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人民的生活是由密密麻麻的管网配置链接的,常态下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些链条怎么生成,只需要能够正常买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商品即可。
当遭遇突发事件,打破原来的管网路径,人们的生活就会发生变化。市场活力强的地区,会快速自我纠正这种错配,并寻求各种路径重新进行链接。一般市场路径:产地端--代理端--渠道端--消费者。
市场突发管制时,部分链条会被打断。强势超卖在管制下,受到影响相对有限,一般会化身保供渠道,获得牌照加持,享受市场红利。但是超卖体系并不是市场的真正主力。
大卖通常设计辐射3公里,B超通常辐射1公里内范畴,加上辐射百米的便利杂货体系,构成线下管网。在很多地方B超市场份额都在大卖的一倍以上。大卖和B超等通常有不同的朋友圈,一旦被卡,原有朋友圈就会断链。市场开始进入自发演进,实现自救。
如郊区菜农无法联系上原来的批商,大量的菜只能烂在地里,而城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开启线上求助后,通过各种渠道重新进入到市民餐桌。实现产地端--消费端的短半径触达。同样被困的还有供应商,实现供应商--团长--消费端链接,实现去渠道化;渠道端--团长--消费端,增加链接纽带。几乎在原有链条被卡的同时,几天内完成供应与需求端的再链接。开保供大卖想要完成独挑大梁,至少要放大五倍以上产能。
大卖在原来设计的容量无法支撑其持续放量来迎接消费端的突发井喷。大卖的峰值通常在开业首日,早年峰值可以逼近200多万一线,后期的大卖基本在百万左右。首开后进入常态,随后几百号员工应对完峰值开启裁员或离职潮,正常大卖不会有可支撑其产能创新高的人力。
线上增量对于基于线下设计大卖挑战更大,如未预留分拣区以及没有高效分拣能力、未配置骑手通道等。门店端对于非常时期的日容量多大也不一定有底,加上KPI压力,采购下单也会偏保守。非常规阶段,门店端承担着极大的峰值考验,人力使用率超标运转,更多会基于动作的快速重复,无法静心思考优化。
很多地方都会发现,基于民间自发的供需重配才是主力。
电商体系是很多人寄予希望,可实操偏弱。生鲜是电商短板,万亿市场好看,不好啃,以至于占比一直很低。非常时期会给予电商爆单机会,但履约能力会严重制约其发展。
电商履约一个是仓配型网络,设置区域仓,由仓进行分发中转配送触达。大仓有个特点,因其承租能力低,一般不会进入城市。这个也包括超卖的仓,除了早年建仓或国有仓。当然超卖大部分是没有仓,走供应商直配。这个也极大限制了超卖在非常时期的调节能力。大仓在城市外围,就会因为分割在不同区域而受属地管理政策的限制。更特殊的是:一旦仓因各种因素被封,仓配型网络可能直接被打瘫痪。自营仓玩不转时,也可以借助供应链的仓。好做时,供应链自己想办法对接消费端,去渠道化。电商是平台仓,场地规划、设计、配置等都不是围绕同城近场来做的。比如分拣,比如习惯采用三轮小电驴等,遇上短爆期也不可能去慢慢改造。没有解决货、运力等效率痛点,也难以享受超额收益。
另一个是网络快递,收转运送等。主要考验干线能力和优化能力。此时的四通一达,难。邮政自己的网络都难。
电商非近场属性决定了其难以承接天量订单,招安诏也难以吸引短线盘。启线上求助后,通过各种渠道重新进入到市民餐桌。实现产地端--消费端的短半径触达。
同样被困的还有供应商,实现供应商--团长--消费端链接,实现去渠道化;渠道端--团长--消费端,增加链接纽带。
几乎在原有链条被卡的同时,几天内完成供应与需求端的再链接。
消费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第一层级基本物资需求盘基本能够满足,多团,有地方存储,生存不是太大问题。特别是那些拥有大房子大冰箱的Costco等会员,其储存能力超强,只要大大的地下室不是用来储存拉菲等占用了。重点民生物资哪里都是走特殊通道。只是在分配环节会存在公平问题,有的人还会收获更多、收获更好的物资;没有的人,连仅存的都消耗光。
基本生存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开始向往午后的休闲生活。休闲食品属于非重物资,在发证或各地放行都会比较谨慎。很多超市货架休闲食品一扫而空。这种消费端强需求与在岗执勤人员不断积蓄的厌恶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人在外面风里雨里,有的人却在吃香喝辣,增加他们的负担。
满足朴素的物质需求后,还会有更高的精神层面需求。别看占比小,总人口基数大时,产生的量也是相对大。从民生到非民生到非必须,对应的是一排排货车。有的司机已经浪完了,有的还在找门路。
消费需求多元,供应链短期受到冲击重构,渠道适配重调,经过一段时间各方重新适应,都会找到适配体系进行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