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2530

总访问量:8724989

开关之间 2013年实体零售关店现象剖析

2013年12月30日

评论数(1)

  2013年被许多人称之为电商年,与之相对的实体零售则有些落寂。转型困难、触网之困、业绩下滑而关闭门店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门店一关闭,耸人听闻的断言如“实体零售遭遇灭顶之灾”也随之而来,夸大了实体零售关店效应。

  而事实上,记者对2013年实体零售企业关闭门店数据及原因进行粗略统计后发现,关店原因各有“苦衷”,有租约到期、模式调整、战略性关店、转型等多种关闭原因,但大多数实体零售并不会因为关店而走向没落,相反,这是其转型路上的一个必经阶段。

  关店并非灭顶之灾

  在2013年,不管是外资的沃尔玛、乐购,还是内资黑马永辉,都没有避免大量关闭门店的尴尬。

  据了解,沃尔玛中国还将在未来18个月“非常谨慎地关闭15~30家门店”。但沃尔玛在华仍会以扩张为主。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总监李玲曾表示,“未来3年我们将开设100家新店,其中两大主力业态就是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并计划投资建设更多物流配送中心,重新调整布局和调整采购体系。”

  对关店表示坦然的还有永辉超市。据悉,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已在全国关店5家,止损和租约到期等是关店主因,永辉关闭的5家门店区域涉及福建、河南、东北等。

  对于关店的原因,永辉表示,这些被关闭的门店基本都是一些老店,由于年代久远,部分门店面积过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竞争环境。此外,这类门店大多遇到租约到期问题,鉴于这些老店的盈利能力较弱,偏中下水平,因此不再考虑续约,而是以关店方式处理。

  事实上,在关店的同时,这些零售企业也有大量的新店在开。除了成本上涨、过度竞争、管理不善等造成门店关停的直接原因外,实体店自身的经营特点也使其具有不断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然性。

  “我们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新兴城市商圈正在崛起,现有商圈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些因素,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改善业态组合,确保公司在市场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李玲表示。

  而饱受其裁员关店传言的乐购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找了出路和台阶,即投身华润集团。

  其实,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以及自身的位置,该关的就关,该卖的就卖,并不是坏事。

  模式调整何时休

  家电卖场实体店关门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而且至今仍未停止。

  今年,国美电器在香港的6家门店停业,国美集团副总裁何阳青当时表示,香港国美做了调整,从零售终端调整到大宗贸易,“业务做了些转型,就这么简单的事儿”。

  实际上,不仅仅是香港市场,在今年,国美电器仍然延续了2012年上半年关闭低效率门店的策略。2012年10月底,国美集团管理层就表示,会继续关闭亏损及预期增长较小的分店,上市公司资产包里也关闭了200家分店。

  而家电连锁区域巨头五星电器也在上演和国美一样的关店戏码。以五星电器青岛最大的旗舰店关店为例,这家开业不到两年、当时是青岛面积最大的家电卖场关闭的主要原因,据说仍然是高租金压力、定位不准等问题,以至于业绩不佳而提前退出。

  除了家电连锁巨头主动关闭独立门店之外,许多家电卖场也被购物中心以升级改造、更新业态等借口被“踢出局”。

  随着租期临近或者到期,购物中心在调整品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器卖场,这些曾经是购物中心眼中的“金矿”如今成了“鸡肋”。

  显然,家电卖场也早已意识到这种现状并开始转型。去年,国美电器换了Logo,将电器二字去掉,而苏宁也将玩具、药妆、茶具搬进了其超级大卖场。而且,其在线上的转型力度之快让许多同行咋舌。

  水土不服症不少

  今年以来,苏宁国美争相转型去电器化,苏宁向“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新模式转型,国美也打造电商新模式,向新模式要业绩。

  与本土家电连锁企业快速反应相比,外资家电的反应则要之后很多,其退出中国市场也正是这种后知后觉的表现。

  曾经设下“百店计划”的万得城在2013年3月正式关闭中国市场7家门店,全面撤出中国。相比此前折戟中国内地市场的百思买,这家经营消费类电子的连锁卖场在中国的生存时间更短,不到三年。

  其实,百思买和万得城进入中国市场后,仍采取其在海外“自行买断商品进行运作”的模式,虽然提供了较好的消费体验,但前期投入较大,门店租金、装修费用、促销员人力成本等不像本土竞争对手一样转嫁给供货商,承担更大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必然需要更高的利润来支撑,而且极少的门店数量,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

  而山田电机在中国市场的经历更短,其南京店6月1日停业,7月,天津店又面临关店。“看上去很美”的山田电机在中国仅剩下一家店——沈阳店。

  跟万得城一样,山田电机也是同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店铺经营模式照搬其日式家电量贩模式,大部分商品主打日系并买断经营,在产品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消费环境,以及门店租金、用人成本高企的前提下,山田电机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弱、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商品在价格上也无法占到优势,出现“开店亏损”的困境。

  其实,除了水土不服,外资电器连锁正好碰上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大量关店进军线上的转型期,一旦跟不上转型的节奏,退出中国市场也属意料之中。

  夭折,请淡定

  从沃尔玛的惠选、乐购的便捷店,到卜蜂莲花的四合一门店的半死不活,尝新,对于外资零售大佬们而言,并不怎么顺利,尤其是跨界尝新。

  今年,以餐厅为目标客户的麦德龙“餐饮通”超市入沪两年后宣告试水失败。“餐饮通”是德国麦德龙集团2010年在沪试水的全新门店模式。该店营业面积约为传统麦德龙门店的三分之一,商品中90%为食品,其中生鲜商品的比例高达45%。

  当时麦德龙曾表示,“餐饮通”是麦德龙在中国全新尝试的业态,即便在德国本土也没有先例可循。然而,这一模式的发展并不顺利,只好早点关闭。

  跟麦德龙这样跨界试水失败案例一样的还有京旺仔便利店。

  从2013年年初开始,南京地区的多家旺仔便利店就开始逐步倒闭了。年初,旺仔便利店相继关闭了5家门店,不久前,又有7家旺仔便利店关门,如今关门的18家旺仔便利店,则是今年关门的第三批。

  直到关门,才让业界了解这家便利店的背后,据悉,旺仔便利店是旺旺在中国经营的连锁事业,由旗下负责连锁通路的南京幸旺(旺仔便利店)直接经营。

  与同是经营便利店业务的7-11、全家相比,旺仔便利店的区域选择、经营模式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也许是其折戟的重要原因。

  毕竟,跨界试水的失败并不影响主业,所以试水失败后,大多数企业显得也比较淡定。

  家居类最“悲催”

  遭房地产不景气拖累,线上业务又饱受诟病,家居类企业的关店显得有些悲催。

  今年,营业了16年的蓝景丽家北京丽泽店闭店,不是因为生意不好,而是由于北京市政府的旧城改造、拆迁,主动放弃家居经营。

  除了蓝景丽家这种因不可抗力因素而关闭的家居卖场外,大多数的卖场关门都可能到了生存关头而迫不得已进行转型,这一原因跟家电卖场有些类似,但出路还不如家电卖场。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23.22,同比下降7.07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10月累计销售额为1.03万亿元,同比下降0.50%。

  此外,中国家具协会的统计也显示,去年家具建材行业年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目前国内家居卖场的总面积已超过4000万平方米,其中50%的卖场面积属于过剩。

  在外资建材市场撤离、本土卖场惨淡经营的背景下,转型发展正成为家居建材大卖场的唯一出路。

  在转型方面,家居都倾向于百货和购物中心方向,例如,银座家居燕山店将调整为百货。

  此前,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红星商业方面曾公开表示,红星商业将打造名为“爱琴海”的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品牌。据了解,其2020年开设的100个爱琴海购物中心中有60%将通过改造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等物业完成。

  不过,向购物中心转型可以理解,但百货业和家电卖场也在蜂拥购物中心,家居卖场的机会还有多少很难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

下一篇:罗森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