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1903

总访问量:8727238

台湾零售人的大陆漂流记

2011年05月31日

评论数(0)

  □ 本刊记者 赵晓娟

  在大陆的台湾人圈子里有这么一个笑话,上世纪80年代台湾人来大陆是探亲,90年代来大陆是公司派来的骨干,2000年来大陆为了观光旅游,2005年以后来大陆变身为打工仔,老板都是大陆企业家。

  而早在1996年就来到大陆的李光仁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从当时的企业骨干到现在的打工仔,经过十几年在大陆的企业中的“历练”,李光仁已经深谙许多大陆企业家的风格,懂得了“三分做事,七分做人”道理,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烦恼和无奈。

  磨合的成本

  如果是新来大陆的台湾人,李光仁的水土不服也许可以让人理解,但是作为已经来大陆十多年的“老台湾”,他这样的无奈则显得有些“没道理”。

  石家庄、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重庆……跑遍了大江南北,然而,每一次换工作,李光仁仍然充满了尴尬和心痛,因为不能理解大陆老板们的观念和心态。

  作为集团的外派人员,初来大陆时,李光仁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便利店系统做技术指导,但是他并没有运营的权利,技术指导仅为空谈,李光仁“愤而出走”,被调至集团在中国其他城市的分公司,但是结果与此前如出一辙。

  为了施展自己的技术,李光仁决定单干。

  经人介绍,李光仁到武汉某国营超市企业出任类似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在那儿一呆就是4年,李光仁主要负责为其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包括生鲜物流,低温物流,PC(处理厂)。虽然这其中出现了许多让李光仁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刚开始做预算的时候,中方认为成本太高。预算就一删再删,而且当初计划的方案是一套,执行人员实际操作时又是另一套。

  在不断把摩擦变为磨合的过程中,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起来了,并且成了武汉市的招牌工程,引得许多同行参观和学习,但这时候,李光仁离开了。“主要还是观念和思维的问题,要改变难度相当大,还需要时间。”他这样解释离开的原因。

  在李光仁的眼里,许多老总们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其实,用金钱换取经验是很值得交换的一个买卖,但是大陆许多老总有些瞻前顾后,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还有一些企业认为自己可以称霸一方,不愿做出改变,用他的话说就是有点“夜郎自大”。

  随后李光仁到了成都的一个便利店企业。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李光仁正式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其销售额去年是3个亿,今年预计是4.5个亿,而在执行自己计划的第一季度,李光仁已经完成了112%,已经超出计划。即使这样的好成绩也免不了要走人,因为公司出现领导变更,店铺升级改造计划不再执行,李光仁觉得自己没有再呆下去的价值了。

  拖大陆人“后腿”

  事实上,许多大陆零售企业在对外交流方面的需求还是相当大。据李光仁亲身经历,领导们经常组团去欧美、日本、台湾等考察,他们也急于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设施,硬件设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但是软件设备比如人员的敬业态度、工作态度等则要逊色于台干(大陆人将台湾来的技术骨干称为台干)。台干的薪资水平往往是大陆人员的3至4倍,在1996年李光仁的薪资已经是4000美金每月了,而在Tesco,他的年薪也将近百万,时间一长,大陆同级别人员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工作不卖力不敬业。

  对于这一点,作为台干的李光仁感到很委屈,虽然台干们拿着高工资,但是工作工作时间很长,通常“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而且做事都有周密的计划,不会返工,一步到位,因为返工的成本是平常的2.5倍。台干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更多,但企业总是在他们的工资上面打算盘。

  另一方面,在与大陆企业家沟通时很辛苦,在大陆骨干看来,台干有一股傻劲儿,到点了也不下班,还要和他们讨论工作事宜,拖大陆人的“后腿”,又不是给自己干,还那么拼命。而且台干有时候说话比较直,不会拐弯,容易得罪人。现在李光仁已经用“血的教训”领会了一则人生信条:做人七分,做事三分。

  在李光仁看来,员工的不敬业,与大陆企业家们对员工的认识也有关。他一直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对于员工最重要奖励的不是奖金,不是晋升,而是培训,因为培训员工可以用一辈子,一个培训良好的员工可以帮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但许多老板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中国零售业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流失率非常高。尤其是80后职工,把跳槽当作家常便饭,这让李光仁不解。

  总会有赏识我的企业

  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李光仁和他的台籍朋友们,都更倾向于去私营企业“打工”。虽然国企也愿意请海归、外籍的高管,但是这些高管的“寿命”往往不长,最长不超过3年,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受不了潜移默化的改革效果,老板们更愿意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通常因为效果不明显而主动与之解约。在李光仁眼里,国内老板对劳动合同并不是那么尊重,想解约马上解约,这一点他到现在仍不理解。

  当然,现在来大陆工作的台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方面。李光仁表示,如果随便从台湾的人力中介找人,素质不一定得到保证。只要是台湾的大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做事规范,有敬业心,有责任和素质。因为大企业如果要派人员出去,一定要经过台湾经济部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合格才可以出去,这就使得外派人士独自作业的能力都很强。

  但大陆的国有企业并不认同这样的专业性和技术型,所以台籍高管也很挣扎,甚至有些委屈,并要花很长时间去说服老板。在李光仁现在的公司,他当时花了两个多月说服老板开始建立中央工厂,结果老板点头了,但是过了3个月才真正开始做起来,随着新的竞争对手的逼近,老板为了竞争,又开始思索低成本经营,李光仁一下子信心全无。

  下一步,李光仁说自己仍然会去一个认同自己的大陆企业,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离职,许多企业闻到风声后向他抛来橄榄枝,现在已经有6个offer等着他来选择。

  “工资已经不是我考虑的最主要问题了,在这儿的工资其实非常低,只有以前在另一家企业的三分之一”,李光仁说自己来这儿就是因为理想,每一次换工作,他都会好好评估一下自己的价值,看自己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益,然后才考虑自己“值几个钱”。

  “总会有赏识我的企业。”他在大陆惟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这样的自信。(文中李光仁系化名)

  ■观点碰撞

  本土零售业能不能请“洋教头”

  境外人士有在台湾、日本、欧美等零售较发达地区的经历,其零售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大陆许多企业的顾忌就是成本较高,更宁愿自己摸索着发展,自己经营。因为台籍高管在大陆企业的薪资是大陆同级别人员的2至3倍。但是大陆的企业家应该考虑,现在不花小钱,以后会付出更多代价。因为其在摸索阶段如果成功那万事大吉,但是失败的话,就得从头再来,而且打破以前的模式,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陈基祥(原WOWO便利总经理)

  目前零售业已经国际化了,请境外和请国内的高管差异不是太大,再好的团队或者个人都最终会被企业所溶解。但是话说回来,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舶来品,欧、美、日等会在这方面更成熟一些,不仅是零售业,在其他领域如IT、制造业等,都有请外援的渴望。境外高管的费用虽然高,但其能够迅速地将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导入进来,尤其是对于那种正在壮大的企业和已经做大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需求比较迫切。我个人建议企业,境外高管在入职时一定要先做好文化的磨合。——何建军(零售专家)

  零售企业请外籍高管更多的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为了上市做宣传,很多零售企业会选择找一个境外团队。在股价波动的时候,企业往往也会考虑请一个国际团队,来稳定股民。——刘文烽(北伦国际零售管理机构总监)

  有些企业引进高管的心态太过极端。认为花点钱请境外团队来,把他们的优势学过来,再请一个……通过这样的循环,这就形成了自己企业独特管理文化,但如果企业的文化缺乏这种消化能力的话,最后往往沦为“四不像”。其实哪种思路都可以成功,但必须要把这种思路发挥到极致。现在很多零售企业把一种功夫学到六七分就觉得可以了,事实上还差很远。在这些功夫上,企业往往在借鉴“术”,但真正重要的还是“道”。如果没有“道”,只去玩弄“术”, 这个企业是走不远的。——胡春才(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