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媒体专栏

公告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是连锁的专业报纸,其前身是《名牌时报·超市周刊》(于2000年正式创刊)。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本刊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目前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协会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界企业家的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基于以上条件,本刊拥有自己的市场专业培训团队,并在全国业内专家和学员的支持下迅速成长。 此博客为《中国商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88

总访问量:3383250

电商企业集体上演挖角大戏

2011年07月01日

评论数(0)
 ● 本报实习记者  王 萧

  缺人不缺钱

  电商企业集体上演挖角大戏

  在电商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在2010年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论坛上,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知名B2C网站的物流总监齐聚一堂。在他们看来,“与其说来开会,还不如说是来见见过去的老同事,交流一下感情,看看他们又到哪里高就。”据悉,当时参会的100多人中,有20多个都是过去从卓越亚马逊离职的员工。对他们而言,参加论坛遇见老同事,已再平常不过。

  电商高管跳槽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电商企业的疯狂。

  高速发展是诱因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呈现井喷之势。而网购企业作为电商的新军也不甘落后,自王兴所创的美团网点燃了团购网站的第一把烈火之后,现在的团购市场早已是“千团大战”的场景。糯米网第一天上线,就引发了15万人疯狂购买2折的电影票,拉手网刚宣布成功融资团购史上1.11亿美元的最大融资没多久,名不见经传的窝窝团便立刻引来了2亿美元的风投资金。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引发了传统零售商的躁动与不安。在“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口号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开始“触网”。国美2010年并购库巴网;苏宁则推出了自己的网上平台——苏宁易购;而沃尔玛欲控股京东受挫后,转而入股了另一著名网上超市——1号店。

  麦考林人力资源部总监马力认为“在未来5年内,如果没有严重的经济问题影响,电商行业还会持续高速地发展。”

  电商的高速发展,自然引发了人才的大量需求。拉手网CEO吴波表示,拉手网今年将大量招聘人才,公司人数将从年初的2000多人扩张到10000人。其他团购网站也在大量招兵买马,欲图在团购市场多分一杯羹。

  不过,相对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显得日益匮乏。公开资料显示,仅2008年,中国新增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就超过230万,2009年、2010年又分别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大幅增长。以卓越为例,2010年,公司在前端零售组织就招聘了超过320名员工,而在前年,这一数字仅为120人左右,增长了150%。艾瑞咨询的一份调查显示,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的诸多岗位人才需求。

  上海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春才的观点一针见血,“电商企业的高速发展与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现今电商行业的主要矛盾。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门槛过低 跳槽频繁

  “有经验和实力的人,非常容易走上自我创业的道路。目前,不少大公司的高管一单干便能拿到投资——融资太容易了,高级人才自然越来越难找。”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钟伟表示,“高管的跳槽固然会带来原先企业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整体行业的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频繁的人才流动,会让各家网站的运营逐渐趋同,并产生互相抄袭、资源重复,缺乏个性的局面。这对电商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除了企业自身发展导致的人才需求外,行业门槛的过低也致使电商人才舍弃高管的职位而选择了自主创业。2011年以来,已经有包括边锋总裁许朝军、盛大在线副总裁边江、酷讯创始人陈华、多玩副总裁林军纷纷获得融资并投身创业浪潮。

  除了自我创业,B2C们更大的人才压力来自网站间的相互挖角。与传统行业不同,在电商工作过两年以上的员工已然被看作“资深人士”,为各家网站争抢。在众多电商企业的激烈争夺中,电商人才的跳槽变得越来越频繁,职位越来越高,薪水也随之水涨船高。“与之相伴随的是,电商人才的心态开始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在一个岗位还没能有足够的经验便去追寻更高的职位和薪资。”胡春才对电商人才的频繁跳槽无不担忧。

  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商人才事业部总裁助理鲍志林说道,“电子商务人才的流失与缺乏,一方面使企业业绩产生波动,人员经验和企业深度无法累计;另一方面,对电商人才来说,对以后的工作规划也有不好的影响。”

  人才培养成当务之急

  人才的短缺成为电商企业的发展之殇,然而要填补这个“伤口”却并非易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分析道,“首先,由于电子商务特性,几乎每年都会诞生新的模式,而高校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难跟上这种形势;另一方面,对于电商企业而言,通过训培自己的人才固然是最佳选择,但是,大多处于高速发展的电商企业面对这个‘培养期’,却只能是‘等不起’。”

  基于这个考虑,很多企业主要通过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平台上发布信息。但通常情况下,以这种方式招到所需的人才十分困难。

  “不得不说,传统招聘平台上的简历数量巨大,但这些简历对网商而言并不合适。很多时候,电商企业需要的是一个网店的物流工、打包工、做店铺装修或网页美工的人员,但这些岗位在传统招聘平台上几乎看不到。”鲍志林如此表示。也就是说,网络招聘渠道虽有海量的简历,但真正符合电商岗位需求的人员凤毛麟角。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商企业把希望都寄托在外部招聘上,很多电商企业都已经看到内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马力作为麦考林的人力资源总监,提出了麦考林的人才培养规划,“麦考林在人才建设方面会为人才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平台,同时公司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参与各种电商行业的交流,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经验值和成就感。”

  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多家培训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创业中心、共建网商学院等,共有3000余名学生接受了实体课程。鲍志林提出了以后的计划——三年内与百所高校进行合作,预计十万应届生将接受实训课程。“现在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开始着手:电子商务运营综合人才、电子商务的技术开发人才和电子商务的视觉设计人才。这些人才处于金字塔的塔基,塔基不稳必然影响塔尖的流动。为了长远有序地发展电商人才这个金字塔,所以我们从基础人才培养做起。但是高端人才交流和高级企业培训会是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虽说现在人才问题困扰很多电商企业,不过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黄国雄对电商企业的发展很乐观,“电商人才的高流动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行业也是个好事,会促进人才的交流和整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企业也是个提醒作用。如果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在人才使用、待遇、平台等方面有提高,人才自然会回流。”

  电子商务行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一直被风险投资所关注,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大的细分子行业,预计2013年其占互联网行业市场份额将会超过4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chaoshizhoukan。

下一篇:找到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