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9日
评论数(1)财神范蠡,商道智慧
(山人/文)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过年了,大家都期望讨个好彩头,期待来年的事业财运旺上加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堪称中国古代《福布斯》富豪榜的《史记·货殖列传》就记载了大量的富豪事迹,比如孔子的门生子贡是“儒商”的代表,周人白圭重视财富规律,而山人更加关心另一位财神“范蠡”。
范蠡,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范蠡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功成名就的范蠡急流勇退,主动弃官经商,先是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五湖,后来举家迁往齐宋两地,置身于山林乡野,混迹于平民之间,改名陶朱公,通过经商而成为巨富。赚得巨额财富的范蠡富性其德,救危济困,仗义疏财,在商界美名远扬。从范蠡经商的生涯看,他将其政治、军事谋略用于经营管理就,驾轻就熟,胜人一筹,所以才得“居官为卿相,居家则富翁”的称号
2009年8月14日,山人一行人等尊拜陶山范蠡祠,探寻商圣之源。我们一路颠簸来到美丽富饶的山东肥城,驱车直奔范蠡的陶山墓地。在陶山山谷口,一间看上去年代已久远而且已经有些破损的石屋,就是范蠡祠。目前肥城市政府尚未有资金来维修范蠡祠,只能通过民间活动来兴祠。范蠡祠是清光绪年间维修的,青色的石砖墙体给人的感觉尤如历史一样满目的沧桑。门口门柱上刻楹联“赤心报国兴越时竭能洁己,立志诛奸灭吴后独善知人”。室内两旁石柱也刻有楹联“襄越兴邦公推一代名相,隐迹济世价值千秋商祖”。肥城人民寥寥几语便把这位盖世奇才一生的业绩给高度概括了。
范蠡墓地在陶山,陶山正是东岳泰山的支脉,地气充足,范蠡幕面积约有400平方米,封土约有3米高,以青砖矮墙围护。山人站在财神墓前,环视四周,只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俱备,而且明堂开阔,真乃天赐福地也,可见范蠡先生不仅精通治国之策和经商之道,对地理形势的把握也是非一般商人所能比拟。
墓前立碑三块,正中石碑刻写着“陶朱公范蠡之墓”,左边石碑刻写的是1997年肥城市召开范蠡研讨会的纪念文,右边的石碑刻有秦相李斯篆书赞文:“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范蠡盖世高功在此被李丞相一语点明。墓地外围两侧各立一块石碑,一块刻有《陶朱公经商十六训》,一块刻有《范蠡经营思想》,这是日本青森中央大学副校长酒井甫于2002年出资修墓时所立。
据介绍,1997年肥城市政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会聚肥城召开范蠡文化研讨会,使范蠡文化的研究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范蠡研究文集》就是这次大会的交流成果。关于范蠡卒地的说法在国内也有许多种版本,但史学界主流说法是“肥城陶山说”。目前陶山考古以及民俗文化的挖掘成果也为之提供了佐证。在范蠡墓附近,相继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及汉代的陶器、青铜器、钱币及精美的画相石,从侧面说明陶山前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得相当繁盛。而当地百姓世代也有经商的习惯,至今这一地带许多村庄还保留着与商业有关的村名,如旅店、兴隆庄、十里铺、钱庄、衡鱼铺等等,这与范蠡在此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位干农活的老大妈告诉我们,这里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西施的故事和遗迹。范蠡祠前的那个水塘叫鸱夷湖,传说这里从不生长荷花,是西施从南方带来了莲种,教会了当地人种荷、采莲。范蠡曾在这里养鱼,但从来没有鱼可捕,原来由北南去的陶水穿塘而过,把鱼都带走了,西施就告诉范蠡可以用木栅栏把水塘拦起来,范蠡一试果真见效。西施经常上陶山采药,遇到大风大雨,便躲进山顶的一个山洞,后人称为西施洞,现在逢年过节,一些老人不辞辛苦爬到山洞前烧香许愿,据说还特别的灵验。
我们一行人遥想着范蠡与西施在此过着甜美的田园生活,心中涌现出许多羡慕之情。看看风水陶山,想想古今轶事,我们对范蠡弃官从商的无畏精神和择灵山就秀水而居的大智大慧更是折服。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后来范蠡成了中国商人的祖师爷陶朱公。看来,范蠡经商而富有,与用计然之“策”有很大关系。那么,计然之策讲的是什么呢?
未完待续……
癸巳除夕于潍坊宏易阁
金沐(洪福山人)交流邮箱:13869699007@163.com