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潘

7-11未来5年要在日本净增1000个店,可行吗?

08月13日

评论数(0)

7-11便利店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潘玉明

编辑/娜娜

8月6日,7&i控股发表未来5年(到2031年2月)经营变革计划,从今年9月份起步,开辟国际化单一便利店业态的新境界。

7&i控股成立于2005年9月,发起者是7-11、伊藤洋华堂(GMS、SM)、Denny's(餐饮)三个家族关联企业,当年底收购整合崇光西武百货,一时间成为零售榜一大佬。

作为伊藤家族事业的创业者,伊藤雅俊信奉信赖和诚实的精神,7-11的重磅功臣铃木敏文主张积极应对变化的思想,并且曾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眼下,发起变革的现任社长戴卡斯如何评价、对待这种创业精神呢?

一、站在历史拐点上,变革极为重要

2025年5月27日正式接过集团社长权杖的戴卡斯表示,“目前我们站在历史拐点上,变革极为重要。9月份开始,我们集团历史上第一次转变为专门经营便利店的事业体”。

之前3月份宣布上任时他还说过,“我们失去了一些市场势头。必须谦虚地接受失去部分市场份额的事实。为了尽快恢复正轨,必须加快投资速度”。

整合解读这些发言,主要背景有三点:

第一,两年前由于运营效益低下,被投资方代表拍桌子批评,集团决策层甩卖了崇光西武百货店事业,结果其转手被卖给了国内家电行业大手友都八喜,如今池袋西武店在新的经营决策指导下,仅用半年时间高效完成阶段性改造目标,三层部分区域已经开业。

第二,为了应对加拿大便利店企业ACT想要收购7&i的冲击,减轻运营负担,甩卖了伊藤洋华堂祖业,让创始人伊藤雅俊的后代们不愿意直面媒体。5月27日升任会长的伊藤顺朗对媒体勉强表示:“我的使命是希望企业保持长远成长价值。”

第三,加拿大ACT便利店企业在7月17日撤回收购意向,说了一些7&i不好商量事情的话,7&i立即回击说,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不管怎样,吃瓜群众以为这个收购案与7&i插足北美市场、惊动当地便利店大手ACT有关,同时也让7&i高层警醒,就是在日元贬值、企业资本价值高企的国际资本平台,如何确保企业自身的控制权。

据权威机构发布数据显示,日本企业擅长收购海外企业资产,而海外企业想要收购日本企业难上加难,日本企业特有的保护结界,同样呈现在7&i集团。

经过三年来的折腾,7&i只剩下7-11便利店一个主业态事业了。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初拍桌子的投资方的意愿,他们当时的意见就是分割低效益项目,只保留7-11。这对于经营决策层的代表井阪隆一却是个沉重的话题,在几次媒体见面会上,每当有人提起企业被分割的话题,他都回避锋芒、鞠躬道歉。

当初,井阪隆一是经过和铃木敏文的一番博弈内卷上任的。2016年2月,铃木敏文暗示井阪隆一社长退任,井阪隆一起初同意,后来又不同意了。铃木敏文把这个动议提交董事会,结果被否决。4月7日,铃木敏文宣布辞职:“和票数无关,是不被信任了”。他儿子铃木康弘(集团CIO)随后也离开公司。集团准备给他最高顾问荣誉,但井阪隆一和外部董事面露难色,最后授予名誉顾问。一番博弈下来,很多媒体和行业人士对号称日本便利店之父、打工皇帝的铃木敏文表示同情。5月26日,井阪隆一在舆论风波中反手上位,宣布了一些野望:要在单品管理、MD轴心策略方面仔细琢磨,要加快推进北美便利店市场、准备和H2O(阪急阪神控股)资本合作、加快全渠道技术开发应用,等等。

如今看来,他在业务上没有传承两位前辈的诚信、应变的思想精髓,战略上也没实现和H2O的合作。到了2022年其行事被媒体称之为“内忧外患”,到2023年又被戏称为“八头八尾”,8月31日触发日本时隔60年的员工罢工游行,9月1日卖掉崇光西武百货店。到2024年分割卖掉祖业伊藤洋华堂相关股份,3月至11月,纯利润为63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8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8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43亿元)相比,减少了65%,与罗森、全家比较,7-11在过去两年期间客单价持续下降,商品力和大众口碑更是大大地下降了,他似乎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显而易见,戴卡斯接手的是一个缺乏活力的摊子。他说处于历史拐点上是比较恰当的。3月份宣布他要上任时,有媒体指出,能否描绘出提高7-11价值的路线图,将是今后的观察焦点。

二、戴卡斯准备怎么扭转局面?

据披露,戴卡斯被选中担任集团社长的理由之一, 是有国际化企业工作经验,具备引领全球化发展的潜在资质。那么,他的操作路线图有什么特点呢?

简单概括为三类,一是展开日美为主的国际化商业管理;二是面对日本国内市场口碑波动,强化应变和服务营销;三是解决下属各企业(SEI、SEJ、7IN)固有课题,包括国际化协同支持。

其对策要点包括:加大、加快国内外共同投资开店、增加店内餐饮特性化设备;扩大配送服务7NOW范围;加强美国为主的海外事业的成本控制;强化原创商品特性,包括扩大PB商品性价比;垂直整合美国加油站和非油品零售业务管理;在日本国内改善与客户的信任沟通,通过改善产品和媒介沟通,改善民意。

在所有改进或称之为变革的措施中,美国公司(SEI)的上市将成为筹集流动资金、推动运营升级的关键环节,也可以说,能否顺利上市会深度影响5年变革规划的达成度。

重点项目有以下几个:

其一、尽快固化企业经营的话语权。据说7&i内部有一个共识,虽然这次国际收购案没有成功,但是只要条件具备,比如北美上市成功,ACT可能会再来重提购并案。所以,尽快固化企业话语权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出售管理伊藤洋华堂等事业的“约克控股”的股份以后,从美国贝恩资本手中可以得到8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8.52亿元);在2026年底之前推动美国便利店(SEI)上市,顺利的话,筹集到的资金应该以万亿日元规模。运用这笔资金,在2030年度之前投入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71.3亿元)回购本公司股票,以此确保控制经营权,更多地回馈股东,解除被国际资本收购的担忧,同时提高在北美便利店行业针对加拿大ACT便利店的对话权。因为ACT就是准备生吞7&i的企业。实际上,在美国的7-11店铺业绩比ACT要好,成功运作上市后应该会巩固优势。

其二、在不同区域继续拓展开店。一方面,到2030年度结束,日本国内净增1000家店铺。另一方面,在美国增加约1300家新组合、日销售额较高的店铺。虽然字数不多,但是这个拓展计划成为本期变革规划收到批评最多的内容。

数源:7&I 整理:潘玉明 制图:联商网

其三、强化曾经的优势项目新鲜品,突出差异化特征。负责日本国内业务的7-11日本公司社长阿久津知洋解释道,过去,7-11的食品一直在国内外作为差异化亮点受到消费者支持。近年来竞争对手也在快速进化食品经营力,因此7-11的“差异化优势正在减弱”。从现存店铺三大运营指标演变,与前文呈现的与另外两家便利店企业客单价数据对比走势,清晰地展示出日本国内7-11低位徘徊的迷状,差异化优势的确在削弱。

为了强化差异化特性,将策划专项投资。对国内现存5000多个店铺投资咖啡料理设备,在全国店铺引进专用机器制作专属的“7-seven咖啡”。这一举动有可能是唤醒了2013年7-11率先引入咖啡经营项目的基因,也可能是顺应咖啡文化升级的趋势。同步推动美国店铺增设餐饮项目。2025年预计在50个店增设餐饮,到2031年2月为止将在1100个店铺开设这项服务。便利店加餐饮的套路,在很多区域并不新鲜,但是在美国加油站附设的7-11店铺增加餐饮项目,还是有一定创意的。

其四、加快扩大配送服务范围。通过推广7NOW小程序,强化在线下单、配送服务的营销模式,主要是扩大服务范围。7-11曾经几次探索数字化营销、网络下单、预约配送服务,但是推进很迟缓,2022年因为技术故障一度引发争议,因此实际提供服务的店铺数量很少。目前计划是到2030年度,在日本国内网络下单、预约配送服务的业绩达到1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28亿元),在美国也要积极推广该项服务,争取每年覆盖200个店铺。

戴卡斯认为,这种全渠道配送服务营销模式,有可能是重新定义下一代便利店的关键标签,我们非常期待它能带来真正的差异化优势。

此外,他还提到一些组织改进设想。包括:摆脱僵化独断,强化民主协商。在4月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摆脱独断经营的局面,企业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要通过团队协商讨论,加快决断的速度。这个说法似乎有点冲着井阪隆一优柔寡断、缺乏讨论的短板而发。

上述主要经营变革项目,涉及到开辟新店、店铺改装、企业购并整合等项目,预计最大投资达到3.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54.24亿元)。

新的经营计划目标是到2031年2月,销售业绩从2025年2月的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56.8亿元),增长到11.3亿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487.84万元),比2024年度业绩增长13%,营业利润达到3.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51.14亿元),比2024年度增长26%。如果确实能够实现,真的是属于大幅度跨越成长。

三、公众对7-11的新规划有质疑

有日本媒体指出,2016年撤换铃木敏文之后,公司就已经摇摇欲坠了。新任社长戴卡斯如何应对评价创业者的精神传承呢?

他在8月6日的媒体会上分析道,7&i敢于应对变化的创业者的精神正在丧失(这句话应该是应对铃木敏文的),强调以本部为中心,某些方面有所松懈,在日本没能获得顾客的信任。所以,恢复创业精神非常重要,这是变革的首要前提。

他强调回归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批评过去一段时期丢掉了创业者的敢做、敢当的精神。媒体分析认为,如何采取有效行动挽回社会的信赖更重要。在他先后几次发表议论的同时,大众也在评论他。

其一、大众集中质疑新开店规划目标。新规划提出未来5年在日本国内加快开店,净增1000家店,媒体分析感觉这个目标不现实。有评论认为:“五年内净增1000家店铺?太不现实了”。还有的网友直接开骂:“这里不是美国哦,笨蛋”。对于国内7-11店的日均销售达到7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64万元)的目标,也是突破天花板的要求,如果没有特别的项目,完成计划难度很大。

截止到2025年6月末,主要便利店各企业店铺数量:7-11为21562个,全家为(计入AFC)16310个,罗森为14671个,永旺mini为1818个。实际上从2018年以来,日本便利店总体数量就处于饱和状态,增减变化很小,可开店区域越来越少。

有人指出,“比起增加店铺,还是先增加商品的内容量吧”,“如果要增加份量的话,7-11应该公开解读一下会更好。比起增加店铺,我更希望改善这样的细节”。这条评论引来1.1万条共感、116条回帖。还有一些相关评论,重提7-11便当不好吃、价高量少的旧梗。

戴卡斯应该是注意到了负面消息,他提出在日本国内首要任务是强化沟通服务。7-11在年轻顾客群体中品牌形象正在下降。要成立专属服务团队,加强与顾客的沟通,恢复、提高大众对7-11品牌的认知度、好感度。

其二、有专业人士不看好新规划内容。有专业人士分析道,7-11的变革不是短期可以推动、奏效的,特别是美国的7-11,主要依赖司机的加油动机到店购买,日均销售6621美元的目标,不是非油品可以实现的,和日本单纯商店模式不同。而大力促进上市、购并可以快速造成舆论影响。有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冷淡地分析说:“在运营事业方面没有看到更多的政策”。熟悉日本流通行业的日本经济大学西村尚纯教授评价说:“这不过是打着变革的旗号造势,没有惊喜,提出的所谓变革措施令人失望”。

其三、大家更关注集团组织的治理变革。一是内部组织机构调整,控股公司有四种基本类型,即:整理资本关系的单纯控股、强化话语权的事业控股、集约整合控股、事业再编控股。像7&i控股这样越控越分散的,属于极端案例。下一步怎么办?二是如何调整与美国事业的关系。2024年度,日本7-11(SEJ)销售业绩为879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7.03亿元),而美国7-11(SEI)销售业绩为8.619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85.66亿元)。营业利润方面,SEJ为233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3.48亿元),SEI为329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9.96亿元),显然,日本国内利润产出更高,有人分析这是偏爱日本国内事业的结果。

其实影响利润收益的因素很多,有产品结构、成本结构、消费风格等。不管背景如何,在新的规划周期,如何平衡国内和美国公司的关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董事会5人中没有一个是SEI出身,14个执行役员也都是日本人,只有一个戴卡斯社长具有国际企业管理经验,这种组织架构想要公正处理美国SEI和国内的SEJ关系,难度很大。

IMG_20231210_201004

结语

有三点学习体会:

其一、对于7&I控股变革方向的分析。虽然有一些批评声音,包括部分大众的质疑,但是要承认戴卡斯的思路聚焦消费者需求,他的危机感的源泉是“顾客的舌头很诚实”的判断符合商业逻辑,这个基本点没错。他要唤回伊藤雅俊、铃木敏文代表的诚信、应变的创业精神,扭转井阪隆一的谬误,鼓动大家反省、担当的愿望也是切中企业问题的。他要推动美国公司(SEI)上市,转手回购本企业资本,强本固基,也是合乎日本经济界习性和创始家族愿望的。

不能希望在一年半载就转变这个有点僵化、官僚化的企业组织文化。他没有拿出组织变革的硬措施,公众有一些失望,这种失望也可能为他在内部变革预留了舆论空间。

其二、对于7-11的商品力的质疑。一是2024年便当、饭团的质价比出现问题,企业方面公然否定,助燃公众网络热度舆论不断升温,延续至今;二是全家、罗森等同业企业在不断控制价格的同时,调整口味、加量不加价,形成明显的针对效应。等7-11再打出增加份量的促销小广告时,顾客已经不买账了。戴卡斯希望采取强化新鲜度、增设咖啡项目、加强服务营销沟通等手段,密接青年客群,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因为竞品企业也在升级、进步,你想做的,人家已经做到了。

必须在物流渠道成本的控制、生鲜加工特性的更新、领先消费愿望的创新、全渠道数字化的安全应用、加盟商户运营收益的保障等关键要素中,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要在组织系统下刀子,清理井阪之流的阻碍力量,避免类似当年井阪和铃木之纷争,拿到内部信任票、支持票的同时,脚踏实地地追求店铺数量的提质、增效、扩张。

其三、对于北美7-11(SEI)上市的分析。戴卡斯将SEI在2026年下半年上市作为短期提升集团社会价值的重要赌注、决策轴心,一旦成功,国内及其它市场区域的7-11事业运营将得到一定的润泽,拓展开店、商品力创新都可能找到更充裕的资金支持。

结合前文分析的7&i国际化运营的难处,客观上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北美上市以后卖掉一部分或者全部北美股份给ACT,满足ACT不用花费当初的预估出价就扩大企业价值的目标,同时满足7&i社会价值升级、稳定集团控制权的内在需求,另外还减少或者解除了两个企业在北美的明暗竞争,7&i控股在赢得本土保卫战以后、继续在其它国际市场自在漫游。

如果真的实现上述猜测分析,那么,当下批评戴卡斯的人,明年年底就可能调转风口来夸他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