格水平乐此不疲的持续着。
与所有抱着各种需求和目的的购房者同样刺激房价但却扮演着不同角色的政府、银行,有意无意的成为高房价的直接推手。
政府通过土地寻求财政收入和充满强烈功利色彩的空幻的GDP,为自己带来政治利益和升迁政绩。银行不仅追求集团利益,同样也在强烈的追求虚浮的政绩,因为在中国,有权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绝大多是国有银行,银行的高层很多实际就像是公务员,银行是国家的,升迁和年薪、花红、奖携却是自己的,当然,重要的是,风险绝对也是国家的。
政府既像平民百姓那样有一种恐慌,也像银行和炒房者那样充满着欲望。百姓害怕房价涨个不停,一年半载支持不了就要匆忙下手,跳进拥挤不堪的购房大军中;政府害怕房地产一落千丈,导致土地贬值,影响财政收入,影响政绩发挥;银行害怕房价下降,按揭的人少了,业绩和收入双亏,更可怕的是,抵押在手的房屋像阳光下的雪球那样眼睁睁看着蒸发,所以它只能让房价一路涨下去;最可恶的是那些有几个闲钱倒来倒去的家伙们和角落里都塞满了见不得阳光的黑钱的权利一族,到处都是他们以不同的身份证户籍买来的房子,他们天天害怕贬值,天天祸乱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房地产市场。
 
有钱的人,没钱的人,买得起的人,买不起东挪西借也要买的人,害怕涨的的人,担心跌的人,心事各异,满腹纠结,然殊途同归,——不同的出发点纠合在一起,合力给了高房一个价纵横驰骋的机遇和舞台,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房价还在“涨并快乐着”。因为来自各条“战线”的、纠结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这只宏伟的大军包罗举国上下、工农官商学,很给力!
利益、欲望、恐慌造就了中国当前顽固的高房价。这就是21世纪初中国辉煌全球的房地产市场的真相所在。
 
 
2011-1-2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0374C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