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9日
评论数(1)单品管理是百货业突破经营模式限制的任督二脉。一旦打通这个环节,现有的很多联营管理的难题都能迎任而解,价格管控,CRM、数据挖掘等等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才有可能发货功效。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个突破,必须解决两个难点,一是真正设计出适合联营专柜的信息化系统,不能简单把大卖场那套系统拿来套用,二是要正确把握好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重新确立商场在经营中的主导地位。
前者,我已经在之前的博客中介绍过曾经亲自实践过的案例和设计思路,而今天这里想和同行们就后者进行一些讨论。
其实单品管理真正的难题主要是商品信息的录入采集,由于百货商品和快速消费品的特点大不相同,所以这个工作如果像大卖场一样,由商场的人员承担,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为什么前几年一些大型商场的尝试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在设计信息系统单品系统时,最先考虑的就是改由各品牌专柜的导购来录入,为此我本人亲自穿上导购服实习了半个月导购,经过实践证明这完全可行。想想一个300个品牌的商场,导购至少600个,这个人力资源恰恰是联营百货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最近我在和一些百货行业的同事讨论单品管理时,却发现他们普遍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供应商会不会支持?
其实不需要搞什么问卷调查,答案只有一个:不会支持。
原因很简单,在长期的联营方式合作磨合中,供应商和商场形成了战略上双赢,战术上单赢的局面。也就是说,商场业绩好,大家都有利这个大道理谁都懂,可落实在每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上,双方又处在互相博弈的情形中。
单品管理就是百货商场和品牌商博弈的最关键的一步棋。供应商不支持无非几种原因:
一、 有实力的品牌商,当然是希望商场退居到一个物业服务的角色,自己争取更多的经营主导权,所以压根就不希望商场了解他货品的详细信息。
二、 机灵点的供应商,明白单品管理后,所有细节将全部在商场的监管下,再也不可能把高扣商品开成抵扣码卖。靠打点关系捞好处也不容易了。
三、 大部分代理商只是本能的抵触任何已有现状的改变,其实并不是真的担心导购劳动量。这个不仅仅是供应商,就是商场内部人员也一样。任何信息化的推进,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是这种惯性阻力。
从供应商的立场,无疑他们会认为单品管理就是动了自己的奶酪。那么从商场的立场,是不是认为那本来就是自己的奶酪呢?
我遇到的百货同行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商场的管理者自己也认为那是人家的奶酪,能要一点当然好,要不到也就作罢。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讨论单品管理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商场觉得这奶酪是大家的,但是现在被供应商占有,不知道该怎么要?有的发问卷,有的签附加合同,反正总之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实施单品管理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
第三、坚决认为单品信息本来就是属于商场的奶酪。即使现在没占领,但主权是不容置疑的。这样的商场,基本都是经营业绩不错,商场位于强势地位。有人说是因为商场业绩好,才可能强势。其实这里是有一个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其实只有强势商场,才可能业绩好。一味讨好供应商,完全把自己放在服务角色的百货商场,往往最后被供应商的分散经营拖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