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谈

kaga

公告

KEEP CALM AND TALK ABOUT BUSINESS

统计

今日访问:4598

总访问量:43085458

要不是马爸爸,实体商业还不是白白少了个业绩爆发增长点

2017年11月15日

评论数(0)

昨天有一位PR公司的朋友和我聊到,说发现一个事,就是现在的双11,对实体商业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点,比如正常情况下,可能大家会觉得双11是网购狂欢,商场会在资源倾斜方面尽可能避开这个阶段,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商场甚至会选择在双11开业——你可能已经猜对了,说的就是上周末现象级的巨无霸体量项目苏州中心~!

(但本文不是写这家店,可能下周出。)

这当然也是我赞同以及没有写过的观点。

其实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是长期潜移默化客观存在的,因为消费者的财富有机会成本,在某个渠道某个时间段花费得多一点,就意味着可能在别的时候、另一种渠道少一点;再简单点,父母为小孩的支出多一点,自己自然得少买几件衣服。(这里指大众消费者,财务自由的除外哈。)

这种现象,在天猫崛起的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天猫对场内品牌进行“品牌化”、“规范化”管理后,消费者得到的最初认知是线上能买到更便宜的产品。

而实体零售稍显措手不及,因此抵触情绪在所难免。

但如果换到今年1682亿这样的大背景,商场如果再抵触电商就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了。

原因是天猫方面,已经强到能在K11搭台了;而在品牌方面,经过前几年的蛰伏,也完全认识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同价已属正常,O2O不再是个概念,而是检验一个品牌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之一。

另一方面不得不服,天猫已经将双11“上天猫就购了”的刻板印象,转型成了一个激发消费者购物欲的时间节点,我相信可能即使在2月份,我们在讨论购买什么产品时,偶尔也会说出“这个等双11再买好了”这类话。如今的这个节点,不仅限于天猫,其他的电商平台,包括实体商业零售,都成为了受益者。

举几个碎片化的例子:

上海最好的百货商场之一,久光,今年从11月2日起微信公众号标题上总共出现了8条双11相关推送内容,也就是几乎每天都有,而在15年11月仅仅只出现了2次。

在今年双11期间,天猫补贴品牌做线下快闪店,做出了20几个案例,我觉得明年如果还玩这一出,规模上可能会更大。

相关阅读:

刚过去的双11,天猫在线下和品牌合作了20余个快闪店

对商场而言,很形象化的一句话就是“被马爸爸的钱砸得痛并快乐着”,我相信没有商场甚至是品牌主观上希望看到猫头出现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上,但无奈马爸爸可以让这么多功夫巨星零片酬陪跑,砸几个快闪店又算什么。

但不论是在商场内定点抢红包,还是做快闪店,带来的客流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对整个商业环境而言理应是利大于弊,而据一些商场朋友的反馈,在此期间,营业额等各项数据都增长明显。除了餐饮这类显而易见的增长点外,上文说到的如今这个时间点线上线下的同价促销也是一大因素。

dyson这类价格相对规范的产品是很好的参考标准。

线上,在经过一系列考验智商、脑细胞“膨胀”的玩法后,官方给出的“到手价”,和你去实体店购买的价格是一样的。双方的差异,仅在与线上可能因为抢到马爸爸送出的红包而有额外的优惠,但需等待物流配送;线下可以现场试机,即刻提货,但价格无法再低。

因此,实体零售怕什么呢?条件如此成熟,要做的不就是把自己服务和体验优势在这个时间段尽可能放大而已吗?

双11前夕,《联商网》的朋友问我11月11日会不会去实体店观察一下线下商业的情形如何,当然不会啊~ 因为一定是一片繁荣景象呗~

当日艳阳高照,我选择了带娃去长宁来福士体验了一回商场新搭建的户外游乐场,这个你倒是让我在线上玩玩看?


而在场内外,抢红包时也不知道哪里就多出来了这么多人,所以现在来看,阿里在做的事确实如同马爸爸所说,在为消费者带去快乐,至于品牌和商场是不是快乐,这就看你的心态了,至少多年后,品牌已经知道了该怎么玩,而商场则正在入局,我相信线下的强者定能挖掘出自身的优势与线上一起玩,毕竟要不是天猫,双11你的营销文案可能还是

“这个单身节,你需要这些必备单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k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