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网
撰文/上佳
人气太旺了!这是我们进入成山农场西安凯德广场御锦城店(以下简称成山凯德店)的第一印象。
入口处排队买榴莲一直持续;一系列鲜食加工项目,有序地安排在一条L型动线下,成了卖场的人流中枢,多个项目人流聚集;重复陈列的自有品牌量感凸显,处处昭示着“成山品质”;店招前面,甚至有年轻顾客合影拍照,这对超市品牌来说,很少见……
这些现象级的表现,使得成山农场成了西北片区的零售明星,吸引许多零售同行前来考察学习。
01
走进成山凯德店
成山凯德店属原卜蜂莲花退场后物业,位于购物中心负一层,约4000平方米;接手后,成山农场进行了整体重装,并于9月29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其第三家购物中心店,早前的6月26日西安未央龙湖天街店开业就备受关注。
门店以“餐超结合”的模式,设置大面积餐饮区,明厨亮灶,所有美食现场制作,让顾客可清晰地看到食材品质与制作全过程,为居民打造“购物+用餐”的一站式服务场景。
门店有接近12500个SKU,自有品牌达100多款,商品精准契合西安本地人的消费习惯与口味偏好。
整个门店动线清晰,通道宽敞,环境轻简,带有时尚轻奢新鲜风,逛感体验优秀。
整体而言,门店有几大显著特征:
1、加工品类表现突出
“餐超一体”模式下,成山农场餐饮加工项目十分丰富。消费者可以边吃边逛,烟火气十足。
“成山烘焙”以专业店的形式位于入口处,用户未进店,先闻香。
入口处,冰糖葫芦、炒板栗及小吊梨汤形成组合。
向里右手边,霸王烤肠、肉蛋堡、里脊肉饼、养生粥、菜盒、炒凉粉、芙蓉饼、热米皮、新鲜菜团、油炸菜盒、水煎包、酱香饼、多肉花卷、手工包子/水饺/云吞/馒头等加工小食依次排开,项目涵盖了陕西当地的各种特色小吃,人气旺盛,特别像芙蓉饼、油炸菜盒等。
再向里,3组大岛,聚集了佐餐的各类凉菜、酱菜、钵钵鸡、卤肉等,还有契合年轻群体需求的披萨、炸鸡、关东煮等。
门店还新引入了原汁原味的新疆特色现烤羊肉串、各种口味烤馕。
为了方便用户,所有加工类商品均可以现场收银,做到现买现吃。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线上点餐,餐品制作完成后到店取餐,避免了排队等候。
成山农场创始人刘帅伟向联商网表示,“我们主要是那种可以直接结账直接吃的类别,我们的就餐区也不大,要让用户直接吃而不是坐到那里的那种大餐,很多超市用预热或预制,我们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就是让顾客看见,体验烟火气。”
成山农场创始人 刘帅伟
而不大的就餐区,经常挤满了人,亦有果茶、可乐、果汁等饮食标配。
2、自有品牌表现突出
在成山农场,有100多款自有品牌。卖场内,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自有品牌的展示。
在礼品中心,成山农场的啤酒、饮料、白酒大量堆码。
在收银台边,“成山品质”自有品牌聚集专区。
在休闲食品片区主通道,自有品牌连续堆码,非常吸睛。
正常排面上,各种自有品牌陈列同样非常突出。
据了解,成山农场的自牌单品在每个分类里绝对都是前三名,未来希望销售占比能达到50%。
3、基础商品力扎实
在成山农场,除了鲜食加工类和自有品牌,其它各种基础品类经营也表现同样十分优秀。
从入口开始,除了鲜食的L型规划贯穿,整个U型动线以客厅休闲(烘焙、冷藏、水果、轻食)、厨房新鲜食材(蔬菜、肉类、水产)、厨房食材(米面、粮油、调味、速食)、休闲食品(饮料、休闲食品)、家庭个护(个人护理)、家用百货(日杂、文体玩具)几大场景集类,商品陈列以场景需求为主要原则,同时又有一定的品类集中。
(1)客厅休闲场景门类
低温日配区域位于入口左手边。区域主次商品搭配合理,品项精简高效,货架明亮照明融合商品的配置,使顾客一入卖场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
水果区应季性特征明显,有常规品项,更有软籽石榴等明星单品主推,价格实惠。多品种的柚子、系列小番茄、香蕉专柜等,无不体现着成山农场在水果经营上的专业;而果切实施行业通用的“468原则”(4小时后8折、6小时后6折、8小时后下架报损)。
轻食类与奶皮子酸奶酪、肉松、山楂糕等,与切片水果合用同一圈柜,并且位于陈列阳面,临近主通道,有利于品项的高效展示,色泽、场景、品项丰富性等均有利于激发用户购买。
整个水果、轻食简餐与冷冻冷藏一起,满足了家庭客厅休闲场景下的消费品类组合,同时临近鲜食加工,使得整个卖场热点不断。
(2)厨房新鲜食材门类
蔬菜区:“订单式农业”下,商品从田间到门店高效直达,保证了商品的每日新鲜。由农户地头直接扎把的叶菜新鲜欲滴;沙漠种植的0添加自营甜糯玉米,安全放心;产地直发的小白嘴山药,价格实惠;商品散包结合,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所有包装品项不加价,平价销售。
肉品区:牛肉拼盘、各种鲜禽、猪肉部位肉分割精细,专业水平较高;同时,潮汕南兴号肉丸设置专区,专人服务推荐,强化了优势地理单品心智。
水产区:品种丰富齐全,既有高档食材帝王蟹、面包蟹,同时应季大闸蟹陈列量也非常大;商品平价销售,区域员工一直在用心养护,各种卫生提示、烧法做法、品质传达也非常丰富。
(3)厨房食材门类
品种精选,品牌品项主次凸显;同时,各种标语提示,也有助于优化顾客购买决策。
(4)休闲食品(饮料、休闲食品)
端架上,大部分陈列着成山农场的自有品牌,是给用户的极致性价比;正常排面上,品种也得到了高效精选。
(5)个人护理及家用百货(日杂、文体玩具)
成山农场每日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而鲜食加工、自有品牌、基础品类、场景体验一起,整体组合,成为今天的“成山品质”和“成山能力”。
据了解,9月底,由于成山农场和门店对面的奥莱卖场BIGOFFS开业,凯德广场这座体量仅6万m2的社区商业项目,三天便创下客流超20万人次、销售额破2000万元的亮眼成绩。作为主力店的成山农场,对带活整个购物中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的巡店可能还不够专业,上述的呈现,只是希望能够给行业一些启发。我们能看见的,只是一个企业的表象,一家企业的出圈,背后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逻辑。成山农场到底有什么理念?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与创始人刘帅伟聊了聊。
02
成山农场的发展历程
成山农场的名字,取自刘帅伟父亲——刘成山的“成山”,而“农场”,很大程度上镶嵌着一种愿望和一种意义,“成山农场”,似乎传达着一种新鲜、自然、田园、安宁,并且又有一种生活感。
第一阶段(2017年前),是刘帅伟父亲在郑州的沉淀。2017年以前,成山农场是在郑州做200㎡的小菜店。
第二阶段(2017年-2019年),是初入西安市场的探索。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山农场开始从郑州进入西安。“我们想开一个居民社区楼下就能买到新鲜菜果肉的生鲜超市,定位就是家门口的菜市场。”
“第一家店面积1500㎡,盈利不是很好,因为还是不懂,”刘帅伟说,“经过这半年多的摸索,2017年下半年又开了一个2000㎡的店,基本上算是稳下来了。”
图源:西安经开
“这也奠定了一个基础,后续把周边基地和市场摸熟,顾客慢慢知道有「成山农场」这个品牌。后续,成山农场陆续开了七八家店,都是那种社区街边店。”
第三阶段(2020-2023年),是疫情期间的积累和学习成长。2019年底疫情开始,由于民生保障及优秀的经营表现,成山农场获得了保供的机会,疫情三年,成山农场也没有开店,就是不停地稳固门店,积累能力。
2021年,成山农场也开始接触并向胖东来学习一些理念和做法,对员工好、对顾客好、对供应商好,刘帅伟说,“在潜意识里,这些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发展。疫情期间,我们也学胖东来,蔬菜不涨价,甚至也以进价销售;然后给员工一些补贴和福利,对顾客好,核心就是想尽一些办法,给顾客提供一些帮助和方便,比如到家等。”
第四阶段(2024年至今),是新模式探索及发展。“2024年,基本上在学习,为我们新的加工型、餐超结合的门店做准备。而真正的改变和发展是从2024年10月份,我们开出来了曲江店,这是我们用新的形式、新的商品和新的经营模式转型的第一个店,做完以后感觉效果非常好。后来面积从1500㎡扩充到2000㎡。”
今年6月26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成山农场又开了未央龙湖天街店,这是成山农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购物中心合作的店,虽然在新区位置非常偏,但生意非常好,“当时开业店内客流超过5万多,我们把13万㎡的龙湖天街客流,从两万拉到七八万并且能够持续。现在龙湖天街和我们超市生意都非常好,这是一种强强联合,因为周边顾客买东西确实不方便,然后很多人开着车去买东西。”
龙湖天街店之后,成山农场紧接着就筹备了凯德广场店,“这是我们跟购物中心合作的第二家店,也是我们目前面积最大、餐饮品类最多、自营品类最多的一个店。”
沿着上述时间线,我们看到了成山农场的业态积累、市场探究、能力成长,这其中有市场的机会,但更多的还是创始人及企业团队的选择。
03
对话成山农场创始人刘帅伟
联商网:从郑州到西安开店,最开始的初心是什么?
刘帅伟:最开始其实就是养家糊口,想带着身边的人挣钱,能在西安上学、买房安家。现在我们及很多高管家人都在西安。能成就员工,而且带动了上千人的就业,而且我们的工资在西安是比较高的,我们感觉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联商网: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当时看到了什么市场价值?
刘帅伟:一个店里只做蔬果肉及食百这些基础品类,做的好可能也就十来万,因为你丰富性不够。我们了解当时河南比较好的超市,基本上销售都在30万元左右。
然后我们就想做的更丰富一些,于是水产板块开始自营,后续熟食、面点、烘焙等各方面收回来研究自营,就是这样一点点丰富起来。
后来发现我们的顾客年轻人居多,家庭消费居多,他们想要一站式的服务。但有很多菜他不会做,很多餐饮他想吃,于是我们想,因为来超市的频次比较高,在外吃饭的频次比较低,未来能不能有一种超市和餐饮的结合,本着这个初心,后来试验了“餐超一体”的模式,发现顾客还是比较接受。
联商网:当时有没有考虑过,鲜食加工还是很有难度的,我们对这种难度跟未来预期是怎么平衡的?
刘帅伟:其实刚开始确实比较难。我们也请了星级酒店的厨师,发现也不是很适合,因为星级厨师注重的是口味,是单品,而超市面对的人比较多,我们只能去覆盖大众化消费,所以也就是走了很多弯路。
后来发现还是要回归到大众消费,只要做的不难吃,没必要非要说做到米其林餐厅级别的。
联商网:我们有没有专门研究过,我们顾客定位怎么取舍的?
刘帅伟:我们定位是以20-40岁的家庭女性为主,因为她要做饭、要照顾家人、有孩子,她是家庭的主导,而不是老人,然后其他客层需求也都能满足。
为了这个定位,我们想为她提供足够的价值,比如说商品丰富、便利性,所以不光是生鲜加工,食百类我们做一些新奇特的、本地差异化的、网红的、潮流的,帮助顾客把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联商网:我们现在开店是购物中心店为主吗?
刘帅伟:我们还是要选好的购物中心。我找合作伙伴的标准,要运营能力强一些、场地大一些的品牌。希望它跟我们定位差不多,停车场足够大,最好是顾客的区域首选。
目前我们接手一些场子,就把它重新砸掉翻修,成本还比较高,我们也想只要我们做得好,未来会获得更好的商务条件。
联商网:我们餐饮经营中,是不是有联营也有自营?有没有中央厨房支持?
刘帅伟:我们现在是自营联营的结合,做好业态组合。
中央厨房未来肯定是要有的,但我们可能只是一个辅助,未来更多的还是要现场,要有手工烟火气。
联商网:但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
刘帅伟:为了顾客的体验感,为了顾客的这种烟火气,我们也是愿意的。
联商网:怎么样把控联营商的品质和服务?
刘帅伟:首先,联营商能进到成山农场,他肯定是做得非常好,我们是已经筛选把控过的;第二个就是我们在管理上对他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第三个是在食材上,我们有统一的标准,包括售后无忧、无理由退换货、不满意就退换货,这些基本上能满足顾客的大部分需求。
联商网:这意味着我们以后会带着一批餐饮伙伴,一起来创业,一起把我们成山农场这个品牌做出来?
刘帅伟:我们就是一个组合。我们把客流带过来,大家一起考虑怎么转化。我们通过品类的组合、通过小吃的组合,让更多的人在成山农场挣到钱,包括我们的员工、商户及合作伙伴,这也是很大的社会价值。
因为这种小餐饮,他们的市场非常有限,大购物中心进不来,小店又没流量。然后我们用购物中心场地+流量的方式,为中小创业者也提供了一种机会。
但他进来的门槛也是很高的,他的门槛不是他的规模,而是他的品质、他的口感、他对事情的这种态度,大家在一起做,价值观要耦合,这个非常重要。
联商网:从最开始农超对接,到现在让顾客可以看见生产加工,本质都是说“品质放心”,您怎样定义成山农场的顾客价值?
刘帅伟:我们觉得就是“满足顾客日常所需”,家边上有个成山农场,顾客肯定是很幸福的,他能买到好东西,吃到好的东西。
其次是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因为他有这种烟火气。点外卖有时是冷冰冰的,而到成山农场,顾客甚至孩子可以看见糖葫芦、糖糕、油饼、菜盒子是咋做的,包括新鲜的蔬菜、五颜六色的水果,我们希望传达一种强的情绪价值,一种放心和安心的情感。
联商网:我们的营销是怎么样展开的?
刘帅伟:我们卖场里面有很多向顾客传达价值的宣传,我们不做价格营销,不追求价格最大化,而是追求的价值最大化。商品营销肯定要做,但是我们不会做低价,所有的营销也是围绕着顾客的需求。
我们是比较早开始做榴莲营销的,这可能是全中国都没有的做法:我们包售后,不好的给你退、给你换,不够四房肉给你补,肉不好吃可以能退能换,还是满足顾客需求。
联商网:这个会带来流量,但我们所有的积极动作有可能都会带来成本,成本收益怎么平衡?
刘帅伟:顾客买榴莲的目的是啥?他是想吃,不是为了开盲盒,他肯定都想要好的,我们也无法保证所有的榴莲都那么好,但是我们能做的是给顾客解决这个问题。哪怕是我们损失,我要为我的顾客着想。
联商网:榴莲18.8元非常有优势,这个价格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帅伟:这个跟供应链的延伸和专业度有关系,我们一直在深挖。包括我们到了泰国、越南这些国外基地,我们也与大的平台、大批发商拼车发货,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把进价压下来,然后我们再去让利给顾客。
我们进的是最好的榴莲,吃起来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充分为顾客着想,让来的顾客都能体验到这种服务和品质。
联商网:我们事实上既有差异化,也有一些策略性的成分在里面?
刘帅伟:这跟我们的客群定位也有关系,我们的客户绝对是喜欢吃榴莲的,而不是在意萝卜白菜的,我们也绝对不会做萝卜白菜。
而用户说,“你看我今天买的榴莲多好,是在成山农场买的”,这种传播是远远大于低价。在西安有成山农场的地方,可能顾客一想到榴莲,肯定会想到成山农场,榴莲也锁定了我们的客户。
联商网:我们卖场里还有没有其他品会有做这样的思考?
刘帅伟:比如我们的羊肉串,我们在龙湖天街店也是学习了一个同行。羊肉串肯定新疆更正宗,我们花了很多精力,通过各种关系把人找来,成本也很高。
我们卖的不贵,9块9一大串羊肉串,这么大一个现烤的馕5块钱,在新疆都不贵,而且是真正的好吃。这就是我们为了让顾客有这种体验,有这种好的食材,好的商品,顾客跑再远也愿意。
未来的成山农场,一定是美食的打卡地,全球的美食可能都会在成山农场出现。
联商网:我们这个规模,是怎么考虑把农超对接实打实地做出来的?
刘帅伟:我们是做生鲜超市起家,最初的目的就是想去基地,绕过中间商,省一些钱。加上基地刚摘直接拉到超市是最新鲜的,就这两个想法。
后面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农村农民最大的不是种的问题,而是找不到持续稳定的销路。于是我们跟一些优质的合作社签订合作。
我们的菜都是基本上成捆、成袋、成把的,都是农民按照我们的标准,在基地分装好直接到店,既减少了门店的工作压力,也让农民多了一项收入,这个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事。
联商网:农超对接这个事情,行业里讲了二十多年,在西安为什么是在成山农场看到了那些跟其他超市不一样的东西?
刘帅伟:其实我们这帮人就是做一些很基础的,很傻的一些事。
全国的基地我们都在跑,很辛苦;在市场上去进货多轻松,直接打个电话货就来了,但那个意义、价格和品质是远不一样。因为到了田头基地,真正好东西我们最清楚。还是为了围绕我们的顾客,让他们吃到放心安全新鲜的蔬菜水果,我们愿意跑到源头去。
联商网:“我们愿意去做那种很基础、很傻的事情”,不同的公司,你的意愿会在未来形成巨大差异。这跟我们的基因有关系吗?
刘帅伟:我们是从蔬菜水果做起来的,未来也会把这个更放大。
我们看行业里有些品牌在做基地的时候,会跟农户有这种土壤改良、种子优化、种植效率提升、信息控制等,会去包装它,让它更现代化,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模式,为了销售更方便,这是信息差别,是建工厂的逻辑。
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也让顾客更放心和便利。
我们也不投资,不会去种地,目前能力还达不到。选择基地和自种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未来就是订单合作。当然,农户也有规模性、动态性的问题,我们尽可能的跟大型合作社合作。
联商网:您个人带团队的理念是什么样的?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刘帅伟:我们希望跟着我们一起的人,他不一定有多专业或多聪明,最起码忠诚、勤劳、爱学习、踏实,在我们看来这些是很好的品质。
我们对管理层和员工,也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给大家涨工资,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当然,对员工的薪资福利,我们也是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的去学。目前我们的薪资福利也还比较好。
联商网:我们现在年轻的干部比例非常的高,我们为什么不招一些有经验的?
刘帅伟:我们团队比较年轻,基本以90后、95后还有00后。
加入成山,要认同成山的思想和文化,我们还是说一张白纸比较好教,培养会更快。如果有太多固有思维,有时很难去改变。
我们现在也在招管培生,会给他规划成长路径。可以理解为半年培养一个主管,可以跟着去做商品、做采购;一年培养可以独立带店的店长,我们希望人还是要慢一些,要能沉淀下来,更踏实一点更好。
联商网:标品这块,现在整个社会供应非常丰富,我们有什么样的原则?
刘帅伟:我们目前非生鲜部分占40%-45%,卖的也非常好。
它跟你的选品、定价、组合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是那种让供应商包场式的、靠一两个供应商把所有的类别做完,我们品全都是自己选的。我们需要的重点是商品,而不是供应商,可能供应商对接起来会麻烦一点,复杂一点,但是我们也愿意这样做,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然后在定价方面,合理的价格,挣合理的钱,但相对于其他超市绝对也是低的。
联商网:行业有很多方向和主题,对用户的需求,我们有什么机制,把这些东西最终做成一个方案给消费者?
刘帅伟:我们对商品有充分的规划和调研,对供应商、工厂进行严格考察;调研完以后,基于每个店的规划,购物中心店是一种、社区店是一种,做决策。它是一个动态的、真实的业务。
联商网:我们自有品牌的开发流程是什么?会对标奥乐齐和胖东来吗?
刘帅伟:就是市面上好的自有品牌,我们都会去看,然后会找适合我们的。
我们也不会去盲目发展和跨度太大,我们还是做一些基础的、民生的、老百姓需要的,而不是追求为了扩大自有品牌而做自有品牌。
联商网:您曾讲过,未来希望这个品牌的比例占50%?这个是怎么确定的,未来用什么途径实现?
刘帅伟:我们的自有品牌,在每个分类里绝对都是前几名。我们更看重销售,商品数量肯定也是逐步增加。那这个占比的扩大,主要是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更认可,主要来自复购。
联商网:未来在“场”或“货”上还会做哪些升级调整?
刘帅伟:凯德店现在开业时间还比较短。未来还是在加工上面突破,从全国美食到全球美食。
门店也是一种组合,看周边需要,我们会根据需要去迭代评估,哪块放大,哪块缩小。我们现在这些板块和分类已经实现全自营,就会根据不同的业态、不同的场去调,做到最合适最合理。
未来也可能会开更大的店,美食会更多。在规划上,我们也会做很多的场景组合。
联商网:对当下比较热的调改,您有什么看法?
刘帅伟:我个人认为,商业或者超市它没有捷径,其实我们成山农场的发展也是。不可能说做了一二十年没做好,通过一场调改就能解决问题,还是一个思想认知和经营能力成长的问题。
不是不认可调改,调改肯定是好,但还是要脚踏实地去做。建议还是先做好水果、蔬菜、肉、水产这些基础的,然后再去加熟食、面点、加工、烘焙、餐饮这些,可能每一个分类都会让你研究一年,甚至持续,它应该是加法。调改,肯定还是要脚踏实地,让自己能力不断成长,一步步踏实走。
联商网:您觉得现在的哪些要素,能够支撑大卖场迎来新的生命力?
刘帅伟:还是跟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有关系。
我们原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供应商有什么你卖什么,现在很多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卖什么。就是要跟山姆一样,帮顾客选品,这个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能力成长,在能力范围内,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虚假的天天做活动,天天打低价。
联商网:当前,像即时零售、折扣商业、会员店等业态很多,您怎样看商业的未来?
刘帅伟:未来的中国市场应该是百花齐放,会冒出来很多在当地很厉害的品牌。一定不要做跨区域的,或者全国性的,要聚焦当地、服务好当地、研究当地的老百姓消费习惯,不要去盲目扩张。像胖东来就研究许昌、新乡当地顾客的消费,一样能做到一两百个亿。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耐不住寂寞,还是要一直扩张。
你有能力的可以走出去,没能力把当地做透也很好,专心去做一件事吧!
联商网:我们以后有没有线上这块的计划?
刘帅伟:线上会有,我们把线上当成一个顾客生活需要的一个东西,属于服务顾客的一项内容;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线下为主,把线下店做好,线上可能会是一个增量。
线上一些企业效率很高,完全两个逻辑,不要轻易的去撬动别人优势的东西。实体店物理上还是有区隔,做好自己的就行,我们有我们的生意,然后我们把能力做得很好,它就会有抵抗力。
联商网: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成山农场,我们是什么态度?
刘帅伟:平常心跟大家正常交流,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就行了。然后我们也没有说做到成功,因为我们还是一个非常年轻、非常低调务实的企业,才成立七八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沉淀。
我们也是相对开放一点,有人想来看,那肯定他有认可的方面。我们能交流的去交流一下,能帮助的帮助一下,交流也会让我们进步。
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会刻意去做分享。
联商网:在热闹中保持克制跟理性,这个也是一种很难得的能力。
刘帅伟:这跟河南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吧。大家都勤勤恳恳,很务实,低调不张扬。河南的地域还是养育了很多这种企业,都很低调。
联商网:对于想做大加工,餐超结合的企业,您自己会有什么建议?
刘帅伟:第一,不要盲目扩张,这是跟东来哥(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的理念是一样的;第二个就是在能力范围内,你可以扩张,然后服务好周边的顾客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
如果是也想做一个餐饮加超市,没踏入这个行业的就不要踏入了,然后做好自己,你可以一点一点加。顾客需要烘焙,那你就把烘焙加上,需要熟食把熟食加上,不要盲目地为了增加而增加,反而变成负担。
我们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做的那么好,但是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突破。
联商网:未来还有什么规划?
刘帅伟:我们的物流中心开始高效运转,包括数字化,尽可能的去运用,我们现在店外加些茶叶、药店,毛利只有20%左右,包括当时考虑做药店,也是顾客的认可和信任。就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踏踏实实地做,该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
行业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我们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我们可以看他,但我们一定是先理解透彻,你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商业元素在我们这都有体现。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不在于说你去学谁,而在于我能转成我自己的,能落地。
最大的还是真诚,踏实,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
联商网:您父亲经常会把哪些价值观传达给你?
刘帅伟:他还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务实,有时也很天真的那种人。之前在河南开店我还上学,周六周日就在家里帮忙干活,卖东西、削甘蔗、卖菠萝、卖西瓜,啥都会干,这也是学习和积累吧。
那个场景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人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扎扎实实的把事情做好,实在一点,真诚一点,你顾客需要的就是这些,没有花里胡哨。
联商网:其实有时候也是跟人的底层有关系,很多人看到一个现象,觉得只是有一个风景在,但是谁能把这风景看的很美,这个是很有差别的!
写在最后
交流那天,刘帅伟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他一早到了门店巡场,联商网采访前,刘帅伟还接待了西安某家购物中心管理团队。
“充分地为顾客着想”,这是刘帅伟交流中反复提及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能捕捉到,务实、真诚、理性,对身边人好,社会责任等很多标签。
“不能夸张地宣传,我们就是实打实的做事”,这是刘帅伟给我们的叮嘱。
可能正是这种踏实、理性,成就了今天的成山农场,并且它还在生长。我们始终相信,有价值的底层,才是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持续养分。
我们也衷心祝愿,成山农场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价值,并且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